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文化的现代化传承
——以梨园戏为例

2021-12-02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闽南戏曲形式

李 杨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福州 350100)

梨园戏作为闽南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闽南地区自宋元时期开始形成和沉淀的重要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梨园戏以其古老的形式和深厚的闽南文化底蕴而夺得“活化石”的美誉。然而,在现代化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梨园戏的传承和发展变得愈加困难。一方面,艺人、剧团的减少使得梨园戏的曲目更新滞后,无法在曲目上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快节奏的城市发展形态使得人们在戏曲审美方面的兴趣和意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愿意投入一定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欣赏梨园戏的人越来越少。面对这些现实性的问题,梨园戏的现代化传承要在遵循文化艺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现代化闽南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子,在大众化的发展中凸显梨园戏的独特艺术魅力。

一、梨园戏的文化独特性分析

梨园戏最早起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地区,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梨园戏以其独特的闽南唱腔和丰富的曲目情节而在泉州、漳州、厦门,乃至广东潮汕、港澳台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虽然时过境迁,以表演梨园戏而著称的艺人越来越少,剧目越来越古老,但其在闽南地区的文化影响力仍然很大。从现代化的视角来看,梨园戏的文化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曲目经典

虽然经历了八百多年的历史,但梨园戏至今仍保留有不少南戏曲目和音乐,而这些经典的曲目是现代人感受闽南传统文化、体验闽南风俗民情的重要方式。在曲目方面,“上路”戏系保留的经典曲目有《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等,“下南”戏系保留的经典曲目有《范睢》《梁灏》《郑元和》。虽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部分曲目出现了局部丢失的情况,但这些现存的曲目内容能够很好地展示梨园戏作为闽南文化形式所具有的辉煌历史和光鲜文化。

(二)形式古朴鲜活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梨园戏植根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因而吸收和保留了民间艺术所具有的古朴鲜活的艺术特性。梨园戏的曲目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古典戏曲中的诸多文学元素及演出形态,并吸收了不同历史时期闽南民俗文化的先进元素,从而呈现出了古朴却又鲜活的特点。以梨园戏上路“棚头戏”中的代表曲目《朱买臣》为例,虽然该曲目仅剩下“介绍”“逼写”“训董”“扫街”“托张公”“说合”这六出,在情节上出现了断裂,但这种略显“残缺”的戏曲表演却凸显了曲目的古朴,而现代人能够根据剧目原有的脚本进行残缺性的表演,也恰恰表现了梨园戏的鲜活性质。正是这种古朴鲜活的形式,使梨园戏能够成为闽南文化现代化传承中的代表。

(三)演出中规中矩

与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不同,梨园戏在表演方面具有较为完整、规范的演出规范,这使得曲目的表演更加完整、细腻。例如,梨园戏有一套极其独特、严谨的基本程式(称为“十八步科母”),要求演员的手、眼、身、步等部位的动作要符合表演中所说的举手到目眉、分手到肚脐、拱手到下颏的表演规范,而这些关于表演的规范恰恰是决定演员表演功底、强化观众戏曲观看体验的细节所在。这种中规中矩的表演所展现的是梨园戏作为一种戏曲形式所具有的规则和法度,而这也是梨园戏能够经历八百年沧桑而继续传承发展的要义所在。

二、梨园戏现代化传承中遇到的困难

作为一种古老的闽南文化艺术形式,梨园戏具有的文化独特性为其自然传承创造了良好的内在艺术条件。然而,在当前文化艺术趋于融合化、多元化发展的情况下,梨园戏的传承却面临了诸多现代化的困境。如何在现代化的文化环境下保护好、传承好闽南文化中的这一“活化石”是值得每位文化艺人思考的问题。综合来看,梨园戏现代化传承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观众日益减少

观众日益减少是梨园戏现代化传承中面临的最大问题。造成观众日益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以网络为载体、娱乐性内容为主题的文化发展格局,使得传统戏曲节目很难满足大众化的文化娱乐需求,愿意观看梨园戏的观众越来越少。其二,梨园戏固有的表演形式导致其很难在城市剧场中的舞台中全面展示出来,借助城市剧场进行集中性表演的机会和资源相对比较缺乏,难以在城市化的环境下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戏曲传承力量分散

梨园戏中的传承力量分散主要体现在懂梨园戏、会梨园戏和愿意学梨园戏的人在地理位置分布方面的分散。虽然近年来以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为主导的梨园戏传承组织不断加大戏曲传承力量的吸收和培养,但由于资金、教师等资源方面的缺乏,在充实传承力量方面的效果欠佳。虽然通过网络了解梨园戏的艺术爱好者比较多,但网络平台中梨园戏学习资源的分散性使得这部分观众很难接触到、掌握到真正的梨园戏。

(三)表演曲目相对陈旧

目前,面向观众表演的梨园戏在曲目上更多以古老的经典曲目为主,虽然这类曲目在观众群体中有较深的思想、文化影响力,却无法适应观众动态化的艺术审美变化。并且,受传承力量分散、有限等因素的限制,在现代化曲目的创作方面缺乏足够的能力,导致表演的曲目过于陈旧,一些观众反映的热点曲目编排建议无法得到合理利用。

三、推动梨园戏传承发展的具体策略

梨园戏传承发展是古老艺术形式在现代文化艺术环境中的保护与传承,其既要尊重和保护古老艺术形式的内涵和形式,也要考虑现代化的艺术审美情趣。而面对这种古老与现代、重古与尚新并重的情况,梨园戏的传承发展更多地需要从传承方式的创新方面着手。

(一)以观众需求为导向,注重表演形式创新

网络化的艺术发展形式为梨园戏的广泛、深入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观众文化艺术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为梨园戏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剧团、艺人等主体要结合观众的现代化文化艺术需求来优化梨园戏的表演形式,使梨园戏能够真正走入人们现代化的生活中。

首先,探索推进网络化表演。剧团、艺人等梨园戏传承主体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平台的艺术传承优势和潜力,积极探索网络化的表演形式,通过网络提升梨园戏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使更多人能够认识梨园戏、学习梨园戏、传播梨园戏。例如,剧团可以将经典曲目的表演视频上传至优酷、爱奇艺、腾讯等视频平台上,供全国观众欣赏、学习,也可以提取表演中的部分片段在火山、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进行传播,使梨园戏能够逐步渗透到网络观众日常的文化欣赏中。

其次,优化曲目表演形式。鉴于梨园戏表演对场地的特殊要求及现代化城市剧场的表演实际,剧团、艺人等主体要通过相应的方式来调整曲目表演的形式,使表演更加契合现代化剧场的实际情况。例如,对于在剧场中无法进行演出前的“献棚”活动的情况,可以通过舞台投影的方式播放提前录制的“献棚”仪式视频,让观众能够观看到曲目表演的文化仪式。同时,为满足观众现代化艺术形式观赏的需求,可以适当地在曲目表演中加入一些闽南民间舞蹈元素,使梨园戏的闽南文化韵味更加浓厚。

(二)以资源整合为目标,凝聚文化传承力量

在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背景下,不乏一些喜爱梨园戏的观众,这其中也有不少期望学习梨园戏的人员。剧团、艺人等主体要通过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调整来创造更好的梨园戏学习条件,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学习到梨园戏。

首先,推动梨园戏入校园。学校是艺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梨园戏传承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政府的文化、教育等部门要结合梨园戏传承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发适合各年级段学生学习的梨园戏文化艺术课程,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够接触到梨园戏这一独特的闽南文化艺术形式,并通过专业化的课程学习来掌握一些梨园戏表演与创作的技巧,充实梨园戏传承的整体实力。

其次,开展全国巡演。开展全国巡演,一方面可以通过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推广梨园戏这一文化艺术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梨园戏、认识梨园戏,另一方面可以为全国各地喜爱梨园戏的观众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使其有机会与资深的艺术专家进行深层次的艺术交流。

最后,征集闽南文化创意。文化创意是当前比较火的文化发展形式,其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现代人的艺术审美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创作方式。为丰富梨园戏的现代化内涵,相关主体要面向社会大众征集闽南文化创意点子,通过将分散的闽南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汇总、整合起来,打造具有明显闽南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推动梨园戏的创意式发展。

(三)以曲目创新为重点,丰富梨园戏现代内涵

在当前多元化的艺术发展背景下,梨园戏的传承不能完全走“守旧”的路子,而是要结合现代化的艺术形式进行积极、适度的创新,使现代化的艺术内容融入传统化的艺术形式中。

第一,深入挖掘观众的艺术需求。观众是梨园戏传承的主要力量,如果偏离了观众的艺术需求,梨园戏的传承将变成无源之水。因此,剧团、艺术等相关主体要挖掘、重视和利用观众的艺术需求信息,通过艺术需求信息的分析来获得梨园戏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梨园戏的曲目创新能够更好地吻合观众的需求。

第二,充实文化艺术元素。在梨园戏的创新过程中,相关主体要适当地将舞蹈、音乐等艺术元素融入曲目的创作和表演中,借助富有现代化内涵的元素来拉近观众与曲中人物的距离,从而增强观众对梨园戏的体验和感受。

四、结语

梨园戏作为闽南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其发展同样面临其他闽南文化传承中所遭遇的各类困难。为更好地推动梨园戏的现代化传承,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梨园戏的文化艺术特性,展现梨园戏现代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则要结合梨园戏现代化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创新表演形式、凝聚文化传承力量、丰富梨园现代内涵等策略来增强梨园戏文化传承的效果。当然,在探索梨园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与现代文化艺术审美之间的结合,避免过度创新或者过于守旧所造成的传承困境。

猜你喜欢

闽南戏曲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闽南渔村妈祖巡香蟳埔女盛装亮相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