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武术现代化的文化反思
2016-11-28田文波
田文波
自我实现:武术现代化的文化反思
田文波
现代化是研究中国文化不可逾越的一个课题,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历史,对于现代化理论及其进程的研究一度成为显学。社会学视野中的现代化理论包括有“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四个向度的现代化理论,并由此揭示了现代化的本质。在这一现代化理论体系中,最先发生的即为文化的现代化。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文化这个一度最为时髦的语汇有着十分广泛的内涵和外延,几乎成为一个可大可小的精神及物质产品的容器,成为一切研究的起源,文化的现代化研究也由此变得纷繁而复杂。
具体到传统武术,其首先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而存在的,无论其作为核心价值的儒家道德观,抑或是其在长时期发展中形成的庞杂的技术和理论体系,以及其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所留给我们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属于文化研究范畴。所以,对于传统武术的现代化研究也就只能从文化研究开始。
由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的曲折性,容易造成我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身的文化体系开始从质疑到放弃,进而选择西方的近代化模式作为我们现代化的范式,所以,近代以来文化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抛弃和对西方文化的主动模仿。这一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特点为我们对现代化的思考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理路,同时也成为我们反思现代化进程的研究原点。推而及之,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进程也体现出这一特点,这既使得传统武术的大众化传播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扩大,也使得传统武术的发展面临传统文化母体的缺失,成为当代武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缺憾。
在传统的现代化研究中,冲击——回应范式在传统武术的现代进程中运用得最为广泛,将传统武术的现代化简单地归结为西方文化冲击的结果,视之为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回应。这一范式确实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考和路径。但我们也要看到,在传统武术这一文化形态的现代发展过程中具体受到冲击的规模与程度与其当代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必然的逻辑关联,而这种逻辑关联又是否对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对传统武术现代化进程的思考也应更多地着眼于武术自身的“现代化”诉求,而不是过多地纠结于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这并不意味着否认西方文化影响的存在,毕竟,处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文化体系的发展都不可能超然于物外,而以割裂的形式孤立存在。只是,研究过程中应更多地从传统武术的本体出发来探究其现代化进程,使我们对武术的现代化思考更接近于事物发展的本源。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传统与现代化是对立的,传统是现代化的阻力和包袱;但发展不仅是决裂的,还是连续的,现代由传统演化而来,传统为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传统是现代化的助力与财富。现代化实质上是如何使传统现代化的问题。由此,武术现代化必须以传统武术为基础,传统武术必须以现代化为发展目标。对待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既要认识到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又要避免将西方化视为现代化。武术传统是在历史进程中积累成型,在流传中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文化积淀,是传统武术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是武术发展的命脉。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绝不是丢弃传统,乃至于将传统彻底砸烂,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构筑武术现代化的未来大厦。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潮流,传统武术不可能逾越这一社会发展规律,而只能顺应这一潮流并成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传统武术现代化既呈现出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又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传统武术拳种呈现出各自相异的发展态势,面对现代化程度和步伐不同的问题,必须在整体研究的同时突出拳种个体的研究,从而对现代化对武术的影响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归纳。现代化之果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需要对现代化的结果进行公允而客观的评价。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要实现传统武术现代化健康而快速的发展,必须从文化的主体性出发,以文化发展的“自我实现”作为主要诉求,探索出一条适合传统武术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作者为本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