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部CT体检对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价值

2016-06-09陈文龙

当代医学 2016年35期
关键词:腋窝胸部肿块

陈文龙

胸部CT体检对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价值

陈文龙

目的 探讨分析胸部CT体检对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将5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并实施胸部CT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T表现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38例为浸润性导管癌,4例导管内原位癌,另外14例为腺癌;CT检查结果显示,有34例患者的病灶呈类圆形,有22例患者病灶呈肿块不规则形;有46例患者肿块边缘见毛刺征,30例患者病灶内见细砂粒样钙化,32例表现为Cooper韧带受累,有26例患者表现出局部皮肤受累增厚,14例患者表现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0例出现乳头凹陷;通过对患者实施CT增强扫描发现动脉期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结论 CT诊断能够较准确的描述乳腺癌的特征,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胸部CT;乳腺癌;诊断价值

根据相关统计称,如今全球每年大约会新增一百万乳腺癌患者,而其中大约有百分之四十死于进展期乳腺癌[1],乳腺癌已成为女性中最为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并具有发病群体趋于年轻化的特点。临床表明,很多的乳腺癌患者若能在发病早期准确诊断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而由于很多患者和医务人员未引起重视,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断方式准确诊断病情,导致了病情延误治疗,从而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死亡率。因此,及早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准确诊断并积极治疗对于保障女性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乳腺癌的诊断,临床上主要通过影像学技术,常见的比如红外线、超声、钼靶、磁共振检查、CT等,不同的检查方式各具优势弊端,比如检出率低下、检查成本高患者难以承受等等,因此,在诊断方式上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诊断方式,综合提高诊断率。本文旨在对胸部CT体检对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分析,特选取本院的5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患者均为体检时发现乳腺占位性病变,并通过手术病理证实,患者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41.33±12.29)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通过CT检测,本次检测使用的仪器为西门子公司提供的64层螺旋CT,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仪器操作,扫描范围主要为乳腺及整个胸部,在完成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患者均实施胸部常规增强扫描,试验所用的对比剂为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先灵公司生产),使用剂量为1.5~2.0 mL/kg,使用剂量不超过90 mL。

2 结果

本组患者病灶均位于单侧乳腺,其中有40例为左侧,另外16例为右侧,有38例为浸润性导管癌,4例导管内原位癌,另外14例为腺癌;CT检查结果显示,有34例患者的病灶类圆形,肿块直径为1.5~2.9 cm,平均(2.39±0.24)cm,有22例患者病灶呈肿块不规则形,肿块径线2.9~4.4 cm,平均(3.86±0.32)cm;有46例患者肿块边缘见毛刺征,30例患者病灶内见细砂粒样钙化,32例表现为Cooper韧带受累,有26例患者表现出局部皮肤受累增厚,14例患者表现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0例出现乳头凹陷;通过对患者实施CT增强扫描发现动脉期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见图1。

图1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T注:A.经主动脉弓平面CT扫描发现患者的右侧乳腺皮肤出现明显的增厚,同时在患者的右侧腋窝发现1枚肿大的淋巴结;B.经乳头平面CT扫描发现患者的乳腺皮肤出现明显的增厚,乳腺内增厚的乳腺皮肤与不规则形肿块相连,病灶中存在明显的针尖样钙化,且累及同侧胸大肌;C.经乳头平面CT扫描发现患者存在明显的增厚皮肤及肿块强化

3 讨论

目前,CT检测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具有检出率高、医疗成本低等诸多优势。本文主要对5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结果显示,乳腺癌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状及类圆形状,病灶内部往往存在细砂粒样钙化,本组所选的56例患者中有30例出现病灶内见细砂粒样钙化,占总数的53.5%,高于国内其它报道[2],可能与所选样本数量较少有关;有10例患者病灶内见低密度灶,边缘有毛刺、分叶,占总数的19.9%,这类病变往往会诱发邻近脂肪组织发生变化,Cooper韧带、乳晕、临近皮肤出现变形、增厚等,严重者可导致邻近胸壁浸润破坏,表明了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动态增强扫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杨洪[3]等表明,乳腺癌的CT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 结节型、弥漫浸润型、肿块型。本组56例患者中有34例为结节型,结节直径在3 cm以内,并具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少、边界规整的特点;另外22例为肿块型,其CT表现特点为:不规则形肿块,内部密度不均,边缘不规整,同时存在明显的囊变和坏死表现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所选患者无一例弥漫浸润型乳腺癌,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样本数量较少,且患者均为健康体检时发现。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乳腺癌患者在早期的症状及病理表现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病等妇科疾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临床人员乳腺癌在诊断过程中往往需要与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腺瘤进行鉴别。就CT影像表现特征而言,相关研究者通过试验表明,乳腺癌的CT检查可见结节密度高于正常腺体,且大部分可见边缘毛刺、尾征及浸润征象,通过CT增强扫描显示强化不均匀,同时可结合患者的年龄,乳腺癌主要发生于40~60岁的群体,另外是结合患者的表现特征进行鉴别,乳腺癌患者的CT影像会表现出局部皮肤增厚、乳头内陷、腋窝淋巴结转移等,以此与其它病症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4-6]。乳腺纤维腺瘤是良性病变,CT检查其密度与正常腺体接近,观察期外形可见边缘整齐,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于40岁左右的女性群体,患者往往存在随月经周期规律疼痛的病史。乳腺增生症在绝经前后各年龄及青春期后女性中均可能发生,患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乳房单侧或双侧间歇性胀痛不适,特别是在经前期比较严重,月经之后不适感降低,CT扫描乳房外上象限触及大小不等、散在分布的结节或肿块。

综上所述,CT诊断能够较准确的描述乳腺癌的特征,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应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1] 涂强,邹佳锦,覃键,等.胸部CT体检对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的价值[J].广东医学,2012,33(15):2292-2293.

[2] 王正磊,黎淑娟,张贤龙,等.胸部CT图像上偶然发现的乳腺癌病变[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6):668-669.

[3] 杨洪.18 F-FDGPET/CT对乳腺癌分期及疗效监测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28-129.

[4] 周红霞.胸部CT体检对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的价值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2(9):49.

[5] 马荣国.胸部CT检查对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2(28):110,112.

[6] 尹雅芙,郭满涛,李娜,等.PET/CT诊断右乳腺癌伴多发淋巴结转移并左头臂静脉走行变异1例[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 41(5):478-4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5.011

江苏 210044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 (陈文龙)

猜你喜欢

腋窝胸部肿块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胸部肿瘤放疗后椎体对99Tcm-MDP的摄取表现及分析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常按腋窝 强心又健体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家兔急性肺损伤胸部超声与病理的相关性
胸部Castleman病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