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析
——基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现状调查

2016-06-06胡碧玉呼永进江涛代玉龙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调查教学现状高职院校

胡碧玉,呼永进,江涛,代玉龙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629000)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析
——基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现状调查

胡碧玉,呼永进,江涛,代玉龙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着手,调查分析出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寻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做好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学风建设等方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深化职业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1 高职院校教学现状的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和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推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笔者运用了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专业为单位,通过现场发言的方式,了解广大学生对教学现状提出的意见及建议。

1.1问卷的设计思路

本问卷调查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为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问卷主要考察大学生学习兴趣情况、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情况、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师水平情况,以及学生对学院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的评价和建议。为保证调查的效果和参考价值,调查对象来自不同专业,实行匿名问卷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学院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2调查样本的选择

笔者分别于2015年4—5月对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汽车系、物流专业、机械系、数学系、英语教育专业、计算机专业、建环系、电子电气系、文化传播系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问卷313份,除去9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304份,有效率约为95%。

1.3调查样本的构成

1.样本性别构成情况:男生137人,占45.1%,女生167人,占54.9%。

2.样本政治面貌构成情况: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90人,占31%,共青团员188人,占62%,群众26人,占7%。

3.样本的年级分布情况:其中2012级65人,2013级99人,2014级140人,共计304人。

1.4调查样本的初步分析

你对目前所在专业的课程安排设置如何评价在开设的各门课程中,你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在各门课程学习中,你感觉最困难,成绩最不理想的是

如图所示,通过统计和整理可以看出55%的在校学生认为所在专业的课程安排基本合理,认为不合理的高达35%,这说明在课程设置的模式、内容方面,与学生的期望、教学的目标、社会的需求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必须做出应有的调整和改善。在开设的各门课程中,有66%的学生将时间和精力花在专业课程上,同时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是学生感觉学习最困难、成绩最不理想的,这说明专业建设始终是高职院校教学的核心命题。在对在校大学生认为自身现在最缺乏,最应当努力的方面调查中,有43%的学生认为现在最缺乏的是动手能力,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环节中,我们不能忽视实训环节的质量和重要作用,应将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二者并重。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的不足,36%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内容贫乏、照本宣科,26%的学生认为教学手段单一、简单落后,这就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教师水平满意度较低,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修养,加强实践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有60%的学生认为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关系一般,这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普遍现象,如何通过在课堂上教与学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2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程设置问题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和行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其课程设置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从“你认为你现在最缺乏,最应当努力的方面是?”、“你对在专科学习期间套读本科怎么看?”、“你对考取各种技能等级证书怎么看?”的选项中看出,学生对自身的动手能力,应具备的技术技能相当重视。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不同程度存在着广而不深、重理论轻实践,专业特色不突出等现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普遍较低。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相脱节。一方面课程设置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不能很好的实现学生技术技能培养。①

2.2教学管理问题

2.2.1教学管理的理念落后

从高职院校现实情况来看,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仍然是一些教学管理者的思维定式,观念的陈旧导致教学改革难以深入,教学质量也就无法提高。②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不能紧跟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不能够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不能够与人才需求市场紧密结合。因此,我们必须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进行重新审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

2.2.2管理模式陈旧,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以过程管理和经验管理为主,这种管理模式强调学生培养的共性特征,与飞速发展的高职教育现状完全不匹配。随着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生源结构越来越复杂,需对整个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必须进行有效的信息化、制度化管理,当下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普遍较低,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2.3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对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首先是学历层次较低,主要是以大专学历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很少。其次是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结构混乱,大多是从其他部门抽调、选拔而来,专业不对口,学教育学、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不多。

2.3教学工作问题

2.3.1师资队伍问题

师资队伍是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经调查,“目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怎么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的不足主要是什么?”等项目发现结果并不理想。大多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关系一般,教学内容贫乏,照本宣科,教学手段单一、方法落后等情况。

(1)教学理念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不适应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制约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提高。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阶段,缺乏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没有完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的调整,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也逐渐加大,师资队伍的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还没有完全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第一,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尤其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指导教师严重短缺。第二,教师学历结构偏低。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所占的比例远远达不到教育部要求30%的目标。①第三,年轻教师比例过大。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从不同专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中招聘大批教师。第四,传统专业教师职称偏高,新专业教师职称却偏低。第五,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尚未形成。骨干教师新老交替面临严峻形势,学校骨干教师数量不仅少而且年龄偏大,还未能形成一批涉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和名师。第六,实践教学的教师严重缺乏且经验不足。③

(3)“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实践能力不强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这种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这就是高职教师区别于普通高校教师的表现。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但总体上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教师队伍中“单师型”教师偏多,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偏低。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大部分都是毕业于普通高校,他们虽然具备高校教师资格,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多数专业教师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实训能力、现场教学能力都处于弱势,相当一部分教师与“双师型”教师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双师型”教师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4)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高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目前,由于学校原有体制、办学层次、功能等原因,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相对薄弱,科研气氛不浓,科研观念不强。

首先,在教学水平方面,一是教师教学基本功薄弱。大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和进修深造,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课堂控制力较弱、教学方法单一(一味以传授理论知识为基点),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够、教学随意性较大等现象;二是教学效果欠佳。由于多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很多老师就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不去主动思考怎么提升教学水平;从师资队伍自身来说,大多数教师的整体素质并不高,从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教育教学理念等调查上来看,结果并不理想,教师综合能力参差不齐。三是对教学反馈和反思不够。大多教师专注于日常“填鸭式”的教学活动,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没有深入及时的思考。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反映的难题不能给予充分的解答,对反馈的信息不重视,导致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关系疏远,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度普遍较低。四是社会对教学水平的认可度不高。虽然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较高,但就业质量并不高。很多企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不满意,大多数学生的专业素质并未达标,这样的现状表明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较多质疑,敲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警钟。

其次,在科研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当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正是囿于“职业”这一紧箍咒,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学校重视技术技能的培养是第一位的,试图以操作和实践去替代和遮蔽科研,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学术”的现象。二是教师自身也存在某些误区,认为只要搞好教学,参不参与科研都无关紧要,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中只有较少一部分能自觉、独立承担课题,而且承担的课题大部分是一般项目。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有过项目经验,但受到外部条件和自身水平的影响,科研成果并不显著。④三是制度、体制相对缺失。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体制并不完善,教师的科研行为普遍不规范;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的参与度低,科研氛围不强;加之很多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少,科研条件并不理想,严重制约着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2.3.2学生问题

在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不良现象主要是?”37%的学生认为是上课玩手机、打瞌睡;26%的学生认为上课迟到,旷课严重。高职院校属于专科层次,录取分数较低,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信心,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文化基础较差,自制力不强,对自我要求不高等现象。所以在课堂上的表现大多是由于长期以来养成的不良习惯,学习动机不高,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对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锐意进取的精神不足。

3 改变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现状的对策建议

3.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是改变其教学现状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因为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一线人员,他们的质量和素质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水准。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师资队伍建设的方面入手,建设一批师德高尚、专业过硬、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

3.1.1重点培养中青年教师,全力打造“双师型”队伍

通过完善“传帮带”制度和培训进修制度,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升;建设一批职教师资企业实践基地,通过职业院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协同培养教师的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全力打造“双师型”队伍。此外,高职院校应紧密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机遇,选派教师和访问学者,加强国际开发项目合作及研究,积极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根据前沿科技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及时与先进技术与知识接轨,提升自身水平。⑤

3.1.2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的引进专业紧缺人才,并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待遇,也可以从企业中聘请专家能手担任兼职教师,从而使得教师队伍结构更加科学。

3.1.3建立教学质量考核机制

以适应高职教育质量标准为出发点,构建包含教学各个环节的考核机制。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反馈情况形成综合系统。建立以校内专家听课、巡课、评课,企业行家检查、评价,学生评教为手段的三位一体教学质量考核机制,进一步建立相应标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竞争机制,促使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质量。

3.1.4重视科研工作,提升科研水平

事实上,以德国为代表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是什么”的教育时,也注重培养学生“为什么”的探索精神,以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具体表现为,在培养学生获得娴熟的操作和实践技巧的同时,形成了“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验证效果”的培养路径,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未来“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需要一大批高水平的科学家、发明家、工程技术专家以及高级技能人才。⑥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明确科研工作的定位,将教学与科研并举。把科研工作作为学院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投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障科研工作高效开展;教师应充分认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将科研作为自己的一种职责,加强科研素质的培养,主动并创造性的进行科研探索,并将成果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3.2加强学风建设

高职院校教学现状的改变,还应该从学习氛围入手。应努力加强自身的校风和学风建设工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通过院报、校园网、展板、广播等宣传工具营造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离不开师德师风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教师的行为和思想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好表率,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用渊博的知识、关爱的心引导他们怎么学习和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学风。

3.3做好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教学现状改变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要加强自身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高职院校中,其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企业需求与学校教学之间是否能够实现有效衔接的重要因素。怎么才能科学合理的做好专业课程设置呢?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应该首先对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广泛深入调研,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做好课程的整合和开发,保证课程设置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建立一支高水准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积极开发与国家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让专业设置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常态发展实际。⑦同时高职院校应大量进行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管理规范、设备水平同步的实训教学,按照实训教学要求整体性的优化课程设置工作,推广精品课程建设,打造高质量、高水准的课程体系。

3.4强化教学规范管理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逐步扩大,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必须走向信息化的道路。面对生源的多样化和复杂化,高职院校需要创新理念,加大力度使用和开发优质教学管理系统和平台,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时、面对教学管理这项繁复的工作,对教学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教学管理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在保证一定数量工作人员的同时,通过引进、招聘和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教学管理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性。此外,应加强各级、各部门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认识到教学管理的枢纽作用,保证日常教学活动高效运行。

注释:

①刘彩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探讨[J].经济师,2011(12).

②龙鳞周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2).

③汪鸿.谈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08).

④杨泽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35).

⑤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5-8-22.

⑥胡解旺.职教岂能远离科研[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5-7-9.

⑦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5-8-22.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彩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探讨[J].经济师,2011,(12).

[4]龙鳞周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2).

[5]汪鸿.谈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08).

[6]杨泽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35).

[7]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0-7-30.

[8]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5-8-22.

[9]胡解旺.职教岂能远离科研[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5-7-9.

[10]张力跃.“一带一路”逼迫人才培养变局[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5-8-24.

责任编辑:邓荣华

On Ent i rel y Deepeni ngt he Teachi ng Reformand Enhanci ng Educat i on Qual i t y of Vocat i onal and Techni cal Col l eges i n NewNormal —Basedonthe Investigationof Current Educational Situationof Sichuan Vocationaland Technical College

HUBiyu,HUYongjin,JIANGTao,DAIYulong

(Sichuan Vocationaland Technical College,Suining Sichuan629000)

Abst ract :Fromthecurrenteducationalsituationof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s,the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major problems in teaching process, actively explores the reasons of these problems, puts forwards the suggestions of 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perfec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cultivating the study attitudeto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deeplyreformtheteachingandenhanceeducationqualityin 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s.

Key words: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Current Educational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2094(2016)01- 0115- 05

收稿日期:2016-01-01

作者简介:胡碧玉(1963-),女,四川新津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调查教学现状高职院校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