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自尊的发展:年龄、性别和受教育水平的差异

2016-06-04李松桃王明月陈菲菲毕重增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自尊学历

李松桃 王明月 陈菲菲 毕重增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



老年自尊的发展:年龄、性别和受教育水平的差异

李松桃王明月陈菲菲毕重增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自尊的发展趋势,并考察性别和教育水平对老年自尊的影响。方法使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对202名>60岁老年人和381名40~59岁的中年人进行调查。结果(1)老年早期(60~69岁)、老年晚期(≥70岁)与40~49岁组、50~59岁组中年人的自尊水平没有显著差异;(2)老年人的自尊水平受到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老年早期组男性的自尊水平比女性更高,老年晚期组女性自尊水平高于男性、老年早期组女性;受教育程度对老年早期组自尊水平影响不显著,但老年晚期组高学历(专科及以上)老年人自尊水平显著高于较低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结论从整体上看,老年人自尊水平与中年人相当,但老年人的自尊水平存在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且这种差异会随着年龄而改变。老年早期、男性自尊水平较高、老年晚期、女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自尊水平更高。

〔关键词〕自尊;性别;学历

自尊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动机、行为、情绪、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研究〔1~3〕发现老年人的自尊水平有所下降,有研究〔4,5〕则认为老年时期自尊水平相对稳定甚至有所提升。由于老年人的自尊水平受多因素的影响,单一以年龄因素考察自尊水平并不能很好地揭示老年人自尊发展的趋势。性别和受教育程度都对自尊有重要影响〔1〕。本研究旨在观察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老年自尊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北京、郑州和重庆3个地区城市>60岁的老年人202人,对照组中年人381人。老年人分为老年早期组(60~69岁)共138人和老年晚期组(≥70岁)共64人,中年人40~49岁181人,50~59岁200人。60~69岁组男性76人,女性62人,其中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83人,高中35人,专科及以上20人;≥70岁组男性34人,女性30人,其中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平45人,高中11人,专科及以上8人。

1.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向被试发放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6〕,该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采用4级评分,得分越高自尊水平越高。研究中对于无独立完成能力者,由主试逐题阅读并解释各个选项,被试口头回答,主试记录完成。本次测验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72。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结果

2.1中老年自尊水平比较40~49岁组(3.00±0.36)、50~59岁组(2.96±0.42)、60~69岁组(3.00±0.37)、≥70岁组(2.95±0.43),各年龄阶段的自尊水平没有显著差异(F=0.519,P=0.669)。

2.2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老年自尊的影响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为自变量,以自尊水平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自尊水平在性别、年龄上主效应不显著,受教育水平的主效应显著(P=0.006),年龄与性别、年龄与教育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P=0.004;P=0.021),见表1、表2。进一步分析发现,老年早期组男性的自尊高于女性(P=0.009),与老年晚期组男性没有显著差异(P=0.101);老年晚期组女性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性、老年早期组女性(P=0.047;P=0.015)。对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检验发现,虽然老年早期自尊水平没有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但老年晚期组专科及以上学历的老人其自尊水平显著高于高中(P=0.012)、初中及以下学历(P=0.001)。

表1 老年人自尊水平

表2 年龄、性别和教育水平影响自尊的方差分析

3讨论

成年晚期身体健康的恶化、认知能力的下降、社会支持的下降、经济收入的减少及配偶逝世都可能对自尊产生消极影响〔1〕。然而以成熟化观点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更加接纳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位置〔7〕,自尊应偏向于稳定或有所增长。还有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自尊具有弹性,面对诸如健康、经济保障和事业的丧失,他们能采用一定的认知策略,如社会整合和下行比较策略,以保持良好的自我评价〔8〕。

本研究结果说明老年自尊存在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且这种差异受年龄的影响。研究通常认为女性的自尊相较于男性处于劣势〔9〕。但女性对于特定品质和能力的评价并不一定低于男性。一项综合了115个研究的元分析表明在外貌、运动、个体自我和自我满意度上,男性的自尊高于女性,女性的道德和伦理自尊方面高于男性,而在学业、社会认可、家庭和情感自尊方面性别差异不显著〔10〕。较之于男性,女性更易形成集体主义和互助型的自我,在这样的模式中,和他人尤其是重要他人的关系对女性的自尊相当重要;而男性更易形成个性化、独立化和自主性的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中自我独立于他人,与他人的关系更少影响男性的自尊水平〔11〕。

城市老人的生活空间主要指向家庭、社区、老年活动室和养老机构,这样的环境下自尊更多地与同他人的人际关系相关,老年女性因此能收获更多的正性回馈,使得自尊水平提升。国外研究〔1〕也发现老年时男性和女性的自尊水平差异逐渐减小,70岁时男性和女性自尊水平的差距效应量d=0.08,80岁后女性自尊反而高于男性。女性预期寿命长于男性〔12〕,或许也与此有关联。

虽然老年被试都经历着基本心理能力的衰退,但受教育水平高的群体认知功能总是好于受教育水平低者〔13〕。除此之外,高学历老年人注重人际交往、身体健康、夫妻关系和谐、富有生活情趣、子女关系融洽、适当参加一定工作,其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14〕。

除了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外,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老年人的自尊水平。研究发现事实方面(成就、能力、健康)、自我认知方面、社会支持方面对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感有重要影响〔15〕。健康的体魄能维持老年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升老年人的信心〔16〕。积极的自我认知对于自尊的复原有重要作用〔17〕。子女的支持则让老年人更有能力与信心面对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18〕。参与各项力所能及的活动也能帮助老年人保持积极的自我评价。尤其是参加老年大学,不仅拓展了老年人的生活空间,还能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际交往环境,帮助老年人重新与社会生活建立连接,缩小自己和社会的距离,从而达到再社会化的目的〔19〕。

4参考文献

1Robins RW,Trzesniewski KH,Gosling SD,etal. Global self-esteem across the life span〔J〕.Psychol Aging,2002;17(3):423.

2Orth UK,Trzesniewski H,Robins RW. Self-esteem development from young adulthood to old age:acohort-sequential longitudinal study〔J〕.J Pers Soc Psychol,2010;98(4):645.

3McMullin JA,Cairney J. Self-esteem and the intersection of age,class,and gender〔J〕.J Aging Stud,2004;18(1):75-90.

4Pullmann H,Allik J,Realo A. Global self-esteem across the life span:a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 between representative and self-selected internet samples〔J〕.Exp Aging Res,2009;35(1):20-44.

5黄希庭,尹天子. 从自尊的文化差异说起〔J〕.心理科学,2012;35(1):2-8.

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84-7.

7Gove WR,Ortega ST,Style CB. The maturational and role perspectives on aging and self through the adult years:an empirical evaluation〔J〕.Am J Sociol,1989;94(5):1117-45.

8Collins AL,Smyer MA. The resilience of self-esteem in late adulthood〔J〕.J Aging Health,2005;17(4):471-89.

9Kling KC,Hyde JS,Showers CJ,et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esteem:a meta-analysis〔J〕.Psychol Bull,1999;125(4):470-500.

10Gentile B,Grabe S,Wells BE,et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domain-specific self-esteem:a meta-analysis〔J〕.Rev Gen Psychol,2009;13(1):34-45.

11Josephs RA,Markus HR,Taforadi RW. Gender and self-esteem〔J〕.J Pers Soc Psychol,1992;63(3):391-402.

12蔡玥. 世界和中国人均期望寿命变化规律〔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9(5):77-81.

13王大华,申继亮,彭华茂,等. 教育水平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模式〔J〕.心理学报,2005;37(4):511-6.

14陈天永,李德明,李贵芸. 高学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42-4.

15戴颖,朱建平,刘扬.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老年人自我价值感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24(9):86-90.

16殷晓旺,邱达明,黄斌. 体育锻炼对中老年人一般自尊、生活满意感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8;15(3):27-30.

17Wagner J,Gerstorf D,Hoppmann C,etal. The nature and correlates of self-esteem trajectoriesin late life〔J〕.J Pers Soc Psychol,2013;105(1):139-53.

18申继亮,张金颖,佟雁,等.老年人与成年子女间社会支持与老年人自尊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49-82.

19张苗苗. 老年大学:一个新的老年生活空间——以J市老年大学为例〔D〕. 金华:浙江师范大学, 2012:27-35.

〔2014-12-27修回〕

(编辑冯超/杜娟)

第一作者:李松桃(1991-),女,硕士,主要从事人格心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B8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09-2260-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9.101

通讯作者:毕重增(1974-),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自尊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膨胀学历
用赏识让教育走向成功
大学生自尊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自尊、领悟社会支持以及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相关关系的研究综述
知识无力感
研究生就业遭拒是因为学历太高吗?
“学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