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梨园戏之初体验
2015-04-15晓溪
晓溪
对赴泉州观梨园戏神往已久,今年终于得以成行。此前我从未看过一场演出或者一段视频,对它的视觉感受几乎为零,因此感到困惑的和好奇的问题还真不少,比如是否能从梨园戏中看到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梨园戏本身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演变成今日的模样?我决定这次不做预习,用真正的第一感觉去感受,以便表达出最直观的印象。
若以第一印象来说,梨园戏的程式必然是最有冲击力的,梨园戏的程式,即科步,较好地保存了严格的规范,自成体系,大体来说皆不离“十八步科母”。难能可贵的是,至今仍能追根溯源这些动作的由来。比如这次演出的小梨园戏《高文举》的“过温府”一折里,高文举和侍从以模拟“十八罗汉”的各种姿态来表现人物的疾行,虽是打马而归,但人物并无马鞭在手,原因就在于小梨园模拟傀儡戏,而傀儡戏中完全可让傀儡骑“马”,所以不像京昆中运用马鞭来表现。
梨园戏的说法其实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有的。现在所称的梨园戏包含三个流派:从浙江南戏发展过来的上路流派,贵族府邸小七子班而来的小梨园,以及土生土长的下南流派,三路流派的戏文除个别以外,几乎不同,各自都恪守着自身的特色。外来的上路和小梨园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演化,改造了原有的声腔和戏文,融入了当地风貌和表达,而本地下南流派展示出的世俗民情尤其突出,像折子戏《刘永·义童算粿账》五十分钟嘴白戏,所言皆是感性而精确的日常细节,充满泉州生活的质感。
形式之感之后,看戏几天我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困惑,来自服饰:时有时无的水袖——依据梨园戏对手和臂动作的强调,水袖就像是奇怪的存在;忽长忽短的褂子——有短褂也有褶子;装扮上也很不一致。梨园戏剧团的编剧谢子丑先生证实这种装扮上的矛盾的存在。由于历史和时代等主客观原因,梨园戏曾受到过京、昆、越等剧种的影响,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被京昆风引领;八十年代则被越剧风引领,比如至今有些戏下乡,当地百姓还只认越剧打扮。谢子丑说,最有代表性的梨园戏传统装扮,其实是《陈三五娘》中五娘清代式样的发髻,短褂子加长裙的装扮。目前在服饰不影响表演的情况下,还是保留原来的水袖之类的变异,但他们也在逐渐地尽可能地恢复传统。
最后说说新编戏《皂隶与女贼》,这是这次梨园戏之旅的第一个戏。以一个新编戏开头,听起来似乎是有点跳跃,然而却又在情理之中。当年也是王仁杰编剧、曾静萍和龚万里主演的《董生与李氏》启蒙了这一代异乡戏迷对梨园戏的向往和喜爱。观《皂隶与女贼》,曾静萍、龚万里两位表演艺术家个性化的表达和精湛的技艺将梨园戏特有的程式运用得贴切、不落痕迹,梨园戏剧种在表演上的美感得到了强调。让我直观体会“返本开新”的创作理念——现代性的主题小心翼翼地包裹在古典的外衣之中,给予表演自如和充分的展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