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园戏的时尚化出路

2008-05-14杨时旸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28期
关键词:汉唐南音乐府

杨时旸

800年历史的福建梨园戏已落寞,经台湾民间剧团以时尚包装后,却红遍岛内

梨园戏,这个发源于福建泉州,达800年历史的中国最古老的戏种,因为一直保持着古腔古韵而被看作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这个原本小众的戏种20多年前被台湾一个名为“汉唐乐府”的剧社进行了时尚化包装,它抽离出梨园戏的舞蹈动作配以一直盛行闽南的南音音乐,竟然风行一时,获奖频频。如今的名气,与台湾另一个著名现代舞民间剧社“云门舞集”不相上下。

“汉唐乐府”成立于1983年的台湾,最初以发扬南音为主。南音也称南管,源于汉唐时期,盛行于闽南地区。汉代《相和歌》中记载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演唱形式即对于南音的描写。这种吸收了南戏、昆腔、弋阳腔的雅韵,融闽南民间音乐为一体的音乐形式在明末清初时传入台湾,逐渐成为闽南人的乡音。

“汉唐乐府”成立之初,只有创办者陈美娥一人,有评论笑称她是“校长兼打钟”。最初,由于南音这种音乐形式过于古雅,很难被市场所接受,陈美娥一直苦苦支撑。80年代中后期,陈美娥到福建取经,偶然发现发源于泉州的梨园戏,她觉得或许找到了一条让南音起死回生的路径。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要让南音动起来。”

直到现在,泉州仍有一处“七子墓”,是为纪念当时出海演出而不幸遭遇风浪的梨园戏艺人所建。所谓“七子”是梨园戏独有的名词,梨园戏份为“七子班”“上路”和“下南”三个班底。“七子班”由7位12岁以下少年组成的戏班,每人分别主修一个行当,但演出时通常需要一人串演几个人物,所演剧目以才子佳人为主,表演程式规范,训练十分严谨。待超过12岁,“七子班”中的成员就要分别流向“上路”或者“下南”。“上路”主要演出一些家庭伦理的剧目,生活化较强;“下南”的剧目主要涉及忠孝节义,气魄庞大。

梨园戏演员的动作十分讲究“进三步退三步”的规范,而且从古至今,在演出时,梨园戏通常都会有一个“勾栏”围在舞台周围,这样也要求演员只能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表现自我。

梨园戏中的动作按照术语叫做“十八步科母”,是指戏中大致分成的十八种动作规范,例如,表现上楼称为“上楼科”,表现哭泣称为“揉目科”。

台湾“汉唐乐府”正是看中梨园戏中的这些舞蹈动作,也因为它几百年后依然保留了相当传统的范式。坊间传说梨园戏“七子班”的表演可以在三块门板上进行。“福建的门板是可以拆下来的,然后拼在一起,演员就可以在这么小的空间里演出。”福建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说,这个剧团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梨园戏剧团。

除了动作保持着当年的规范之外,梨园戏的演员的手势甚至可以从敦煌壁画上找到出处。“我们的演员手势是螃蟹手、姜母手,有的手势是敦煌壁画中佛教的手势。”曾静萍说,梨园戏里所用的琵琶是横抱的。“只有梨园戏这一个戏种是横抱琵琶,也和敦煌壁画中的一样。”

梨园戏还有一个独有的乐器——压脚鼓。这是类似于交响乐团中定音鼓的角色,演奏时乐手需要把一只脚放在鼓面上,利用音色,节奏快慢等变化引导乐队和表现演员心理情绪的转变。

因为梨园戏属于曲牌体,也就是说无论初学者或名角,都要严格按照曲牌名称所形成的规定音调去演唱,因此并不像京剧那样有许多的流派产生。

“汉唐乐府”挑选出舞蹈演员专程到福建学习梨园戏的各个动作,并以舞蹈演员的理解方式加以演绎。配合南音乐队一起登台演出,同时邀请了叶锦添进行服装和舞美的设计包装。这种混杂了中国唐朝古典意境的丝竹和舞蹈,又有了西式包裹下的神秘意象。

“汉唐乐府”所做剧目大多为《韩熙载夜宴图》之类具有典型古典情趣的主题,在时尚化的包装下,很容易俘获人心,在欧美屡屡获得舞蹈奖项。

在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看来,“汉唐乐府”的成功是因为“聪明”。“他们只做南音不行,只做梨园戏也不行,于是把两者吸引人的地方放到一起,再加上唯美的包装。”曾静萍说,“开始这样做,人们会觉得新鲜,但是他们缺乏南音和梨园戏的底子,时间长了就会觉得缺少什么东西了。”

现在,“汉唐乐府”仍在世界各地演出,西化包装加中式内容的表演广受欢迎。作为“汉唐乐府”宗源的梨园戏却仍然作为一个偏僻的戏种默默生存在福建一角,难以逃脱落寞的命运。

猜你喜欢

汉唐南音乐府
苏统谋与南音(十三)
传唱不衰的千年雅乐
乐府—清平调之二
FATE, PLAY, LOVE
小论“古典”两派
从先荀后孟之说看汉唐荀孟关系以及荀子在儒学中的地位
汉武帝立乐府之辨
论吴国伦的乐府诗创作
近25年来的南音研究及其展望
汉代乐府咏史诗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