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制度及结构的问题分析和对策
2016-06-06吴超
吴 超
中小企业财务制度及结构的问题分析和对策
吴超
改革开放以来,纵观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小企业一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主导地位,然而,中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在其体制上又存在缺陷和不足,直接抑制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本文从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和财务结构,着重分析其在财务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根源及解决办法。
财务制度;财务结构;产生根源;解决对策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型企业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其自身不断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根据相关统计数字,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超过1000 万家,约占总企业数量的99%,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利税中分别占60%和4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60%。[1]
在国家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也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出台各种扶持政策,鼓励全民创业。不仅在税收上对小微型企业进行减免,在近期出台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小微企业 实施’双创’行动计划,伴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同时催生并放大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以往中小企业的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可以总结出很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限制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以下从财务方面总结出几点经常出现的问题以供参考。
一、公司财务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根源及解决办法
(一)财务制度混乱,职责不明确
1、存在问题。中小企业的管理是很容易产生问题的,由于老旧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使得管理制度本身就不科学和完善。而其中的财务制度混乱又是比较突出且常见的现象。从企业每一笔的现金收支,到记账凭证的录入,再到报表的制作,是否有相应的审核环节?即使有审核制度,其合理性及完善性如何?该制度是否实施到位?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这在中小企业财务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最容易导致工作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工作过程出现互相推诿拖沓的现象。
2、产生原因。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混乱产生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以下几点。首先,企业的章程建立过程不规范。在公司成立之初,财务政策比较简单,甚至直接外包给财务公司,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规范制度,而在公司发展起来后,政策的制定是仿照大型企业的制度建立而成的,这样就存在不适用的问题。大型企业公司管理制度虽然规范而且可实施性强,但过于详细而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层级设置,在管理结构简单的小公司内无法顺利的进行。其次,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到位。中小型企业偏向于集权管理,权力集中在几个人甚至一个人的身上,容易造成一个人说了算的局面,管理制度很容易被打破,难以顺利进行。最后,在一个以人情维系为主体的管理环境中,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很难实施的。员工无法从老旧的人情观念和松散的环境转变过来,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负面想法,若是制度过于松散又无法起到约束的作用。
3、解决方法。第一,咨询第三方机构,对方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适用于本公司制度。第二,执行才是制度实现的最佳途径。制度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只有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才会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制度。
(二)财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和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公司未建立相应的长期培训机制
1、存在问题。中小企业财务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有的甚至没有财务的学习经历和财务背景,并不能够很好的胜任当前的工作。虽然在日常的学习中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处理日常事务,但是效率偏低。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公司发生大的变动和行业发生大的变革时,无法对公司财务的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也无法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进行财务规划。同时,培训机制的不健全,也让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跟不上,不能很好的学习国家新的政策和制度。
2、产生原因。这一现象的产生源于中小企业在人才招聘渠道上的低成本诉求,在招聘的时候比较多的去选择在影响力较小的网络上发布招聘信息,也不会去参加大型招聘会,所提供的薪金待遇也有限,所以信息的传播范围比较有限,吸引力小,使得人才没有渠道和欲望来接触和了解该公司。另外一个中小企业所考虑的因素是财务这一职务的特殊性,会涉及到很多企业的资金往来,这样选择亲属或朋友负责财务工作也解决了企业法人对该职务的信任度问题。
3、解决方法。重视人才招聘,可以适当的拓宽招聘渠道,适时的提升企业待遇,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重视企业的培训和再教育,适当的培训可以提升员工自身的素质,对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保持敏感度。
(三)财务部门在公司中的地位偏低,没有话语权
1、存在问题。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未对财务部门予以足够的重视,将其视为二级部门,主观的将其工作范畴定义为事后工作。即无论是货物的入库和出库,还是销售签订合同和开具货物发票,在这一系列运营过程全部结束之后,事后的统计与记录工作才由财务来完成,财务参与不到企业的运营当中。这样就会导致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出现,就是无论在货物的进出口还是合同签订、款项回收等一系列的流程当中,是有很多不合理以及不合财务规范的地方,会给财务的工作造成很多的麻烦,甚至会使得公司账目混乱不清。而公司的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这部分问题的存在,而这会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和管理造成负面影响。
2、产生原因。这个是由公司的发展的过程决定的。一个公司的成立与发展,主要依靠利润。如果是贸易公司,那么利润是主要是由销售部门来创造的;如果是技术服务类公司,那么利润主要是是由技术部门来创造的。所以财务工作在公司开创初始,最好的选择是外包给财务代理公司,很多公司也是这样做的。在公司逐渐发展雇佣专门的财务人员后,财务人员所做的工作也只是每个月的例行事务,比如填制记账凭证,编制财务报销,报税等。相对应的是企业已经发生的采购、生产、销售等过程,并不能对未来的财务状况作出预测分析,也不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企业重视的依然是利润驱动部门。
3、解决方法。积极改善落后的管理理念和办法,提高对财务部门的重视程度,科学合理的发挥财务应有的职能来开展税务筹划,建立绩效测评体系、采取风险控制手段,对公司盈余进行管理,从而去优化经营流程。
二、公司财务部门的组织架构设置上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及解决方法
(一)资金配置不合理
1、存在问题。经常出现资金冗余或者资金短缺的现象,现金流很难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现金储备过多,并未起到充分利用资本来为企业谋求更高利润率的目的,现金储备过少,也将影响企业的日常运转所需的资金流,一旦造成资金链的断裂,将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2、产生原因。在业务量多,市场发展呈上升趋势的时候,账户里会留存大量的资金。这个时候没有资金投放方向,也没有长期的资金使用规划,那么现金就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也不会给企业带来利益。而在业务量少,市场疲软的时候,账户里的资金减少,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周转。而小的企业在此时由于自身的资信评级不高又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使得资金短缺。
3、解决方法。当企业账户中有大量资金盈余的时候,可以适当投资开发新项目,扩大企业规模;或者经过风险评估后,购买有价证券进行金融投资。当企业资金短缺时,则可以灵活的运用融资的方式,来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比如固定资产的融资租赁,这样可以减少现金的支出,有利于缓解资金链的紧张。
(二)库存风险过高
1、存在问题。著名日本汽车企业—丰田所信奉和秉持的“零库存”生产理念,也受到越来越多业界同行的管理者推崇。其核心理念即为库存的存在就是没有必要的。这都在说明库存是风险很大的一种资产。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若对市场判断错误,大量囤积货物,使库存过多,则占用资金,徒增成本,容易产生现金流断裂的风险;而库存过少,在原材料市场低点的时候没有适当的增加库存,那么当则在需要的时候原材料及货物不能够及时的提供,造成供货不及时,延长制造周期,增加成本。
2、产生原因。中小企业的决策者在制定库存配置和管理制度时过于主观,存货的多少和存货的配置全部依赖于管理者的经验与主观判断,而市场的变化是十分迅速与出人意料的,主观的判断并不会完全符合市场的走势,缺少科学的管理体系往往会造成存货的短缺或者剩余。
3、解决方法。优化库存管理模式,尽量降低库存积压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减少库存占用企业流动资金的比例,相应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可以采取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综合考虑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与缺货成本,来实现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的最佳组合。[3]
(三)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
1、存在问题。应收账款的问题很直观,在赊销业务中,企业无法按期回收购买商的货款,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2、产生原因。当企业没有把回收货款当做业绩考核的项目之一的时候,业务部门的人员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订单的数量与签合同的签订上,而忽略了回款的问题。在现实的买卖双方交易当中,款项的收付并不会完全按照合同上规定的条款所执行。另外一种情况是,交易的对方是信用良好的大型企业,由于对方占有优势地位,他们拥有自己的一套付款政策,虽然款项能够回收,但是回收的时间却不能很好的保证。
3、解决方法。第一,提高对合作企业的信用度调查的重视程度;第二,加大应收款项的回收力度;第三,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赊销措施。(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1]吕国胜.中小企业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6.
[2]十三五规划纲要
[3]陈嘉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与再造[J].中国流通经济,2008(4):48
吴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会计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