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伤医何时“零容忍”?
2016-06-07
5月7号,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陈仲伟被患者砍30余刀后,不治身亡;5月10日,重庆一名外科医生凌晨接诊时,被就诊者用刀砍伤,伤势严重被送ICU。陈仲伟医生的被害,引发舆论哗然。一时间,医患关系如何协调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医生护士本来是受人尊敬的职业,然而,这种尊敬近些年来产生了一些异化。其中既有医生与患者沟通不到位的原因,也与一些患者对医学专业知识认识不够有关。对于医患纠纷以及医暴、医闹等频出的现象,医界和市民们怎么说?
暴力伤医严重伤害社会公共利益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会长田武汉——
我们的忧心和愤怒在于“暴力伤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医疗卫生事业关乎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医务人员频频遭遇暴力伤害,不仅使医务人员的身心受伤,更破坏了整个医疗行业的正常运行,最终伤及全社会的就医环境。长此下去,社会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在很多医护人员看来,杜绝暴力伤医不仅要靠医生自我素养的提升,更要靠对暴力行为的依法制裁和打击。
医生不应被随意伤害或侮辱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党委书记苗伟——
医患纠纷乃至暴力伤医原因有四,一是医疗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患者自付医疗费用高或者过度医疗使得患者“钱没少花、病却未必治好”,加剧了医患矛盾。二是执法缺位,使伤医行为未能得到及时阻止。三是医生的“专业主义素质”如人文素养等有待加强。四是公民的就医观尤其是对疾病发展乃至死亡的看法有待进步,大众医学知识普及有待加强。这些原因累积叠加,使得暴力伤医事件频发,但即便个别医生存在技术缺陷或道德瑕疵,医生这个群体也不应被随意伤害或侮辱。
进行令老百姓满意的医改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
事实上,我国已对暴力伤医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在现实的医疗纠纷处置中,因维稳需要,存在一些不需要医院赔的也赔了,这助长了个别患者家属无理取闹的心态。在提高社会的法治意识之外,可借鉴国际经验,类似交强险一样,推出患者就医的“医强险”,针对医疗纠纷中的“医学意外”(例如麻醉意外)、“医疗缺陷”(不可抗力、非医疗事故)对患者进行合理赔偿。
加强“平安医院”建设
80后评论员丁建庭——
暴力伤医是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从中央到地方历来强调“零容忍”。在当前的医患格局下,任何一起暴力伤医事件都会触动医生执业安全这根社会敏感的神经。从政府到医院也在着力防范这些个案的发生。其中最重要的防范措施,就是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级防护体系加强“平安医院”建设。要建立医患纠纷定期摸排和调处机制,开展风险评估和专题研判,重点排查有闹医、伤医倾向的重点人群,对存在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要做到主动发现风险、及时防范风险、有效化解风险。
医生看病,要学会看病人的“人”
金融业从事者王步茂——
根据统计,患者要求未被满足、伤人者处在精神不稳定状态等因素则是很多伤医事件的起因。医生看病,要学会看病人的“人”。特别要注意观察患方有无精神心理障碍,有无对诊治的过高预期。要多给患者安慰,多与患方沟通。为防范暴力伤医事件,医护人员们在遇到情绪激动的病人或家属时,要尽量避让克制,同时在私底下相互提醒注意。除了建好防护系统,还要加强医疗机构周边尤其是宿舍区安全保卫工作。
医生患者应该互相理解、互相体谅
退休机关工作人员魏先生——
作为社会一份子,我们都应该强烈谴责这种伤医、杀医行为。如果连医生的工作安全、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证,以后谁还敢去当医生,谁来为我们治病?但不得不说,有些医患矛盾,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医生也应该提高自身的医德修养。我自己就有亲身经历,小病说大病,明明几百块可以治疗的,非要做手术开刀,花个几千块钱,这不坑老百姓钱吗?当然好医生也遇过,所以不能一棒子打死。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