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挥拍对建立乒乓球规范技术动作的作用探析
——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例

2016-06-08贾建学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武术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弧圈球攻球控制组

贾建学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挥拍对建立乒乓球规范技术动作的作用探析
——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例

贾建学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摘 要:乒乓球挥拍动作的规范性在乒乓球技术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6周、每周两学时、每学时90分钟的实验研究,在实验前与实验后分别对实验组与控制组进行测试,将测试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在乒乓球教学中加强挥拍动作练习有助于学生在正手一点攻、两点攻;反手一点攻、两点攻;正手一点下旋转上旋、正手两点下旋转上旋这几项技术上有明显的辅助作用,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击球准确性与击球过网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实验组学生的专项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挥拍 乒乓球 技术动作 以为“乒乓球挥拍”在中国知网CNKI和CSSCI两大学术论文搜索引擎对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检索、同时大量阅读与乒乓球挥拍相关的新闻、报纸等纸质媒介,并最终确定研究思路。

1 前言

乒乓球运动在漫长发展过程当中,由于其超强的对抗性和丰富的趣味性,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在看似精彩的比赛中,要想获得比赛的胜利,心理、技术、战术的动作与发挥起到主要作用,特别是动作技术的高低与动作的规范占重要地位。

在乒乓球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了学生的外表动作,却忽视了挥拍技术在乒乓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因为无论是哪一项技术都离不开挥拍的规范性、爆发性和协调性。本文通过对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3级社体系乒乓球普修班学生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学习情况来探究挥拍技术对建立乒乓球规范技术动作的作用。为今后巩固挥拍技术动作,更好地使技术紧密地、有机地连结在一起奠定基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4级社体系乒乓球普修班全体学生。其中男生26人、女生14人,在实验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实验组和控制组全体学生无伤病、请假等缺勤的情况发生。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如下表1所示。

2.2研究方法

2.2.1实验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把全体40名学生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学生设为实验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传授挥拍动作的重要性并加强挥拍练习。第二组学生为控制组,对其实行常规教学。时间为16周、每周两次课、每次课90分钟。

2.2.2文献资料法

2.2.3数理统计法

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测试并运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数据对比做出分析。数据由Spss15.0得出,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3 实验设计与实施方法

3.1实验设计

在实验教学中,对控制组采用常规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刻意进行挥拍动作的练习。实验组教学在每节课教学中根据教授的内容,刻意地强调挥拍动作,并在阐述了动作技术后进行徒手练习。以不同的方式增加挥拍的时间与次数。对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的教学过程方法、要求、原始水平对比进行(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控制组教学过程要求、方法对比表

每一阶段进行各意识培养综合考试。第一次的原始数据与最后一次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3.2相关技术动作的实验操作

在乒乓球教学中,实验组进行专项意识教学的分组,经过实验调研和专家走访,把学生的教学内容定为正手一点攻球挥拍技术动作、正手两点攻球挥拍技术动作、反手一点攻球挥拍技术动作、反手两点攻球挥拍技术动作、正手下旋转上旋弧圈球一点攻挥拍技术动作、正手下旋转上旋弧圈球两点挥拍技术动作。

3.2.1正手一点攻球挥拍技术动作

在教学当中,对技术动作进行详细概括,并进行示范。实验组的着重强调挥拍动作练习,并进行录像教学,拍摄实验组学生的训练录像。目地是让学生了解自身技术动作后发现不足,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更加清楚技术动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技术动作的准确性。控制组在教学当中,依照常规模式进行教学。分别在授课结束后与期末进行正手一点攻球考核比较。

3.2.2正手两点攻球挥拍技术动作

在正手一点攻球技术动作熟练后开始进行两点攻球的学习。实验组在教学当中,安排滑步、交叉步、蹲跳、跳绳的专项练习,周而复始。在无球的情况下进行徒手挥拍的练习,然后逐渐加上步伐的练习。控制组进行滑步、交叉步、蹲跳、跳绳的专项素质练习,但不强调挥拍练习。分别在授课结束后与期末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为正手两点攻球。

3.2.3反手一点攻球挥拍技术动作

在反手攻球中强调正确的握拍姿势,实验组在学习动作时,增加徒手挥拍动作、持拍挥拍动作和有球挥拍动作的时间与次数。在教学中与正手攻球练习一样进行录像教学,拍摄实验组学生的训练录像,从而巩固技术动作。控制组进行正常的常规教学,不强调挥拍,分别在授课结束后与期末进行反手一点攻球考核比较。

3.2.4反手两点攻球挥拍练习方法

在反手一点攻球技术动作熟练后开始进行两点攻球的学习。控制组在教学中,进行常规的步伐学习,包括滑步、交叉步、并步等,实验组在学习步伐的同时,与挥拍动作紧密联系,达到规范化,协调化。分别在授课结束后与期末进行考核比较。

3.2.5下旋转上旋弧圈球一点教学方法

学习技术动作时,注意对拍面的控制。在熟悉球后,体会球与球拍接触瞬间的摩擦从而加速球的旋转。实验组在学习动作时,增加徒手挥拍动作、持拍挥拍动作和有球挥拍动作的时间与次数。控制组进行正常的常规教学。分别在授课结束后与期末对下旋转上旋弧圈球一点进行考核比较。

3.2.6下旋转上旋弧圈球两点教学方法

控制组在教学中进行正常的步伐学习,包括滑步、交叉步、并步等,实验组在学习步伐的同时,与挥拍动作紧密联系,达到规范化,协调化,分别在授课结束后与期末对下旋转上旋弧圈球两点进行考核比较。

3.2.7初测水平

为了测试挥拍对学生技术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进行了实验前乒乓球技术的水平测试(表2)。

表2 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初次测试技术水平一览表

从表2中可以看出:经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在正手攻球,反手推挡,以及下旋转上旋弧圈球的测试中六项指标均没有显着差异性(P>0.05),说明两个组的学生的基本技术水平在同一水平上。保证了本研究的实验具有较高的效度。

4 结果与分析

经过为期16周、每周两次课、每次课90分钟的课堂实验后,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测试成绩如下。

阀门出厂前的开关时间均能达到小于10 s的要求,是厂家在受限条件下得到的数据。若在现场模拟厂家的受限条件,令L1=5 m,L2=10 m,Z=2 m,按2.1节的计算方法,阀门开关时间为9.6 s。因此,在与厂家签技术协议时,务必要求厂家按阀门的实际布置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调整相关参数,并出具阀门开关时间计算书,以确保出厂的产品能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内满足开关时间的要求。

4.2.1实验组与控制组正手一点攻球结果分析每位学生有1次机会,每次60个球。各组学生回球命中率计入此表。

表3 正手一点对攻教学考核实验组与控制组最后测试成绩的测试值一览表

考核内容为教师与学生正手对攻的内容,学生进行对攻次数的测评。对比实验组和控制组最后测试成绩的控制表(见表3 )。

4.2.2实验组与控制组正手两点攻球结果分析

考核内容为正手两点攻球,对正手两点攻球技术进行击球能力测试,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见表4)。

表4 正手两点攻球挥拍技术动作教学考核实验组与控制组最后测试成绩一览表

4.2.3反手一点攻球实验后分析

考核内容为教师与学生反手对攻的内容,学生进行对攻次数的成绩。对比实验组和控制组最后测试成绩的控制表(见表5)。

表5 反手一点对攻教学考核实验组与控制组最后测试成绩的测试值一览表

4.2.4反手两点攻球教学实验后分析

击球能力测试,测试内容为反手两点攻球(见表6)。

表6 反手两点对攻教学考核实验组与控制组初次测试成绩一览表

进行击球能力测试,测试内容为下旋转上旋弧圈球定点(见表7)。

表7 下旋转上旋弧圈球挥拍技术动作教学考核实验组与控制组最后测试成绩一览表

4.2.6下旋转上旋弧圈球两点教学实验后分析

进行击球能力测试,内容为下旋转上旋弧圈球两点的测试(见表8)。

表8 下旋转上旋弧圈球挥拍技术动作教学考核实验组与控制组最后测试成绩一览表

从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可以看出,实验组的考核成绩要优于控制组的考核成绩。从表7、表8、表9、表10中可以看出,经独立样本T检验,也反映出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有较明显差异,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说明强调挥拍动作能有效提高实验组的运动技能。

5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实验组与控制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相同,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基本技术动作做了差异性检验,对于两组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及相关知识了解做了调查统计,均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组相对控制组而言,增加了对挥拍技术动作的重视程度,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地进行挥拍动作的练习。而控制组只是采用常规教学,对挥拍的技术动作不太重视。从实验结果看,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具有显着差异。实验方案的实施比较成功且具有很强的实验效应,完全可以说明在乒乓球教学中加强挥拍动作练习的效果优越于常规练习。

(2)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教学气氛有良好的同质性,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实施传统教学的控制组,学生均达到了提高运动技能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程度不仅反映了教师对于两个组所采用的不同教学方式的运用,更加反映了教师本人的技能水平。通过两个组学生对挥拍意识水平的比较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在专项意识练习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明显好于控制组。实验组的学生在教师指出动作的不足或在观看完录像后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明显高涨,积极地学习主动性促进了运动技能的快速掌握,运动水平的快速提升,而在这种学生自我感觉进步,使得练习积极性很高。控制组的学生在学习中虽然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也比较认真,但由于没有具体的目标为之奋斗,虽然付出和实验组学生同样的时间来练习,却没有达到和实验组的学生一样的效果。

5.2建议

5.2.1加强学生挥拍意识的指导

学生在教学的学习中,或多或少的对乒乓球的挥拍动作进行了忽视,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对挥拍动作进行重视,另一方面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一带而过,没有进行高度强调。因此在明白了挥拍动作的重要性后,应该先从思想意识上进行关注。只有有了正确的技术动作才会更好的提高技术水平。

5.2.2在挥拍练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长期挥拍练习中,应该密切关注的心理变化,单一的挥拍将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或抵抗的情绪。因此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及时纠正错误动作,避免动作变形等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郑允勇,张 英.提高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初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4).

[2]宿 磊.浅谈乒乓球的动作质量[J].时代文学,2012(12).

[3]徐君伟.乒乓球正手攻球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与评价[J].内江科技,2009(1).

[4]肖丹丹,苏丕仁,胡宗祥.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的应用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0).

[5]宋志敏,关淑人.论乒乓球快攻——增大击球瞬间摆速的生物力学分析邢台学院学报,2003(1).

[6]习 羽,周 鑫,杨洪武.乒乓球击打过程中加速、制动的重要性研究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2).

[7]马丽波,李贝贝.新形势下乒乓球运动员体能特征分析及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

[8]郭学众.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探讨[J].榆林学院学报,2005(03).

The Role of Swing Ac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Table Tennis

Jia Jianxue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Shanxi 041000, China)

Abstract:The normative swing of table tenni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echnological learning. This paper uses T-test to compa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ata and control group data which are taken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s by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The research targets are tested for 16 weeks, two periods per week; each experimental period lasts for 90 minutes. Results show that table tennis swing exercises have significant subsidiary effects on teaching students in forehand attack, two attack; backhand attack, two points of attack; forehand a little rotate the spin rotates two points, the forehand top spin on these technologie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ball-batting accurac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ud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Keywords:swing table tennis technological action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2—0124—04

作者简介:贾建学(1964~),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乒乓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弧圈球攻球控制组
给商品起名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弧圈球打法回顾与展望
乒乓球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的训练方法研究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郭跃的反手拉弧圈球技战术分析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易犯错误解析
乒乓球正手攻球击球点如何掌握的几点浅见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浅谈青少年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