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东北黑木耳优良品种在随州栽培的适应性试验
2016-06-02肖新军李进山龚瑞雪姚方杰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随州综合试验站湖北随州441300
肖新军 陈 波 李进山 龚瑞雪 姚方杰(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随州综合试验站,湖北 随州441300)
4个东北黑木耳优良品种在随州栽培的适应性试验
肖新军陈波李进山龚瑞雪姚方杰*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随州综合试验站,湖北 随州441300)
关键词黑木耳;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随州
资助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通常称木耳,相对毛木耳也名光木耳,属木耳科。黑木耳是中国最主要的食药用菌之一,有素中之荤的美誉[1]。自东北建立黑木耳―全日光间歇弥雾栽培模式‖这一轻简化产业技术以来,黑木耳代料栽培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北耳南扩‖的产业发展形势[2~4]。在―北耳南扩‖黑木耳产业战略实施过程中,作者所在团队自2009年开始与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育种岗位合作,开展适宜本地区的优良品种及技术。本文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挑选东北黑木耳4个优良品种作为供试菌株,通过各项主要农艺性状的测试,研究其在随州地区的栽培适应性。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
4个优良品种,其中吉黑1号、东A3、黑山由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育种岗位专家姚方杰(吉林农业大学)提供母种,黑威15由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岗位专家张介驰(黑龙江微生物研究所)提供母种。
1.2试验配方
母种采用PDA常规配方;原种配方为50%木屑、50%麦粒,pH自然;栽培袋配方为80%木屑、18.8%麦麸、1%石膏、0.2%石灰,pH 5~6.5。
1.3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5年1月~7月在随州进行。
菌种按常规方法制作;栽培袋规格为15.5×31(cm),每袋装干料450 g,常压灭菌,培养室控温发菌,温度控制在23~28 ℃;小孔出耳,每袋刺孔78个。管理过程参照―全日光间歇弥雾栽培模式‖进行[5]。
1.4调查检测
调查检测抗杂性、菌丝长势、生育期、产量及分布、生物转化率、泡发比例等数据。
泡发率的测定,取干耳10 g浸泡4 h,沥干水,称重,计算该重量与干料的比值即为泡发率。
2 结果与分析
2.1菌丝长势
发菌期菌丝长势,4个品种均表现菌丝浓白、健壮。抗杂能力吉黑1号较强,东A3较差,黑山、黑威15居中。菌丝以吉黑1号、黑威15长速略快,46天满袋率超过90%;东A3、黑山菌丝稍慢,46天满袋率各为88.5%、84.4%(表1)。
表1 各黑木耳品种栽培袋养菌期的生长情况
2.2生育期
4个品种的生育期,吉黑1号、黑威15约为125天,东A3、黑山约为135天。吉黑1号、黑威15较东A3、黑山早10天左右。这在菌丝满袋时间和集中出耳的速度上都已得到体现,具体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图1)。
图1 各品种生育期柱形图
2.3各潮产量
从表2可知,4个品种的产量各潮次分布不均,其中头潮产量以吉黑1号占比较大,约占总产量的41%;东A3较低,为28%;黑威15为36%,黑山为33%。
表2 各品种产量分布情况
各品种的产量(表2),东A3、黑山略高,单袋干耳产量均超过38 g,转化率分别为8.6%、8.5%;吉黑1号、黑威15略低,单袋干耳产量分别为33.2 g、34.1 g,转化率分别为7.4%、7.6%。
2.4子实体泡发比例
从表3可知,4个品种泡发比例差异不大,均达到14以上。发泡过程中,4个品种均表现出耐发泡,发泡速度较快,不易流耳的优良性状。
表3 各品种的平均产量及泡发率
3 结 论
试验结果表明,4个黑木耳品种及其配套的栽培技术在随州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菌丝长势健壮,抗杂性强,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泡发性好。其中,吉黑1号表现抗杂性好、生育期短及头潮出耳量大的特点,是开展工厂化栽培具有潜力的品种。
参考文献
[1] 李玉. 中国黑木耳[M]. 长春: 吉林科技出版, 2001.
[2] 姚方杰. ―北耳南扩‖的喜与忧[J]. 中国食用菌, 2012, 31(1): 61 -62.
[3] 姚方杰, 张友民, 陈影, 等. 我国黑木耳两种主栽模式浅析[J]. 食药用菌, 2011, 19 (3): 38-39.
[4] 姚方杰, 张友民, 陈影. 我国黑木耳产业发展形势[J].北方园艺, 2010 (8): 209 -211.
[5] 姚方杰, 边银丙. 图说黑木耳栽培关键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通讯作者:姚方杰,E-mail:yaofj@aliyun.com
作者简介:肖新军,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随州试验站团队成员、随州首席食用菌专家,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育种及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934(2016)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