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与变,突出梨园戏的剧种个性
2016-06-04郑红燕
【摘 要】梨园戏是闽南人民八百年来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于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成熟的剧种,它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势必要以“变”来持续激活自身的生命力,并在“变”中强化其“承”的部分。增强梨园戏自身特色的同时体现其现代性的一面,是“突出剧种特性”的含义所在。
【关键词】梨园戏;剧种性;御碑亭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53-01
梨园戏是“宋南文化遗响”,蕴含着众多的古文化元素,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痕迹。梨园戏需要传承的还有泉腔和闽南语的唱白,泉腔是梨园三大流派融合成梨园戏的根本,是梨园戏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语言特色成就了剧种的特殊性,梨园戏是看的艺术,也是听的艺术,只有地道的闽南方言才能传达出其特色,语言是地方文化的结晶,不单是音调和腔调,还有地方俚语和俗语,都体现出了闽南地区的特色,表现了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的劳作经验、日常生活和人生哲学,这是梨园戏区应持续传承下去的。还要传承其核心的表演程式和剧目,这是剧种的标志。王评章先生说,戏曲的发展要坚持“‘程式的艺术的基本立场”①,程式是通过把类似的情绪表达、心理特征等凝练、概括而来的,一定程度上具有超越时代特征的普适性,同时也体现了剧种的个性特征。梨园戏的表演程式古朴独特、生动优美,有一套世代相传的程式规范,俗称“十八步科母”。
如果“承”是梨园戏突出剧种特性的基础,在这基础上的“变”则是突出剧种特性的手段。“变”应和当下的时代氛围和精神相适应,戏曲是人的艺术,作为古老的艺术,梨园戏是在时代洪流中不断吸取时代特色而逐渐完善的。传统不是“包袱”,当代艺术也不是糟粕,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增加其特色。福建省二十六届戏剧汇演期间上演的梨园戏《御碑亭》是传统与当代结合的成功典范。《御碑亭》出自《今古奇观》,是被多个剧种搬演的传统剧目,以京剧较为人熟知。梨园戏《御碑亭》是秉承小梨园流派风格的剧目,在情节上做了重大的改变,结局由传统剧情的“团圆”走向“分裂”,而且是女方主动的“妻休王有道”,这种改变对于经典剧目来说可谓是让观众眼前一亮、心中一惊,传统女性在家庭关系中的“被动接受”地位被颠覆,改写成具有独立思想的新时代女性形象,这种改写从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体现了新一代剧作家的思想进步,无疑更能被广大的观众接受。摈弃传统纲常中对女性守妇道的刻板刻画而弱化其作为人和女人的心理特征,转而关注女性在两性和婚姻关系中的主动性,大胆地展现妻子孟月华对丈夫的情感需求,把在完全陌生而暧昧的环境下对一名男子的悸动和身为人妻的责任感之间的矛盾表现出来,面对丈夫的怀疑能以“生而为人”的尊严拒绝被物化和轻视,主动对自己的人生做出积极的选择。这样的“变”与其说是情节上的改变,不如说是新的时代精神和传统戏曲艺术的完美融合。在舞美上,加入现代技术,比如孟月华和柳生春在御碑亭内的雨戏,传统的表演方式是用乐器和演员的肢体语言表现的,这里运用了声效,更加逼真。亭中的空间是运用光影把空间分成独立但不隔离的两块,延续了梨园戏舞台视野开阔的特点,虚实相间的光影营造出的分明空间感与演员的表演形成的空间完美融合在一起。但梨园戏并没有因为这些变化而失去传统和独特的韵味。首先,梨园戏的经典程式“手舞”将孟月华和柳生春的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梨园戏贯有的细腻优美;其二延续了梨园戏一贯的极简风,全剧只有三个主要人物,关系明了,人物性格简单但不单薄。舞台上,用一条长椅隔断了时间,家和御碑亭的场所流畅转换,配合光影隔断亭中空间,把拥挤但不暧昧的氛围展现得恰到好处。梨园戏《御碑亭》是80后年轻编剧张婧婧根据观看京剧《御碑亭》有感而改编的,她最初的想法是让“孟月华更丰满更立体”②,用现代的思维来改写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以贴合当下的时代精神,王仁杰称赞她“对梨园戏剧种风格,也是理解和掌握的”③。因为她不仅深谙梨园戏剧种特性、秉承传统、具有浓厚的“梨园味”,而且运用现代思维,加上曾静萍等三位资深梨园老艺人对这出戏的诠释,可不是传统与当代的完美配合吗?“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对于戏曲艺术也是这样的,但“这时代”的戏曲发展要以“上个时代”的艺术积淀为基础,在漫长的时代洪流中缓缓前进,并裹挟着每个时代的沙砾来成就自身的面貌,一点一滴方成形状,而这形状不是一成不变的,毕竟她和时代还要一起向前,继续增加和改变,但其内核即剧种个性、特征却一直存在着,因每个时代“沙砾”的增加而更加坚固、更加突出。
注释:
①王评章.戏曲性、剧种性与文学性、戏剧性的融合[J].福建艺术,2008,(01):29.
②张婧婧.吁嗟一女子,方寸有天知[J].福建艺术,2013,(06):67.
③王仁杰.编剧无难事,只怕有心人[J].福建艺术,2013,(06):66.
作者简介:
郑红燕(1994-),女,国立华侨大学文学院本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