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看英雄
——《夸父逐日》读与教

2016-06-07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吕慧蓉

师道(教研) 2016年4期
关键词:宏志夸父短文

文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吕慧蓉



理性看英雄
——《夸父逐日》读与教

文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吕慧蓉

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聚集”着人类历史上的悲剧英雄,他们的壮举可歌可泣,让人震撼,令人感佩。而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夸父逐日》中夸父这位神话人物,历史对其评价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我们不妨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位英雄,在课堂上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并学会有理有据的表达。

一、对比发现矛盾,矛盾产生问题

《夸父逐日》这篇文言短短37个字,学生结合页下注读起来没有任何字词上的障碍,不同于以往的文言教学,我们不需要在字词上佶屈聱牙。而要将短文上得丰富多彩,对比阅读是较好的选择。笔者选取了《山海经》中的另一篇《夸父逐日》片段展示给学生,对比发现两则短文的不同: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谓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这篇短文与课文对比,作者的态度十分明显。从“夸父不量力”可以看出作者并不看好夸父,甚至带着鄙夷的神情。但是课文中没有特别的语句直接说明作者的态度,我们又从何得知,课文中的作者对夸父是抱有赞美之情的呢?在这个问题的牵引下,学生聚焦课文中的这一句:“弃其杖,化为邓林”,并由此进一步思考:“邓林”即“桃林”,而桃林能遮荫,能结果提供水分,桃花开在春天给人以希望……从这一美好的意象可以看出,作者对夸父带着含蓄的赞美。通过对课文作者态度的分析,我们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表达有理有据的原则。

二、问题生发分歧,分歧引起论辩

问题犹如投湖的石子,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不同观点分组后,课堂热闹起来。热闹的课堂要提防学生瞎闹;天马行空,信口开河是果断是要杜绝的。笔者选取了一些名家的看法,印发给学生,让大家学学名家是怎么说的,同时附上了小学三年级语文书下册的现代文《夸父追日》,多方阅读,多方思考:

现代文《夸父追日》略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那只是落日的背影/也不必吸大泽与长河/那只是落日的倒影/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霭的冷烬——何不回身挥杖/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余光中《夸父》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山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日》

无论学生如何辩论,都在夸父逐日的原因、过程(方法)、结果这几个方面权衡比较判断。笔者选择了两首评论夸父的古诗来总结双方的观点:

读山海经·夸父诞宏志

东晋·陶渊明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春日杂书八首

宋·张耒(l ě i)吾闻古夸父,逐日沈虞渊。以日为可逐,智固未足言。

徒能出八极,撑突干云天。当其惫且毙,便使儿女怜。

至弱败至刚,水波乃飘山。谁能守此道,却敌以空弮(quān)

概括总结,陶诗和张诗在评价夸父上有以下不同:

陶诗 张诗逐日原因的评价 宏志 不智过程方法的评价 神力殊妙 以卵击石结果的评价 无胜负 惫且毙影响的评价 身后功 徒使人怜

通过原因、方法、结果、影响四个方面的归纳和分析,学生的认识更上一个台阶,也更加理性全面

地认识了夸父这一人物形象。

责任编辑邱丽

由此,问题自然抛出:在你看来,夸父是英勇无畏的大英雄,还是自不量力的失败者?

猜你喜欢

宏志夸父短文
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发射
追日
KEYS
Keys
猫头鹰和公鸡的争吵
朋友的作用
千里之外
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
追夸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