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2016-06-06姚丽
姚丽
摘 要: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直接决定了劳动人民的收入状况和消费状况,为了更好的协调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就需要不断提升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当前我国这一方面的比重偏低,集中反映了现阶段人民收入水平偏低,本文分析了劳动报酬在GDP比重偏低的表现,并分析了劳动报酬所占比例偏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提高对策。
关键词:劳动报酬;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成因及对策
一、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偏低的表现
(一)劳动分配率比较低
劳动分配率比例较低,根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小幅增长出现在1993年之后,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报酬占据比重开始逐渐降低,在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其比值降到了40%左右。在2011年统计数据呈现了一定的比例回升,但是随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劳动分配率依然低于21世纪初期的水平。劳动分配比较低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工资水平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
(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持续走低
居民收入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富裕程度,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以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共存的分配机制,但是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分配比重逐年上升,居民所占比重则呈现下降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992年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比重分别为19%和12%,到了2008年之后,其比重上升到21%和22%,但是居民收入份额比重则由69%下降到57%,下降幅度明显。
(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降低
从改革开放在现阶段,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9%左右,但是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则低于这一数值,这表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较低,同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低于城市居民。从20世纪90年代的情况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更为缓慢。1991年到2010年的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率为58%,低于GDP增长率47个百分点,低于人均GDP增长率38个百分点。
二、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偏低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浪潮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竞争环境更加开放,必须要借助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密集型的劳动型产业。在这样的政策指引下,很多企业都忽视了参与技术竞争,也无力进行技术革新,其经营重点放在减少成本投入、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等,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空间较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提升工作的工资收入水平难以实现。
(二)政策和制度的缺失
首先是保障性政策缺失,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很容易造成收入两极分化现象,收入中间群体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会导致工资制和年薪制、利润制等多种分配方式共存,从而造成了少数人群的收入较高,维持中等收入的人群数量较少,工薪阶层收入很难比肩年薪制度和利润制度的管理人员,这就造成了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偏低。再者是政策方面的原因,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政府对于经济政策的制定缺乏合理性,也会阻碍劳动报酬的提升。此外是我国工人工会组织缺失,工人在薪金福利制定、劳动保障制定方面始终处于劣势,其收入水平报酬提升幅度较小。
三、提高GDP中劳动报酬比重的对策
(一)履行国际劳工标准、推动社会职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很多企业也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政府要推动统一国际劳工标准的建立,保持我国劳动报酬体制和世界接轨。面对着新型的劳动生产关系,中国经济发展要保持增长速度,坚守世界工厂的地位,以经济增长带动劳动报酬提升,提高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切实把维护劳动人民的合法权益放在首要位置,加快加入国际劳动公约的步伐,批准劳动公约在我国劳动体系中实施,并把其纳入到社会责任标准中,从而为劳动人民劳动报酬提升提供支持。
(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
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有助于调整劳动者的收入,形成制度完善、调控合理及分配科学的收入体制,规范我国劳动报酬分配秩序。首先要完善各个要素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劳动报酬分配要遵守市场调节和政府监督指导。落实关于收入分配的意见书,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升。另外,要健全税收和社会保障为主体的再分配调节制度,利用政府的调节功能来合理调整税收,加大高收入全体的纳税比重,降低低收入全体的纳税比重,加大对二次分配的调整干预,通过二次收入调整来合理分配收入,同时要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增强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对落后地区的人群进行政策扶植。此外要规范收入报酬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尤其是加强对于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部门非法收入的取缔,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增加劳动人们的收入报酬。
(三)落实政策、提高劳动报酬
首先要改变现行的政绩考核制度,尊重劳动付出,把劳动关系和谐度、劳动报酬高低、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纳入到考核指标中,监控劳动报酬增长率状况,通过改变政绩考核把政府工作目标转变到劳动人民报酬提升工作中,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再者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税负支持,降低中小企业的运行压力,创造公平公开的税收环境,同时要改善和完善企业纳税机制,增加所有税比重,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合理调整期税收比例,减轻企业的负担,使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得到提升。另外,要健全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加快城乡闲置劳动力的输出,引领农民收入增加,畅通多种收入渠道。同时要强化对农业经济的投资,逐步调整对农村的政策和资金支撑,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创收能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四)提高劳资主体素质、形成利益共享机制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从企业入手,转变企业发展模式,尤其是要注重劳动力战略和创新发展模式的转变,尊重国家制定的劳动法法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提高企业参与企业利润分成,通过职工股票等激励手段来提升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员工的劳动报酬收入。再者要健全工会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加强行业间工会建设,由行业领头建立薪酬保障制度,树立科学的行业标准,保证维权工作科学合理,提高劳动报酬收入。要提高工会工作的独立性,让工会服务于员工,切实维护员工的利益,以企业发展带动员工劳动报酬提升。劳动人员要树立维护利益的意识,积极参与与企业的博弈和谈判,同时要通过提升自我的个人素质来获取更好的谈判竞争地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岗位中,以实现企业和个人利益为工作重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反映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既有世界外部宏观经济形势额影响,同时也和我国现行的收入政策和制度缺失有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政府履行国际劳动标准,推动社会职责建设,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同时要提高各方的素质,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切实提升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作者单位: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郭志栋.中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02)
[2] 李楠.制度视角下的中国现阶段劳动报酬率演变研究[J].求索,2010(07)
[3] 张杰.中国制造业部门劳动报酬比重的下降及其动因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05)
[4] 信卫平.促进民富国强的思考-基于提高劳动报酬的视角[J].江汉论坛,2010(09)
[5] 韩金华.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演变轨迹、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