APP下载

剖宫产后宫缩乏力大出血抢救的护理配合分析

2016-06-09付红群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状况出血量产后

付红群

剖宫产后宫缩乏力大出血抢救的护理配合分析

付红群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宫缩乏力大出血抢救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行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大出血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出血持续时间(34.9±10.5)min、术中出血量(594.6±57.1)mL与对照组的出血持续时间(48.3±10.4)min、术中出血量(712.5±64.3)mL相比明显较少;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护理配合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止血效果显著,且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可在剖宫产后宫缩乏力大出血抢救中推广运用。

剖宫产;宫缩乏力;大出血;抢救;护理

产后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其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若产妇产后出血量≥1 000 mL或出现休克状况时,则可诊断为重度产后出血,重度产后出血产妇治疗不及时将引起产妇死亡,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的逐渐升高,宫缩乏力大出血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术中抢救效果直接影响着产妇的生命安全。此次研究中探讨护理配合的运用效果,以期保证孕妇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效果。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大出血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剖宫产术;均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精神性疾病,能自主表达意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9.4±3.1)岁;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9.4±1.3)周。对照组患者年龄

20~37岁,平均年龄(29.1±3.3)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9.7±1.2)周。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对研究。

1.2 方法 2组产妇均进行剖宫产术,采取硬膜外麻醉,产妇术中处于清醒状态。对照组在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配合干预。(1)病情监测:护理人员在术中需加强对产妇生命体征检测,若产妇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时,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给予患者针对性处理;及时检测孕妇出血状况,观测产妇血压状况,统计产妇失血量,及时根据医嘱为产妇补充血容量,观测产妇负压吸引瓶内血量状况,统计相关敷料、消毒巾等含血量状况,及时将产妇失血状况告知相关医生,并及时根据医嘱对孕妇进行输血、配血及相关血常规检查等,及时为医生准备好相关抢救物资,并做好抢救记录。(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加强对产妇的安抚,及时告知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基础知识及抢救方法等,及时给予产妇针对性心理护理,可告知产妇新生儿状况,转移产妇注意力,缓解产妇不良情绪,促进产妇积极配合抢救。(3)急救护理: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急救护理,出现大出血时,需保持沉着冷静,及时给予产妇保暖措施,并采取相关促进子宫收缩措施,如将右手置于产妇子宫底部,拇指置于前壁,四指置于后壁,进行有节奏的按摩,按摩中将相关积雪挤压排出。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为产妇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液,检测产妇血压、呼吸、脉搏等。(4)局部护理:护理人员术后需加强对产妇腹部局部护理,给予产妇术后绑腹带或给予腹部放置沙袋等,避免腹压骤降导致休克。(5)出血后护理:护理人员需在产妇出血停止后,及时对产妇纠正休克,并嘱咐产妇多休息,鼓励产妇食用流质食物,严密观测产妇血压、脉搏、阴道出血状况、宫底高度等,为产妇取头低足高位,并注意产后保暖。(6)不良反应护理:护理人员需严密观测患者临床表现,对于低血压患者,若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护理人员需及时指导产妇进行深呼吸,并尽可能减少相关盆腔内操作,并加强对产妇的安慰。发生呕吐后,及时帮产妇调整头部位置,采取头部侧位,并及时帮助产妇清理口腔及呼吸道[2-3]。(7)出血不止护理:护理人员需及时观测产妇出血量状况,若产妇出血不止,需及时通知医生,并辅助医生进行再次开服止血,对于存在止血困难产妇,需进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保证产妇生命安全。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对比2组产妇出血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状况,对比2组产妇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本次研究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产妇产后出血状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出血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妇出血状况对比(x±s)

2.2 2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n(%)]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症状,是产妇分娩中严重并发症,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引起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四种,其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最高[4]。随着产程的进行,产妇的宫缩将会逐步增强,以促进分娩的正常进行。而剖宫产中多种因素将导致产妇出现宫缩乏力,进而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

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产妇采取护理配合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在蒋金美[5]的相关研究中,对60例产妇采取护理干预,产妇的抢救总有效率达91.7%。进一步肯定了护理干预的效果。采取护理配合干预时,护理人员加强对产妇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检测,有利于及时发现产妇不良症状,及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6]。采取护理配合干预时,护理人员及时测算产妇出血量,并及时告知医生产妇出血状况,有利于医生对产妇病情状况进行判断,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抢救。且护理人员及时对产妇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有效缓解患者情绪,避免患者情绪波动引起的出血增加状况[7]。采取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及时辅助医生进行针对性止血处理,必要时给予产妇相关促进宫缩护理操作,能有效改善产妇宫缩状况,缓解产妇出血,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且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不良反应状况进行检测,有助于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护理人员及时为患者调整头部位置,并及时清理患者口腔,有效减少了患者误吸状况[8]。因此,观察组患者抢救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更低。

综上所述,采取护理配合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止血效果显著,且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可在剖宫产后宫缩乏力大出血抢救中推广运用。

[1] 魏嵬.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宫缩乏力大出血20例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4):230-231.

[2] 丁华.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大出血的应用体会[J].安徽医药,2011, 15(4):477-478.

[3] 范例.探讨宫缩乏力引起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5(10):120-121.

[4] 苏雪红,黄积平,何水,等.30例水囊填塞宫腔治疗产后出血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11):2432-2433.

[5] 蒋金美.浅谈对剖宫产术后大出血患者进行预防护理和急救护理的方法[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7):125-126.

[6] 石小英,查国仙.高龄剖宫产产妇心理护理的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8):105-106.

[7] 张海霞,郑齐燕,何晓梅,等.浅谈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10):142-143.

[8] 梁彩珠,廖素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13):121-12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60

江西 330000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付红群)

猜你喜欢

状况出血量产后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