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批改新尝试
2016-06-08韦小容
韦小容
作文批改是作文指导的继续,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常常只浏览一下分数就算了。导致作文批改事倍功半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把作文批改当作单边的教学程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产生受审心理,造成了消极情绪。因此,应把作文批改转为师生共同批改的双边活动,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聪明才智,激发写作兴趣,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一、多就少改,多批少改,指点迷津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但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重要的是激励和指导,是“批”,不是“改”。原因有二:其一,精批细改,教师用自己的水平去要求学生,把学生的作文改得“体无完肤”、“面目全非”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写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更怕作文。作文是用笔“说话”,如果一个刚刚说话的孩子,父母每每“精批细改”,发现孩子出语不妥,就予以指责。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将因此少言寡语,最后成为不爱说话的人。这与教师批改一个刚学作文的学生的作文不是一样的道理吗?其二,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它需要知识,也需要能力。知识需要广泛阅读大量积累,能力则需要多写多练,特别是需要教师用心批改,用心讲评,启发联想,指导二次作文。所以,教师批改既要三言两语,切中要害,指点迷津,又要善于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词句”,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批改”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从范围看,对于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上的优缺点,应着重于改;从问题的性质看,对那些屡改屡犯的错误,只批不改。属于粗枝大叶的错误,也可用符号标出,让学生自改。估记学生自己可以改正的,可用批语点明。
二、尊重学生,多批少改
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人在取得进步并对更高的目标‘有盼头的时候,会更加努力,产生前进的内驱力。”小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心智发展还未成熟,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尽可能地尊重学生,保留作文本来的风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信心倍增,逐渐产生对写作的好感。相反,如果对学生的作文修改得太多,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另外,教师如果对小学生的作文修改过多,就可能在无意中把自己的意念掺入了学生的作品,这样,原作中就少了份童真童趣,学生拿到教师批改后的作文,难免会泄气,久而久之,对写作就会多一份畏难情绪。望而远之,这对于他们作文水平的提高显然有害而无益。
三、方式多元,学生参与
写作批改的方式有很多,合理组合或是选用合适的方式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批改是我们最常用最传统的批改方式。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全批全改就是对学生负责,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教师自己奋斗在作文批改的这片天地,但结果往往令人啼笑皆非,教师费心劳神写出的批语,学生往往不会太在意,久而久之,教师的批语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流于形式化和程序化,毫无针对性,这样的评语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大实质性的帮助。为了提高批改实效性,很多教师都在进行着艰难的探索。其实,除了全面批改外,我们还可以试探一些别样的有效途径,譬如重点批改和当面批改。这些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对学生也是一个锻炼和提高。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当面改。当面改可以提起笔来就改,向学生问问题,如‘这儿怎么样‘这儿说清楚了没有之类,让学生自己去考虑。”但无论是重点批改还是当面批改,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拿捏好尺度。教师自己批改,有时效率相对较高,但是过于程式化,有时也会造成“教”和“学”的割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也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参与批改作文,教师不能绝对放手,要把批改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有据可依,在具体的批改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如分组互改和自批自改等。无论采取哪种修改方式,教师都要让学生明确一定的修改方向和重点,让学生懂得:我们自己改文章,也应该问问为什么改,怎样改才合适,这个习惯要养成。
四、上好作文讲评课
教师要认真上好作文讲评课,让学生注意倾听老师和同学们对其作文优缺点的评价,仔细阅读自己的习作,全面理解教师批改的意图,找出习作中存在的不足。在作文批改中,要让学生从习作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努力让学生体会文章写好以后要认真修改的道理。在修改的过程中看到经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比原来更通顺了、更流畅了,从而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对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养成认真习作、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最终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五、引入学生互改机制,利用团体互帮互助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因此,在作文评改体系中引入学生互改机制,能快速有效地挖掘学生在行文过程中常见的基础错误,能使写作文的学生清晰深刻地认识错误,也为改作文的学生敲响了提醒的警钟。同时,通过互改,学生能认清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不同学生间能相互学习借鉴,在团体的互帮互助中提升整体作文水平。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学生间作文互改的意义,为学生创造适当的互改机会,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参与互改,更好地发挥互改机制的效能。例如,在教授“习作修改”时,笔者利用一课时的时间在课堂开展学生作文互改活动。笔者将活动命名为“啄木鸟行动”,并将学生分为四小组,每组提供两篇样本作文与其他组交换互改。笔者要求四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平时所学要点批改好作文并做一定的总结发言。接到样本作文后,学生积极开展讨论。笔者在组间巡视,发现学生很快能揪出常见的书写错误与明显的语病语句。对于作文的谋篇布局,学生也有自己的见解。如一位学生在讨论中说道:“作者在描写拔河场景时将描写重点放在‘拔河中,简单描写‘拔河前和‘拔河后场景,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学生讨论批改完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展示总结。学生对组内两篇样本作文都进行了详细的批注,既有不足的修正,也有对闪光点的肯定。最后,笔者整合各组的情况与学生一起总结本次习作的写作要点并做适当引申。学生在这样的互改活动中受益良多。
作文的批改与讲评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认真批改,按时发还,及时讲评,灵活运用多种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