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问题研究进展
——基于1996-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统计
2016-06-05常进锋汪龙鑫
常进锋 汪龙鑫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问题研究进展
——基于1996-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统计
常进锋 汪龙鑫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为了呈现我国青少年问题研究现状和趋势,对1996-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课题进行类别、机构、地区、单位等方面的研究发现,20年间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数量呈现逐年增多态势,但区域分布不均衡,社会学是青少年问题研究的主要学科,高等院校成为青少年问题研究的主要科研场所,青少年网络问题研究、价值观问题研究、体质健康调查等日渐成为我国青少年问题研究的热点和主流。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青少年问题;研究进展;统计分析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与价值观流变是折射社会结构深刻变迁的一面镜子。研究青少年问题,既可以纵向回顾、探索未来社会发展变化趋势,也可以横向呈现青少年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在有限社会空间内同质性与异质性表征。青少年问题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对象在我国社科领域已有较长的研究历史,国家社科基金自设置以来也对其投入了不少的学术关照。本文以1996-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项目为样本,运用定量统计分析方法,综合呈现我国近20年青少年问题研究领域的现状、特点与研究趋势,以推动青少年问题研究与社会发展同步。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自1986年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以来,30年间,我国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智力支撑,青少年问题研究也得到很大发展。
本文依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官方网站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将“青年”和“青少年”作为关键词输入“项目名称”一栏,共搜集到326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项目,排除1986-1995年获准立项和数据重复的19项基金项目,确定研究样本数量为307个,分布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当中。鉴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部分内容缺失的状况,我们又参考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历史资料中的历年资助项目,补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的缺漏信息,形成较为完善的资料数据库。
对307个样本原始数据进行编码,整理归类后输入SPSS20.0软件系统中,形成本文资料分析的最终数据库。统计方法主要采用频数分析法,对近20年青少年问题研究现状和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展现其多维分布特征,总结青少年问题研究的研究热点,探索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项目立项分布特征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立项名单主要涉及七个变量,即项目名称、负责人、所在省市、工作单位、项目类别、预期成果、计划完成时间[1]。为了更加清晰地呈现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总体特点,本研究拟从项目数量、项目类别、学科分类情况、项目负责人职称、单位类别、省份、区域、预期成果形式、项目执行时间等维度统计描述近20年青少年问题研究的立项分布特征。
(一)立项数量和类别分布
统计显示,从1996年到2015年的20年里,国家社科基金对青少年问题研究共计资助立项307项,占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的0.79%(统计数据包括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平均每年立项25.35项。1996-2005年的10年里,青少年问题研究资助项目均未超过10项,其中1998年仅资助1项,创历史最低,这或许与当年立项总数偏低有关。
表1 1996-2015年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数所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例
2006-2015年10年里,除2007年外,各年立项数量均超过10项,近3年甚至高达40余项,这与近年来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视程度有关,总体上,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项目数量呈缓慢增加的态势。但其所占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总数的比例始终偏低,1996-2011年的16年间,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数量占当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数比重均低于1%,2012年至今,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数量占当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数的比重有所上升,已经接近甚至高于1%(见表1),但未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和下降趋势。
目前,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五种类型。重大项目是现阶段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资助额度最大的项目类型,主要资助研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中最具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主要资助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点理论和实践问题,代表着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青年项目主要资助具有科研潜力和较强科研实力的青年学者开展科学研究,为提升青年学者的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提供条件;西部项目主要资助西部地区科研工作人员围绕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研究,更好地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
表2 1996-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类别分布
20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共对307项青少年问题研究进行资助立项,按照立项数量排序,依次为一般项目(163项,53.10%)、青年项目(87项、28.34%)、西部项目(40项,13.03%)、重点项目(12项,3.91%)、重大项目(5项,1.63%),一般项目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项目的主体,尤其是近5年来,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11-2015年共计资助立项100个一般项目,平均每年20个,可见青少年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已成为学界共识。青年项目在2011-2015年5年时间里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013年资助19项,创历史最高,但2014年和2015年各资助11项,资助数量有所滑落(见表2)。西部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2004年开始设置的资助类型,自2004年西部项目设置以来,青少年问题研究每年都得到相应的资助立项,尽管立项数量偏低,但也可以反映学术界对于西部地区青少年问题研究的关注。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类型中要求相对较高的两种,20年来,青少年问题研究共获得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资助17项,仅占立项总数的5.54%,其中2013年的资助力度最大,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分别资助3项和4项。
(二)学科分布状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有包括马列 • 社科、党史 • 党建、社会学在内的26种学科类别。本次统计发现,涉及青少年问题研究的学科类别共计18种,可见青少年问题研究已被大多数学科关注。20年里,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数量超过20项的有6种学科类别,依次为社会学(80项,26.06%)、体育学(43项,14.01%)、教育学(39项,12.70%)、马列 • 社科(37项,12.05%)、新闻学与传播学(27项,8.79%)、哲学(22项,7.17%),其他学科类别(人口学和民族问题研究等)也对青少年问题研究投入不少关注,由于各个学科之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主旨不同[3],部分学科(宗教学、中国历史、应用经济)涉及青少年问题研究较少或尚未踏足青少年问题研究领域(军事学等)。数据显示,社会学成为青少年问题研究领域的主要学科类别,社会学是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涉猎十分宽泛的一门学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各类现象和问题几乎都得到了社会学关注,青少年问题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学科重点研究的领域,社会学具有研究青少年问题的独特视角和思维体系,能从学科视野出发,较好地把握、解释和解决与青少年相关的各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三)立项区域分布特征
为了能够宏观地考察我国青少年问题研究的区域分布状况,本文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特征将我国划分为七大区域,具体为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市)、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市)、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市)、华中(河南、湖北、湖南3个省市)、华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7个省市)、华南(广东、广西、海南3个省市)、西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市)。
我国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项目立项覆盖了全国七大区域,按照立项数量排序,依次为:华东(78项,25.41%)、华北(58项,18.89%)、西南(58项,18.89%)、华中(41项,13.36%)、西北(38项,12.38%)、东北(18项,5.86%)、华南(16项,5.16%)。华东地区覆盖了全国的7个省份,且该地区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较为发达,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与智力支撑,以上海、浙江和江苏为主的华东片区更是云集了华东地区研究实力最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客观上提升了华东地区整体的科研实力。华北地区以北京为科研重镇,融合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地区的科研优势,奠定了华北地区科研的领军水平,统领着全国的科研方向。西南、西北地区近年来依托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的客观优势,结合地域特征与民族多样性优势,侧重研究分析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的身心健康发展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提升了区域科研水平。总体上来看,受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数量在区域分布上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从微观层面考察各省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数量分布状况,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除港澳台和海南省外,其余30个省份均在1996-2015年间获得过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的资助立项。北京稳居首位,20年间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立项44个,占立项总数的14.33%,北京既是我国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区域,地域优势和高校科研部门的集中分布决定了北京科研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紧随其后的是上海(30项,9.77%)、重庆(26项,8.47%)、江苏(25项,8.14%)、湖北(21项,6.84%)4个省份,立项数量均超过20项,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项目产出的重要区域。四川、广东、陕西、新疆、河南、湖南立项均在10项以上,但同时也存在立项数量不足5项的12个省份,占了所有立项省份的40%,包括甘肃(4项,1.30%)、山东(4项,1.30%)、云南(4项,1.30%)、江西(4项,1.30%)、浙江(3项,0.98%)、山西(3项,0.98%)、黑龙江(3项,0.98%)、广西(2项,0.65%)、西藏(2项,0.65%)、青海(2项,0.65%)、内蒙古(2项,0.65%)、河北(1项,0.33%),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高校科研部门较少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些省份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和实力的提升。总体来看,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数量分布具有集中性与阶梯性的特征。
(四)立项机构分布状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主要责任单位包括高等院校、社科院、党校、国家机关等系统。统计发现,近20年来,高等院校以绝对优势占据着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的首要位置,共计立项272个,占88.60%。社科院、党校、国家机关和其他机构的立项总数约为高等院校立项数量的1/9,比重均不足5%。高等院校人才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科研也已成为教师立足高校教育队伍,提升教学与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客观上决定着高等院校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中的核心地位。
国家以学校办学水平为依据,将高等院校划分为985院校、211院校和一般院校,985院校属于国内的顶尖高校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11院校属于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统计发现,985和211院校在过去20年间共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128个,占41.70%,非211、985院校共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179个,占58.30%,高出985和211院校16.6个百分点(见表3)。尽管如此,985和211院校仍然是青少年问题研究的主阵地,原因在于我国目前拥有985和211院校159所,仅占高等院校总数的7%左右,但却获得了41.7%的资助立项,其他一般院校尽管获得资助立项数量高于985和211院校,但因其院校基数庞大,导致其科研实力分散,难以形成学术研究重心。
表3 1996-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机构分布
(五)项目主持人、预期成果和项目执行时间分析
1.项目主持人情况
项目主持人是科学研究的核心人物,引领着某一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专业职务是影响科研人员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重要因素。统计显示,1996-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项目主持人的专业职务中,正高级专业职务显居首位,占43.65%,副高级专业职务,占34.53%,中级专业职务数量较少,占21.82%。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青年科研人才的重视与培育,具有中级专业职务的青年科研人才也逐渐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的重要群体。
本文将主持过两项及以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科研人员界定为核心主持人。统计发现,过去20年间,共有9位科研人员主持过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项目,占主持人总数的3.02%,立项之和占立项总数的5.86%,与文献计量学学者普莱斯(Price.D)教授提出的10%的主持人承担50%的左右课题的理想值有较大差距[4]。这说明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项目核心主持人在人数与主持项目数量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预期成果形式
预期成果形式即项目结束时的成果表现形式。过去20年里,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项目预期成果形式主要有专著(121项,39.4%)、研究报告(162项,52.8%)、论文集(67项,21.8%),其中有117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项目以单一成果形式呈现,125项以两种成果形式呈现。研究报告成为主要的预期成果形式,说明青少年问题更加重视研究的对策性价值和应用价值,专著也占有较大比重,说明部分项目主持人也十分重视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结项的质量。
3.项目执行时间分析
统计发现,307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项目中,共有64项结项,结项率为20.85%,由于国家社科基金数据库系统部分项目结项时间缺失,故而造成项目结项率较低,但项目延期结项和结项率较低似乎已是大多数学科的普遍现象,比如,统计学2006-2010年的结项率为27.9%[5]。依靠现有数据分析发现,已经结项的64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项目的项目执行周期在2-8年之间,平均时间为4.53年,大多数(79.7%)的项目在5年之内完成,其余项目执行周期均在6年以上,项目执行时间过长可能与问题研究的难度有关,但时间过长也可能会影响研究成果价值的时效性,甚至会导致少数研究成果难以适应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三、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
(一)研究主题词的分布状况
题目是研究主题的凝练,本次研究主题词的提炼,以立项题目为主要依据,提取题目中的关键词,尤其是“青年”和“青少年”的修饰词和中心词,对提炼的主题词进行整理(将词意非常相似的合为一类),共获得研究主题词534个。经统计分析后发现在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项目名称中出现频率超过20次的为“网络沉迷”“价值观”“体育”“体质健康”“文化”“心理”等词汇出现频率均在10次以上,“新媒介”“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手机依赖”“犯罪”“思想政治教育”等词汇出现频率为5次以上,其余的“艾滋病”“婚姻稳定性”“孝道观”“生命教育”“社会化”“就业”“失业”等词汇也频现于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项目名称中。核心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既可以有效反映当前青少年问题研究领域的热点,也可以折射青少年问题研究多角度、多学科的方向和趋势。
(二)研究热点的集中程度
通过上述对研究主题词的呈现可以发现,我国关于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项目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少年网络问题研究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迈进了互联网时代,因互联网普及而产生的或与互联网时代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日益得到学界重视,青少年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主体,既是推动互联网普及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正在被虚拟空间异化。近20年来,学术界从不同学科视野出发对青少年网络问题进行研究,涉及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及其矫治、网络游戏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网络语言生活方式及其引导策略、网络风险认知与防范引导机制建构、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情感表达、网络集群行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等内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研究成为学界热点,共资助立项4个。网络流行语言是虚拟空间网民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其对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均产生较大的影响,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也大力支持此类研究,2014年分别资助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各一项,足见国家对于青少年网络语言生活研究的重视程度。近年来,互联网给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日渐凸显,关于青少年网络风险认知与应对机制的研究立项较多,比如在2015年就资助立项2个。
2.青少年价值观问题研究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建立、培育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营造良好友善的社会氛围,凝聚社会共识。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塑的关键时期,关系着青少年未来人生道路发展的走向,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性地看待人生,成为整个社会的义务与责任,学术界也一直把青少年价值观视为重点研究领域,主要从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视角研究青少年价值观的变迁及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为培育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础条件。
3.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研究
青少年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着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是打好健康社会的基石,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工作,先后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体质健康测量方案和指标体系。自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6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滑坡,未老先衰成为青少年人群体质健康的重要特征。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良性发展,我国体育学研究学者在过去20年间,先后申请了1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内容涉及青少年体质健康理论研究、地域分布特征、指标体系构建、影响因素分析和促进战略探究,研究成果多以研究报告形式呈现,为国家制定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制度方针与政策提供了大量翔实数据。
4.青少年文化问题研究
青少年是亚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与继承者,伴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电子通讯产品在青少年人群的普遍使用,客观上给青少年亚文化的生存与繁盛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批判性甚至颠覆性的影响。文化是促进青少年培育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主要精神养料,一旦青少年出现文化认同模糊问题,势必导致青少年迷失人生方向甚至出现越轨行为。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发展的时代,青少年感知新奇事物的敏锐性和标新立异的个性促使他们必然要面对多元文化碰撞带来文化冲突。学界从新闻学、文学与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出发,对新媒介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影响、青少年消费亚文化、青春文学与青少年亚文化的关系、青少年文化认同等问题进行研究,揭示了青少年亚文化的生成基础、影响因素和与社会主流文化共生发展的内外在机制。
5.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问题,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成了社会热点问题[6]。青少年体质健康可以依靠外在可见的锻炼保持,但心理健康更多需要精神慰藉与抚慰,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近20年来,我国学者从教育学、社会学、人口学、民族问题研究等学科视角出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干预和引导机制进行了大量综合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走向了整合,引领了未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基本方向。
6.其他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
除了上述五种主要研究方向之外,国家社科基金还关注了其他青少年问题研究,如青少年道德研究、犯罪问题研究、民族和国家认同研究、教育问题研究、婚姻家庭问题研究、性问题研究和社会适应研究等。青少年道德问题主要论及青少年道德人格培育、道德内化和道德教育;青少年犯罪主要论及青少年犯罪的特征与防治;青少年民族与国家认同研究主要论及边疆少数民族青少年对于本民族与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精神的认同状况;青少年教育问题主要论及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与教育促进;青少年婚姻家庭问题研究主要论及“80后”和“90后”的婚姻观、婚姻稳定性;青少年性问题研究主要论及青少年性健康知识需求、性健康问题和性别角色塑造;青少年社会适应问题主要论及青少年流动人口与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状况分析。
四、结论和不足
近20年来,我国在青少年问题研究领域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多学科视角的交叉与融合推动着青少年问题研究更加全面化和明晰化。自国家社科基金设置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数量得到较大增长,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对于青少年问题研究的重视,研究主题也随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变得更加多样化与精细化,研究成果也更注重朝向对策性与应用性方向发展。然而纵向分析我国近20年青少年问题研究状况,发现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重大、重点项目较少,青少年问题研究缺乏系统化
20年间,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重大、重点项目共获得资助立项17个,仅占立项总数的5.5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是从国家社会发展的全局性视角出发阐释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能够从单一或多学科角度进行系统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重大、重点项目较少可以反映当前学术界还未能形成关于青少年问题的系统化研究,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青少年问题研究的横向铺陈与纵向推进。
(二)研究机构地域分布较为分散,青少年问题研究合力难以形成
高等院校成为青少年问题研究的主要阵地,但这些高等院校大多集中分布于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也客观造成北京与上海成为青少年问题研究的中心,其他区域虽然历年也有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但因地域分布较为分散,难以整合资源,形成青少年问题研究的合力,致使部分科研项目的实施可能面临核心成员不足或缺失的问题,影响着项目进展和研究成果的科学性。
(三)项目运行周期较长,影响研究成果时效性
研究发现,大部分项目的运行周期在5年左右甚至更长,青少年问题研究应该是一种动态的考察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分析,项目运行周期过长很容易影响研究成果的时效性,尤其是那些国家与社会亟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由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以及社会成员价值观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会促使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和难以应对,如果这些重大现实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与处理,很有可能在短暂的时间之内产生新的问题或发生问题转向,也就意味着迟来的研究成果很难甚至无法解释或解决新的社会问题,这样将会造成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损失。
[1]徐俊、风笑天.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学研究进展——基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统计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 2014(9):118-124.
[2]张汀.国家社科基金视角下我国政治学科研究状况分析——基于1993-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据的量化分析[J].理论与改革, 2013(3):194-200.
[3]姚颉靖、彭辉.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看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发展状况——基于1996-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知识产权问题研究立项的统计分析[J].现代法学, 2011(6):170-179.
[4]张薇、仇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15年流变分析[J].体育科学, 2011(12):5-13.
[5]蒋萍、杨仲山、黄学成.十一五”期间统计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析[J].统计研究, 2011(9):3-8.
[6]方奕、王桂琴.从实证视角看中国青少年研究的特点和趋势——根据2000-2010年我国青少年问题实证研究文献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13(12):76-83.
Review on China’s Youth Research in Recent Twenty Years——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Project (1996-2015)
Chang Jinfeng Wang longxin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aking project data from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Projects during 1996 and2015, to present teenagers status,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the research in China,this paper analyzes youth projec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It is found that thequantity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Projects of Youth in nearly 20 years presents an increasing trend, but regional distribution is not balanced, sociology is the main subject anduniversity became the main research places of youth and youth network problem research, values problem research, and physical health survey, increasingly became the hot and mainstream of youth study inChina.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Projects; Youth Problem; Research Progress; Statistical Analysis
C913.5
A
1006-1789(2016)01-0121-08
责任编辑 杨 毅
2015-12-21
常进锋,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社会学;汪龙鑫,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