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提升途径
2016-06-05陈杨
■陈杨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提升途径
■陈杨
本文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及贸易地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测度了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自由化程度和竞争地位,同时,基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存在国际竞争力薄弱等不足,本文就有效的提升途径提出了建议。
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竞争力;提升途径
陈杨,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对外贸易。(辽宁大连116025)
一、引言
金融服务贸易是指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或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金融服务的交易活动和交易过程。根据WTO相关条款,金融服务贸易是商业性的金融服务活动,它排除所有基于公共利益的政府行为,且不管行为主体是国有的或私营的实体;服务的内涵涵盖银行、保险、证券、金融信息等领域;其提供方式可以分为跨境提供、国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随着世界各国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增长速度已赶超货物贸易。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已将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培养作为其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特别是包括金融服务贸易在内的新兴服务贸易,其技术知识密集的特点,使其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放开后,中国金融在国内的发展以及在国际的地位都发生了改变,金融服务贸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国际地位的研究,可以为中国金融业发展政策与中国服务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基于此,本文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贸易开放度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度。此外,基于本文研究发现的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对如何有效发展和改善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给出了一些建议。
二、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一)金融服务贸易进口增速放缓,出口保持高速增长,逆差开始改善
图1所示为2005年至2014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及差额的变动情况。从图中趋势线可以看出,除了在2011年下降了一定水平外,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基本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
首先从进出口规模来看,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口额一直大于出口额,使得中国服务贸易在金融领域一直呈现着长年逆差的状态,只有在2011年出现顺差现象。具体地,自2006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逆差值达到最大为74604万美元后,一直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并在2011年首次实现10252万美元的顺差,但顺差状态仅持续一年,2012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又开始逆差,并呈现逆差扩大的趋势,但随着出口的增长,逆差值也开始缩小,逐渐得到改善。
其次从进出口增长速度来看,首先,2005~2010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经历了一个先平稳增长后高速增长的过程,而进口增长速度则较为复杂,其整体的增长速度与出口相似,但在2006年存在从急剧上升到急剧下降的过程。其次,在2011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同时下降,并在2012年同时恢复增长趋势,但很显然在这过程中,进口的年度变化率比出口更加明显和剧烈。最后,2012~2014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一直处于平稳增长的状态,与此同时,进口额也同样处于增长趋势,但其增长速度呈现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这就造成2012~2014年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逆差规模先扩大后缩小的现象,2014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逆差值缩小到40900万美元。
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还较弱,由于中国金融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时间较短,其服务和竞争意识还不能与大型跨国银行相比,并且目前中国金融机构所承接的业务大多属于低端产品,附价值含量较低,同时,作为新兴国家,中国对于高端金融服务产品及业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在国内机构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只能选择进口,这就造成了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口额要远大于出口额。
因此,虽然近年来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但随着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进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出口增长速度已渐渐赶超进口的增长速度,贸易逆差的状态有逐渐改善的趋势,但金融服务贸易的逆差缺口过大对中国金融业及其他相关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图1 2005~2014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趋势图(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由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得到。
(二)金融服务贸易总额和地位不断提升,但所占比重偏小,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整理并计算了1998~2014年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总额以及其占中国服务贸易与总体贸易的比重,如表1所示。
首先,从贸易总额的变化情况来看,虽然存在波动,但总体来讲,中国金融服务贸易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特别是依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中国金融服务贸易总额更是急剧增长,2009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并在2010年达到27亿美元。2011年贸易总额迅速下降,但之后又恢复增长,并分别在2012~2014年突破30亿、60亿、90亿美元的大关。而从贸易总额的增长率变化来看,中国金融市场还非常不稳定,贸易总额的波动过于剧烈,上浮率最大可达240.29%,下浮率最大也达到-41.28%。
其次,从贸易地位的变化情况来看,金融服务贸易在中国贸易所占比重也在逐渐增大,其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具体地,金融服务贸易占中国服务贸易的比重从1998年的0.359%上升到2014年的1.650%,比重增大了4.6倍。但在这过程中,金融服务贸易比重并不是一直增长,1998~2009年间处在不断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波动阶段,除了在2006年达到0.538%,一直没有超过0.5%;2010年后,金融服务贸易占比的上升速度不断增大,仅在2011年有显著下降,但在2012年迅速恢复并超过2010年水平,2013年的金融服务贸易占比相比2012年增长了58.8%,2014年又有了进一步增长,首次超过1.5%。金融服务贸易占总体贸易的比重变化趋势与上述占服务贸易比重变化基本重合,其2014年比重为0.197%,是1998年的3.9倍,同样,其在2009年之前一直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并在2010年上升为2009年的2倍,2011年出现明显下降后在2012年迅速恢复并超过2010年水平,并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
表1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总额及占贸易比重
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总额、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大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金融服务贸易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中,同时随着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在中国贸易中的地位提升速度也会不断上升。但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即虽然金融服务贸易的地位不断提升,但其所占比重一直很小,其占服务贸易和总体贸易的比重于2014年达到最大,分别为1.65%和0.197%,这表明无论是在绝对值和相对比值方面,金融服务贸易和金融业的发展对贸易发展的影响并不大,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三、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和竞争力指数分析
(一)金融贸易开放度(FOI)
本文使用金融贸易开放度,即金融服务贸易总额占GDP比重,来测度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Xit和Mit分别为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和进口额,GDPit则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很显然,FOI的水平越高,表明中国金融服务对国际市场的开放程度越大,即自由化程度越高。
表2第(2)列显示了本文计算的1998~2014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从表中可以看出,2011年之前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一直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并且除了在2006年和2010年达到0.038%和0.045%的历史新高后迅速下降时的波动率较大外,其波动一直较为稳定。2011年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开放度开始以每年提高大约0.025%的速度持续走高,2013年首次超过0.05%,2014年达到最高0.091%,但在2014年其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增长幅度仅为0.019%。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TC)
为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本文计算了1998~2014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其含义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同样,Xit和Mit分别为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和进口额。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1之间。如果TC>0,表示该国该种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贸易竞争优势数值越大,优势越大;如果TC<0,则表示该国是该产品的净进口国,该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处于竞争劣势。具体地,TC指数值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越接近1则表示竞争力越大;越接近0则表示竞争力越接近平均水平;指数值越接近-1就表示竞争力越薄弱;指数值等于-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
表2第(3)列显示为1998~2014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TC指数值,总体来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TC指数不容乐观,大多数情况下呈现小于0的状态,仅在1999年、2001年和2011年出现大于0,即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的情况,但是在1999年达到的最大值只有0.294,表明即使1999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处于竞争优势地位,此时竞争力也相对微弱。从1998~2014年的TC指数变化情况来看,其变化趋势大致也已分为3个阶段:首先从1998~2006年,TC指数一直处于不断上下的剧烈波动状态,并在2006年达到历史最低为-0.719,说明在这段时间内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并不稳定;其次2006~2011年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TC指数不断上升,并在2011年再次超过0而获得竞争优势地位;最后2011~2014年,TC指数开始下降重新跌回负数值,竞争力开始变得更加薄弱,但在2014年这种趋势开始缓和,并且波动幅度也变小,表明虽然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还处于竞争劣势,但已经开始有改善迹象,并且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稳定性有所增强。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RCA)于1965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测算部分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时首次采用,其通过某一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优势。本文沿用其计算方法,以此来测度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Xij表示中国金融服务商品的出口值(Xij>0);Xit表示中国所有商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出口值;Xwj表示世界金融服务商品的出口总值;Xwt表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总值。
本文则通过RCA指数进行判断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或比较优势:如果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中国金融服务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介于2.5~1.25之间,表明中国金融服务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介于1.25~0.8之间,则认为中国金融服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RCA小于0.8,则表明中国金融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表2第(4)列则显示了2005~2014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RCA指数①UNCTAD数据库2004年之前的数据与之后数据统计口径不同,遂不予采用。。首先,从RCA指数的绝对数值来看,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RCA指数一直小于0.3,相对于标准界点距离很远,说明中国金融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其次,从RCA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2014年的RCA指数为0.285,较2005年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除了2011年有所下降外,基本上一直呈现着持续走高的趋势。这表明尽管中国金融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偶有波动,但其一直保持持续改善的趋势;但RCA指数数值一直很小,表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表2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指数
四、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提升途径
(一)协调各产业支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
金融服务贸易的基础是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从世界贸易的角度来看,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货物贸易,特别是金融服务等新型服务领域,更是各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因此中国也应该顺应国际潮流,紧抓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而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各产业的相互支持和协调,随着各产业的蓬勃发展,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其他产业的支持。国际进出口贸易中的款项结算、支付以及运输投保环节都属于金融服务领域,而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世界货物贸易大国,应该充分发挥其在贸易中的优势地位,为中国的金融服务输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保险及银行业务等金融服务业务的需求,因此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业也是发展服务业的有效手段。此外,金融服务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网络和通讯设备的辅助作用,应大力发展电子通信服务业,提高其运作效率,从而促进金融服务业的更好发展。总之,应充分协调各产业的发展,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促进金融服务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良性互动,以实现金融服务业和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
(二)注重金融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金融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金融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金融人才,因此应注重培养实践经验与专业理论并存、精于创新、熟悉外语的综合素质较高的金融人才。首先,对于高校人才的教育,应立足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金融人才,根据社会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的实际需求调节课程设置,注重金融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与交叉;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优良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的营造,为未来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同时注重不同层次的金融人才培养,加强对金融业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开展金融服务贸易相关职业培训;吸收有国外经验的华人和聘请发达国家有先进经验的员工和人才,以传授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论知识;金融机构和金融企业也应该注意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归属感与参与感,以更好地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总之,全球经济条件下金融服务业的竞争基础就在于金融人才,加强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金融服务贸易开放
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鼓励中国金融机构对外发展,逐渐实现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和选择。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与金融业的自由化有着密切联系,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迅速发展,需要资本账户的自由化,但目前中国的资本管制还存在。中国加入WTO的条件之一就是最终实现金融业的开放,而目前中国也在积极实现这个承诺,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自贸区扩建政策也进一步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但金融自由化并不能一蹴而就,在未来很长一点时间内,政府应制订长远计划,逐步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并积极拓展金融服务贸易的新领域,提高现有业务的效率,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业务,金融机构应注重金融产品的创新,向国际化标准靠拢,培养长远视野和对长远利益的洞察力,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总之,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应循序渐进,充分利用自贸区的建立为金融自由化奠定基础,放眼世界,立足于长远目标,逐步实现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以及金融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
(四)标准化数据统计工作,为政策制定做数据支撑
中国现在采用的BOP统计数据本身还存在诸多不足,统计口径的不一致,会导致数据分析的混乱,与国际数据的不接轨也会造成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地位计算的复杂和失误,因此需要针对漏洞,抓紧完善现有统计方法,建立能够与国际标准相匹配的跨国金融服务贸易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这种方法在符合国际标准的同时也应符合中国国情。这个方面,中国政府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美国服务贸易数据统计始于1982年,现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统计体系,而2006年中国长期缺乏的服务贸易统计才开始筹建,2007年初步建立服务贸易统计框架,从总体情况来看,中国的服务贸易统计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总之,中国的服务贸易统计建立时间不长,统计指标和调查方法还不够匹配,分工也不够协调,但鉴于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在争取国家利益方面的重要性,中国政府应尽快将金融服务贸易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工作标准化,为中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学术部门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准确信息和依据。
(五)加强对金融服务贸易的监管,防范和控制风险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各金融机构的界限不再清晰,分业经营模式逐渐向混业模式转换使得监管难度增大。因此,需要逐渐完善对中国金融业的监管制度,与国际监管标准体系接轨的同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准则,建立和完善中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监管主体之间合作相互协调和支持,建立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实现市场约束与社会各界的双重监督;同时,促进金融机构内部监管体制的改革,建立健全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电子化信息网络监管系统;将监管指标及风险指标量化处理和标准化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和可操作性;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防范和控制系统,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来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同时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惩治力度,保证金融市场的安全性。
五、结论
立足于近年来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本文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发展现状及贸易地位的变化进行了描述分析,并分别使用金融贸易开放度、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金融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尽管近年来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口额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出口保持高速增长,逆差开始有所改善,金融服务贸易的总额和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但中国金融市场很不稳定,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仍然较低,国际竞争力还很薄弱。基于此,就如何有效改善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现状,本文认为应该促进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注重金融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和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将金融数据统计指标标准化,完善BOP统计方法;加强对金融服务贸易的监管力度,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1]殷凤.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测度及其稳定性分析[J].财贸经济,2010,(6).
[2]王丽荣等.基于VAR模型的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问题,2016,(7).
[3]边昌,熊正德,陈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07,(11).
[4]陈苡.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优化路径[J].价格月刊,2015,(6).
[5]卫昕.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比较[J].金融视线,2015,(6).
[6]吴雪亮.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D].武汉大学,2005.
[7]杨杰.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
[8]于志坚.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北方经贸,2015,(5).
F830
A
1006-169X(2016)11-0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