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发网络节点关系嵌入二元拓展,资源整合与创新能力提升:鸿雁电器1981-2013年纵向案例研究

2016-06-05潘秋玥

管理工程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鸿雁资源整合节点

潘秋玥,魏 江,黄 学



研发网络节点关系嵌入二元拓展,资源整合与创新能力提升:鸿雁电器1981-2013年纵向案例研究

潘秋玥,魏 江,黄 学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在开放创新和转型经济背景下,全方位、多层次的企业研发网络关系嵌入对创新的作用一直是学术界和商业实践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整合资源观和社会网络理论,通过纵向单案例的研究方法考察杭州鸿雁电器研发网络深化拓展过程中创新能力提升,构建了“节点关系嵌入--资源整合--创新能力”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随着鸿雁三个发展阶段中研发网络节点关系嵌入的广度和深度二元拓展,企业采取的资源整合方式存在“引进利用—追随探索—主导探索”的动态变化,对创新能力提升产生不同的效果。进一步,在研究结果与讨论部分对案例涌现的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政治可见性与政府资源挖掘、网络范式下渗透式创新等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本文探讨了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对研发网络动态构建的实践启示。

研发网络;关系嵌入;资源整合;创新能力

0 引言

在网络范式的开放创新浪潮下,企业研发过程中如何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和政府构建高效的关系嵌入作为资源获取途径从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1-3]。当前,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企业认识到超竞争背景下的研发网络节点关系嵌入并不是以静态形式存在的,而是一个适应复杂市场变化和行业激烈竞争的有意识的、逐步构建的动态过程[4]。进而,通过广度和深度二元平衡的研发伙伴异质性挖掘,从中获取新鲜的创意和稀缺资源来保持与竞争者同步[5,6]。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动态地选择研发网络节点进行关系构建,并相应地采用不同形式的资源整合手段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嵌入性[7]是现有文献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构念。企业以构建网络的形式直接抑或间接地编制关系网络,而嵌入其中的企业能够从网络伙伴中的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知识和技能;同时,企业嵌入其所在网络的程度决定了其可获得的经济收益和创新绩效[8]。因此,企业间通过关系网络的构建来维持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研究议题也成为学术界与商业实践关注的焦点。然而,现有相关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过多地关注企业网络嵌入的结构维度,如企业网络节点密度、网络规模和网络中心性如何影响企业知识转移、经济收益获取、网络伙伴机会主义行为、创新绩效提升等[9-12],而在强调整体网络层面的分析时忽略了不同类型网络节点嵌入的异质性;其次,从仅有的网络关系嵌入维度研究看,现有研究多以网络节点间联系的频率、持久度和相互间的信任度为切入点,集中在问卷、二手数据等量化研究,缺乏较为深入的质性案例研究对整体网络关系嵌入的过程进行刻画;第三,网络建构作为一个复杂和动态的过程,节点关系嵌入会随着网络拓展的广度和嵌入深度发生变化,继而其资源整合的方式也会产生明显过渡,而从过程视角对该现象的深入剖析在现有文献中鲜有涉及。综上,以往研究对网络节点嵌入的关系维和结构维分析仍存在不足,从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视角来剖析企业关系网络节点的类型与对资源整合动态性变化过程影响创新能力的黑箱依然存在。且从该议题的重要性看,关系网络作为重要的资源通道,其产生的“关系溢出”效应扮演着网络节点各主体间物质、信息和情感交换的关键角色,是企业的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对研发网络不同节点的关系嵌入和相应的资源整合方式如何逐步演化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讨论十分必要和关键。

基于此,本文试图整合社会网络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理论,并聚焦于“企业如何动态地选择研发网络节点进行关系嵌入”、“对选择节点关系嵌入的广度和深度二元拓展如何影响资源整合方式”这两个关键研究问题,试图通过揭示研发网络异质性的节点关系嵌入与资源整合的动态发展,贡献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通过鸿雁电器1981-2013年的纵向案例研究,本研究剖析了企业间关系网络的不同类型节点互动过程中资源整合机制的纵向变化过程及其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最终构建了企业研发网络“节点关系嵌入--资源整合--创新能力”的整合框架。

1 文献回顾

1.1研发网络节点关系嵌入与创新能力

研发网络的节点关系嵌入是企业在研发系统网络构建过程中各行为主体在资源交换、信息传递过程中建立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处于研发网络中的各节点组织通过关系网络形成有组织的专业分工、资源互补和合作,以更好地实现资源获取和整合[13,14]。开放创新的有效性是依据伙伴组织的资源禀赋而存在权变效应的[15],即需要撬动不同网络节点伙伴间的互补性[16]。目前,企业较多的以产业协作、学术合作以及与政府的关系建设等形式,获取社会资本,以提高利用内部能力的机会集[17]。这种以网络形式的紧密联结关系使得研发网络节点成员可以有效获取互补资源和即时信息,有效地改善了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质量[18],从而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挖掘。表1归纳总结了中心企业研发网络构筑过程中不同类型节点的嵌入动机、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可感知创新收益。

综上所述,在企业自我中心的研发网络关系构建过程中,在以往研究强调网络关系强弱的基础上,更需要关注的网络关系中不同节点类型带来的动机、方式和可感知收益的动态性变化。在当前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企业崛起过程中,通过构建研发网络的形式来加快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必须更加关注网络节点异质性以及动态性问题。

表1 研发网络不同类型节点关系嵌入

资料来源:根据De Fuentes and Dutrénit[19](2012)的研究整合而得

1.2动态资源整合

随着企业开放式创新和动态能力观的发展,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崛起过程中高度关注回答“如何有效整合企业外部资源来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这一焦点问题[20]。由于内外部资源来源主体的知识基和技术域存在的差异,因此研发网络不同节点异质性伙伴处通过关系嵌入获取的技术知识和资源必须经过有效的整合机制才能让企业“为我所用”。因时制宜、因物而异的动态性资源整合成为企业研发过程中关系嵌入到创新能力提升关系之间重要的中介机制。

在研发网络形成的过程中,不同节点中伙伴的特性、伙伴的网络位置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1]。由于情境、动机和网络成员主体的特性不同,特别是其吸收能力和嵌入文化的不同,研发主体企业从网络节点的资源获取和整合方式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22]。企业的创新绩效提升有赖于对内外部的创新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既包括了对不同类型网络节点组织资源的高效获取,也包括了企业根据自身技术基础对可得资源进行匹配的改造和利用过程。一方面,有效的资源整合使得企业的内外部资源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被企业消化吸收,有利于不同知识基和技术域的资源作用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资源整合的过程使得企业提升其根据外部环境重构其资源基础的动态性能力[23],进而促进企业的绩效和能力提升。因此,企业通过整合外部不同类型研发伙伴的技术资源以实现创新能力提升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是自身技术积累不断加深从而实现的从简单利用式创新向复杂技术探索创新的逐步演进。

2研究设计与案例背景

2.1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纵向单案例研究的方法,即采用复制逻辑将单个企业内的不同阶段视为多案例进行分析。其优点在于:第一,单案例纵向研究在展示动态过程、网络关系构建和成员互动演化等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能通过嵌入性的案例设计和多层次的分析技术,深入揭示现象背后的逻辑关系与潜在理论[24];第二,纵向案例研究能根据案例素材分析中的涌现来识别因果关系,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25];第三,通过对案例企业近30年研发过程中关系网络嵌入、资源整合手段和创新能力的演进分析,借助丰厚的组织情境为理论逻辑的提出和验证提供坚实基础[26]。

研究选取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雁)作为案例企业的原因如下:第一,本案例企业所属的电器行业作为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的代表,其基于开发、吸收、整合和应用技术知识及资源的研发能力提升一直受到学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27]。第二,案例企业鸿雁在行业中处于领军地位,拥有浙江省省级技术中心的资质和“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在极大程度上代表了其所在行业的发展程度,具有典型代表性。第三,本案例企业发展历程近30年,在此过程中关系网络节点嵌入和资源整合手段呈现了较为显著的过渡和转变,较好地符合纵向演化案例分析所需的时间跨度和阶段划分的便利性。

在案例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采用实地访谈、现场考察、研讨会等形式获取企业一手材料,并通过企业官网信息、公开资料、相关新闻与内部资料等二手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对数据进行三角验证并建立证据链[25,26],以避免访谈过程中出现的印象管理和回溯性释义对后续研究造成偏差[28]。具体而言,本研究小组由博士生导师带队,3名博士生全程参与鸿雁的实地访谈、调研和研讨会,主要涉及总裁办主任、技术研究院院长、战略与品牌部经理、副总裁兼市场部经理等8位高管,每次研讨会时间1小时到1.5小时,并绘制了企业发展大事年表(见图1)。为方便后续访谈的不断深入,研究小组成员会及时对当日获取资料进行整理,搜寻并记录需要追踪的后续理论探索点,保证研究问题的持续聚焦[29]。

2.2案例背景

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Honyar)成立于1981年。30多年来在技术能力方面的积累积极开拓跨区域市场和探索产品创新,快速发展成为国内专业的建筑电器连接和建筑电气控制系统的集成供应商。公司已形成电工电气、水电管道、照明电器和智能电气四大产品族群。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本文将企业研发过程中的关系网络的发展历程,根据企业发展历程大事年表进行阶段划[30],识别了初创期(1981--1998)、成长期(1999-2008)和转型升级期(2009至今)三个阶段。同时,在自主创新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研究借鉴March[31]探索式和利用式的框架以及周江华等[32]的分类方法,将案例企业的资源整合活动根据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资源整合特征划分为引进利用式、追随探索式和自主探索式三类资源整合类型。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按照这三个阶段对案例进行分析。

图1 杭州鸿雁电器发展历程大事年表

3 案例分析及主要发现

3.1 初创期(1981--1998)

创建初期,鸿雁电器自身技术基比较薄弱,相比较国外电器附件产品设计水平差距很大。同时,面临当时效仿国际领先厂商的产品开始起步的珠三角产业群、长三角依托外经贸体系形成规模化的电器附件出口配套企业等行业中坚力量的激烈竞争。鸿雁电器积极与国外同行业拥有领先技术企业沟通,通过引进同行业日本、瑞士、美国等技术先进国家的设备、美三维造型设计软件和英国BS5750质量标准体系来提升企业开关电器类产品档次,采取引入利用式资源整合的手段快速进行技术学习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通过先进设备、软件、质量标准体系的引入,鸿雁快速获取和学习相似技术域和知识基的国外先进同行伙伴的技术知识。尽管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方面未实现突破,但企业高效攻克自身技术薄弱环节,在技术上与国内同行拉开了差距。

3.2 成长期(1999-2008)

成长阶段的鸿雁意识到仅仅依靠单纯的引进和利用产业伙伴现有的先进技术并不能让企业实现创新方面的长远提升,于是依托支柱电工电气产业积累的雄厚技术基础进行产学研协作形式的探索式资源整合。一方面,需要将国外引进的技术、设计理念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以使得技术更加匹配我国技术和产品特点;另一方面加强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不仅关注将资源“引进来”,更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与研发网络其他类型节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从研发网络节点嵌入的深度看,鸿雁通过与浙江创新建设能力雄厚的科研院校之间的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深度拓展。企业综合运用联合科技攻关与人才培养,共建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国家认可实验室--鸿雁浙江大学联合实验室),建立科技园区以实施科学研究与成果孵化,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以及大学、科研机构项目团队进驻企业进行专项开发、企业技术人员进入高校实地参与研发的双向互动等多种形式强强联合进行研发技术知识的追随探索,创造全新的技术能力和知识促进企业突破原有知识基,拓展研发技术深度。在网络关系嵌入广度拓展方面,鸿雁通过在科研高校成立专门性研究所专门定向培养智能领域的拔尖技术人员的方式实现产品族群多元拓展,进驻智能建筑产业蓝海。融合应用数字通讯技术、远程操作和监控技术对传统的家居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以实现住宅智能化。本阶段典型产学研成果见表2。

在此阶段,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共计产学研典型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19项以及外观设计15项,主要涉及纳米蒙脱土母料、环保型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等产品原材料以及保安单元在线测试系统、数字家庭体系等智能系统。

表2鸿雁产学研典型成果列表

研究项目合作组织项目简介创新成果 数字化知识平台浙江大学浙大电气学院掌握核心技术,并派6人博士生团队驻扎企业研发部,鸿雁则提供行业经验和技术知识,双方进行协作研发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浙江工业大学鸿雁在浙江工业大学成立专门性的研究所,培育专业拔尖技术人员,针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研发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杭州市新产品新技术一等奖 新材料--纳米有机蒙脱土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鸿雁技术需求为主导,浙大进行化学元素的证性工作,研发纳米有机蒙脱土的固相插层制备技术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杭州市新产品新技术一等奖

资料来源:作者归纳整理

3.3 转型升级期(2009至今)

依靠自身技术实力的壮大带来的号召力以及与关系网络中政府、产业伙伴、科研机构以及全民社区的良好互动,鸿雁紧抓节能、智能产业的政策利好,有效地将网络各类型节点资源有机融合实施智能LED照明改革,使得企业进入了关系网络中主导探索式资源整合的新阶段。

凭借早期在普通照明领域积累的经验以及技术国内领先的竞争优势,企业通过关系网络广度拓展实现向LED智慧照明“两步走”的华丽转型。第一步,鸿雁引入在LED的研发和生产环节具有领先优势的成熟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在台北和杭州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和合资公司。在研发合作过程中,鸿雁负责研发灯具结构、光的智慧照明应用以及品牌、销售渠道,台湾东贝负责提供LED所需芯片以及配合鸿雁的客户需求导向研发需要。两家公司积极进行频繁的沟通协作,每周固定时间采用视频会议的方式探讨各自经营状况、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及合作相关事项。接到客户订单或专项项目之后,台湾东贝专门成立的技术小组会前往杭州,在鸿雁电器的主导下进行共同研发。研发网络中的成员企业通过契约协议、社会关系等纽带联结形成的研发组织,将内外资源结合起来进行创新,技术知识和信息在组织内分享和传播。第二步,依靠政府机构和中国普天集团的强大资源优势,鸿雁电器主导推动了中国普天集团与杭州市政府合作成立中国普天智能照明研究院,进行新型灯具研究、光健康、植物组培、智能照明、智能控制、标准控制六大方向的全面研发。通过将杭州市政府囊括入鸿雁研发过程中的关系网络版图的方式,政府作为行政权力机构和关键资源平台的功能得以挖掘,在人才引进、产品示范应用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鸿雁继续提升产学研的研发网络关系嵌入深度,在科研机构协作中探索更多的研发主导权。企业主导与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关于“基于LED的植物组培光源系统”项目的合作。由鸿雁电器提供LED光源和产品,以及利用企业积累的LED核心技术定向制作适合组培植物生长波段的光源,农科院利用技术优势进行植物培养。此外,鸿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市场中的顾客需求对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分配的重要作用,通过大规模举办年度全民创意征集大赛,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品牌亲民形象的基础上,更帮助企业快速高效地获得大量贴合市场的创意。更重要的是,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科学技术局、浙江省工业设计学会、杭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以及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美院等关系网络节点组织参与到研发互动中,密切了以鸿雁为主导的自我中心网络的节点关系嵌入。

表3案例企业纵向演化表

初创期(1984--1998)成长期(1999-2008)转型升级期(2009至今) 发展领域传统领域:电工、管业技术蓝海: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新兴领域:LED智慧照明 聚焦产业电工电器、水电管道智能电气、照明电器(智能)照明电器(LED) 战略使命以质立业,成为电器附件行业内翘楚全面创新,实现多元产品线持续增长科技创新,全面实施转型升级 网络关系嵌入节点行业伙伴l 行业伙伴l 长三角知名高校+科研机构l 政府机构(紧抓利好政策趋势)l 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协作与产学研并重l 社区(全民创意征集大赛) 网络嵌入策略通过引入国外设备、软件和质量标准体系,利用现有行业伙伴能力巩固产品技术基利用原有技术基,跨越现有电工竞争边界,追随前沿科研力量探索智能领域的蓝海市场多元技术基融合,探索电气、智能、照明相融合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 资源整合类型引入利用式追随探索式主导探索式 典型事件l 引入日本三菱、瑞士等公司的模具电加工、注塑机、雕銑机等设备l 87年全面导入英国BS5750质量体系,国内最先获得ASTA生产许可证全面导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l 94年开始全面推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并在国内同行中首先通过认证l 1999年率先开发家庭信息箱,开创智能家居潮流l 2003年启动股份制改造,引领组织架构改革、国际化战略以及与外资企业战略性合作。l 参与海外展销会并购买样品产品解剖,与自己产品做对标分析,全面了解和追随国外先进技术动态。l 依托浙江大学“数字化知识平台”进行协作研发,并在浙工大成立专门性的研究所培育专业人员l 强强联合方式参与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基于LED的植物组培光源系统”l 2009年携手台湾东贝,在原先照明电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成立LED照明联合研发中心l 2012年主导推动中国普天集团与杭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中国普天智能照明研究院 创新能力提升l 攻克自身技术薄弱环节l 海外先进技术学习和同行业追赶l 业务创新:探索智能领域蓝海市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实现规模化生产,并成立杭州鸿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省首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l 专利:多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多为原材料改进创新l 资质:全国电器附件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及系列标准主要起草单位l 业务创新:智能基础上,拓展LED智慧照明l 专利:发明专利增长270%,其中自主研发的T8和T5环保节能型产品具备国际先进水平l 资质:研发项目获浙江省科学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项产品和制造技术、研发测试技术成为行业领先和国内领先,2012年度获“浙江省创新示范企业”称号

资料来源:作者归纳整理

发展至今,公司与中国普天智能照明研究院、杭州鸿雁东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项目的发明专利共计30项,由于发明专利审查周期一般在2-3年,故其中21项尚处于实质审查阶段。实用新型122项及外观专利165项皆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尤其是其自主研发的T8和T5环保节能型电子镇流器和节能灯产品,经国家住宅和居住环境工程中心的评审和专家鉴定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科技绿色环保电子产品,使该产品的技术指标和可靠性在国内同行业里遥遥领先。

3.4 全过程图景

纵观鸿雁的发展历程可知,企业构建自我中心的研发网络是一个复杂演化的动态历程,其中所涌现的不同类型节点关系嵌入带来的研发网络纵深二元拓展与资源整合手段的匹配和纵向演化见表3。

4研究结果与讨论

基于案例剖析,本研究回答了“企业如何动态地选择研发网络节点进行关系嵌入”、“对选择节点关系嵌入的广度和深度二元拓展如何影响资源整合方式”这两个关键研究问题。网络节点的技术属性与嵌入手段的动态匹配成为研发伙伴选择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机制。不同的研发协作组合都是为了确保研究效率、最大程度获取科学技术知识,并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反映出不同的知识需求。在成立初期,企业可能只是希望快速获取现有先进技术,因此网络嵌入的节点选择相似的技术基和知识基的同行业伙伴企业,通过其提供的互补资源提升知识应用水平。但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迫使企业挖掘和探索原创技术以及尖端研发项目以保持行业领先,于是高校、科研机构也纳入到企业的创新版图。通过学术协作提升创造力、整合专门的技能、集中资源等探索性知识整合行为提升知识创造能力[33],主要关系构建方式为人才联合培养、技术许可、商业化、以及研发联盟的参与等探索式资源获取和利用方式,从而促进创新水平的提升[34,35]。更高层次、更多元的信息、资源需要使得企业将关系网络嵌入的选择放眼政府和全民社区,为企业“顶天立地”夯实了基础。从鸿雁纵向发展看,研发网络关系嵌入从单一类型的产业伙伴发展到产学研、政府、全民社区互动创新并重,资源整合方式从较低层次的海外引进利用慢慢发展到追随探索直至自身实力提升而实现的领导自主探索,企业创新历程也从单一的开关电器拓展到以智能产业引领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整个研发过程中网络不同类型节点的关系嵌入,也为企业技术积累带来了研发主导权的提升,为整个研发网络构建过程中“引入利用—追随探索—主导探索”的资源整合动态过程提供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创新来源。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案例分析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关系与规律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转型经济的制度环境是企业研发网络广度和深度二元拓展过程中的重要情境因素。本研究以转型中国为背景,该制度环境下的关系嵌入使得政府成为中心企业关系更高层次关系网络构建所关注的重要对象。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市场制度体制的不完善,使得政府在资金、土地、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审批等研发关键环节中发挥着异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在制度转型期中,探索与政府构建良好关系所带来的政治资本不仅能作为一种企业的声誉资本,也能在企业—政府战略中扮演重要的社会资本[36,37]。整个研发实践过程中,鸿雁自身技术学习和能力积累动态演化促进影响力的提升,进而促进资源整合过程中企业主导权的逐步掌控。同时,鸿雁企业规模的扩大提升了企业的政治可见性(political visibility)[38],得到了浙江省政府机关的高度重视,企业借此将政府掌控的资本和政策等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能参与到更高层次的政策争取以及更多利好性优惠的政府支持,实现“企业发展—政府支持”的良性循环。

此外,无边界的研发网络成为应对技术环境动荡和提升可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39]。开放创新最大的特征就是企业外部边界的可渗透性,便于更多元的互补性研发资源渗入企业内部进行吸收再利用。同时,网络松散耦合的系统集成特性,满足了企业研发过程中动态变化的互补资产需要影响企业创新合作战略制定和对象选择的灵活性需要[40]。在研发网络广度和深度的逐步拓展深化过程中,鸿雁电器联接技术关联领域的行业伙伴和大学、科研机构,通过以渗透型创新的方式[41]将关联领域技术亲近度较高的“电工-智能-智慧照明”的创新产品族群进行拓展延伸。对于电工电气、智能控制和智慧照明产业的技术学习积累和长期跟踪,为企业横向产品线和纵向产业链的发展奠定基础。企业研发网络广度和深度二元拓展过程中步步为营,核心技术实现了升级和拓展集成,打通了电工、智能、LED智慧照明间的产业链。

5研究贡献与不足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两点。首先,本研究通过研发过程中关系网络二级节点的分类和结构分析贡献于研发协作组合(portfolio of collaborators)的多样性问题[42]相关研究。纵观以往研究,大多只考虑了网络协作关系的程度和强度,而忽略了网络节点的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的不同影响[33],且较为偏重对产业间合作(industry collaboration)以及与学术研究机构合作(academic collaboration)的单维分析。但仅从结构和关系属性出发忽略了网络的构成内容所带来的权变影响[43],协作研发所具有的双边属性(bilateral nature)所要求的对研发网络组织边界拓展所涉及的细分节点属性及其组成多样性(compositional diversity)分析尚显薄弱[44]。本研究响应了Dahlander和Gan(2010)[15]对于更加聚焦于对外部来源创新的情境与不同伙伴属性探究的号召,探讨研发网络不同节点的技术域和知识基属性的差异,更进一步考虑了政府部门这类重要的研发网络节点,关注了政策导向下企业关系网络构建及其对资源整合和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伙伴、高校和科研机构、民众社区等多方主体进行研究。其次,本研究通过聚焦研发过程中关系网络构建的动态性研究建立了整体网层面的社会网络理论与资源观理论的对话。本文通过纵向单案例情境化研究,将企业成长发展不同阶段的节点功能价值与资源整合手段相匹配,刻画了动态研发联盟构建过程中资源整合方式从“引入利用—追随探索—主导探索”的演化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企业研发网络广度和深度二元拓展的动态过程剖析,深入探讨了研究协作组合的多样性问题以及对其中的关系机制对协作效果的权变作用[16,45]。企业可以通过在研发网络关系嵌入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自身研发能力成长状况进行有效权衡和研发伙伴选择,从而实现高效的资源获取和整合。

同时,本文对技术型企业研发网络构建具有启示意义。首先,企业关于创新政策和研发网络构建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如伙伴组织不同的协作动机、嵌入方式以及可感知创新收益,在此基础上进行长期的互相强化以及长期互利。产业伙伴之间更多的是利用对方现有技术基,针对自身技术薄弱环节进行利用式的取长补短。而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则更多的是探索应用的前端领域中潜在的理论项目可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借助高校的科研人才、实验室仪器和核心技术优势,逐步从追随型探索向企业主导型探索的资源整合形式转变。其次,面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的过程中制度缺失(institutional voids)[46]的特点,企业应增强政策敏感性,重视与政府机构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以推进与政府的关系嵌入,从而争取到更多的利好政策支持。最后,在全面创新的倡导下,企业更应该重视全民社区带来的“需求驱动式”创新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从研究局限性看,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是案例研究的方法,所以在结论的可概化性存在着不足,下一步研究可以通过问卷和二手数据收集以实证的形式支撑本文结论。此外,本研究重点考察了外部关系网络主体关系嵌入对企业构建研发网络过程中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但是对于企业内部的吸收能力、外部的制度环境等潜在的影响因素并没有深入地探讨,有待于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更加系统的考察。

[1] Carnabuci G. OpertiE.Where do firms' recombinant capabilities come from?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 knowledge, and firms' ability to innovate through technological recombination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3, 34(13): 1591-1613.

[2] Cheung MS. Myers MB. Mentzer J T. The value of relational learning in global buyer‐supplier exchanges: a dyadic perspective and test of the pie‐sharing premis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32(10): 1061-1082.

[3] Leydesdorff L.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M]. Springer, 2013.

[4] Song H. Wang L. The impact of private and family firms’ relational strength on financing performance in clusters [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3, 30(3): 735-748.

[5] Chesbrough H W.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 [M]. 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3.

[6] Laursen K. Salter A. Open for innovation: the role of openness in explain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mong UK manufacturing firm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27(2): 131-150.

[7]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91(3):481-510.

[8] Owen-Smith J. Powell WW. Knowledge networks as channels and conduits: The effects of spillovers in the Boston biotechnology community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4, 15(1): 5-21.

[9] Gonzalez-Brambila C N. Veloso F M. Krackhardt, D. The impact of network embeddedness on research output [J]. Research Policy, 2013, 42(9): 1555-1567.

[10] Reagans R. McEvily B. Network structure and knowledge transfer: The effects of cohesion and range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3, 48(2): 240-267.

[11] Vasudeva G. Zaheer A. Hernandez E. The Embeddedness of Networks: Institutions, Structural Holes, and Innovativeness in the Fuel Cell Industry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3, 24(3): 645-663.

[12] 范群林, 邵云飞, 唐小我, 王剑峰. 结构嵌入性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0, 28(12): 1891-1900.

[13] 程聪, 谢洪明, 陈盈, 程宣梅.网络关系, 内外部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J]. 科研管理, 2013, 34(11): 1-8.

[14] 潘松挺, 郑亚莉.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基于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1, 29(11), 1736-1743.

[15] Dahlander L.Gann D M. How open is innovation? [J]. Research Policy, 2010, 39(6): 699-709.

[16] Dyer J H. Singh, H. 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4): 660-679.

[17] Lee C. Lee K. Pennings, J. M. Internal capabilities, external networks, and performance: a study on technology‐based ventur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6-7): 615-640.

[18] Coleman J S.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19] De Fuentes C.Dutrénit G. Best channels of academia–industry interaction for long-term benefit[J]. Research Policy, 2012, 41(9): 1666-1682.

[20] 陆亚东, 孙金云.中国企业成长战略新视角: 复合基础观的概念, 内涵与方法[J]. 管理世界, 2013, (10): 106-117.

[21] Lavie D. Rosenkopf L. Balancin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alliance form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49(4): 797-818.

[22] Mowery D C. Sampat B N. Universities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M].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2005: 209-239.

[23] Wang C L. Ahmed P K.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7, 9(1):31-51.

[24] Yin R. Case Study Research: Decision and Methods (2nd ed.) [M]. Newburry Park, CA. Sag Publications. 1994.

[25] Eisenhardt K M.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4): 532-550.

[26] Rousseau DM. Fried Y.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contextualizing organizational research[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1, 22(1): 1-13.

[27] Tsai W.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 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44(5): 996-1004.

[28] Eisenhardt K M. Graebner M E. Theory building from ca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50(1): 25-32.

[29] Mintzberg H An emerging strategy of" direct" research[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79, 24(4), 582-589.

[30] Garud R. Kumaraswamy A. Changing competitive dynamics in network industries: An exploration of Sun Microsystems' open systems strateg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5): 351-369.

[31] 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1): 71-87.

[32] 周江华, 刘宏程, 仝允桓.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路径分析[J]. 科研管理, 2013, 34(6): 58-67.

[33] Lavie D. Drori I. Collaborating for knowledge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case of nanotechnology research program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2, 23(3): 704-724.

[34] Perkmann M.Walsh K.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 and open innovation: Towards a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7, 9(4): 259-280.

[35] Schartinger D.Rammer C.Fischer M M. Fröhlich J. Knowledge interaction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 in Austria: sectoral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 303-328.

[36] Lazzarini S G. Strategizing by the government: Can industrial policy create firm‐level competitive advantag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3, DOI: 10.1002/smj.2204.

[37] Sakakibara M. Formation of R&D consortia: Industry and company effect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11): 1033-1050.

[38] Gulati, R. Network location and learning: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firm capabilities on alliance form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5): 397-420.

[39] Osborn R N. Hagedoorn J.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alliances and network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40(2): 261-278.

[40] Belderbos R.Carree M. Lokshin B. Cooperative R&D and firm performance[J]. Research Policy, 2004, 33:1477-1492.

[41] 韵江, 刘立.创新变迁与能力演化: 企业自主创新战略——以中国路明集团为案例[J]. 管理世界, 2007, (12): 115-130.

[42] Hoffmann W H.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a portfolio of allia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8): 827-856.

[43] Phelps C C. A longitudin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alliance network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n firm exploratory innov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53(4):890-913.

[44] Cowan R. Jonard N. Zimmermann J. Bilater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innovation network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7,53(7): 1051-1067.

[45] Madhok A. Tallman SB. Resources, transactions and rents: managing value through interfirm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8, 9(3): 326-339.

[46] Khanna T. Palepu K. Why focused strategies may be wrong for emerging market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7, 75(4): 41-48.

The Ambidexterity of R&D Network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and Firm Innovation Capability: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PAN Qiu-yue, WEI Jiang, HUANG Xue

(School of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open innovation and transitional economy, the influence of multi-level R&D network’s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on a firm’s innovation capability has been a hot topic for both academic researchers and business practitioners. Although previous studies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relational emeddedness of R&D network, there still exists several theoretical gaps. Firstly, the heterogeneity of different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is underestimated. Secondly, extant relational dimension focuses on secondary data and questionnaire. However, there are a few in-depth case studies at the whole-network level. Thirdly, little insights are discovered about how R&D networking evolves with the ambidexterity of breadth and depth, and be integrated into a firm’s resource integration mechanism. For the importance of this research topic, relational spillover during the embeddedness process acts as a crucial access for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 exchange, which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a firm’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us, the research question of “How does the fit between R&D network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affect a firm’s innovation capability?” deserv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To fill the research gap, we combine resource-based view and social network theory, and conduct the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of Honyar to build an integrat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R&D network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 Resources Integration-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ambidexterity of R&D network breadth and depth continues to expand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In addi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modes vary with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 nodes, thus enhancing a firm’s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is case study has many findings. Firstly, the dynamic fit of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network nodes and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has become the key enabler of R&D partnership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improvement. Secondly, the contextualization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n transitional countries calls for academic attention during the ambidexterity of network boundary spanning. Thirdly, R&D networking is important for coping with technological uncertainty and improving sustainable innovation capability. More importantly, interesting issues, such as business-government strategy in transitional China and penetrating innovation strategy during diversification, emerge in the case analysis.

Further, this paper provides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to innovation collaborators portfolio and strategic dialogue bridging resource-based view and social network theory. For practical implications,R&D partnership should consider comprehensive factors like collaboration motivations, mutual reinforcement, and long-term reciprocity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Furthermore, firms should strengthen the policy sensitivity considering institutional voids during social transition, and emphasize the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within government for favorable policy. Finally, limit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

R&D network;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resource integration; innovation capability

中文编辑:杜 健;英文编辑:Charlie C. Chen

F270

A

1004-6062(2016)01-0019-07

10.13587/j.cnki.jieem.2016.01.003

2014-12-03

2015-06-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71132007)

潘秋玥(1989—),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创新战略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鸿雁资源整合节点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鸿雁飞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雄鸡和鸿雁
雄鸡和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