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食用菌资源之调查研究进展述评(上)
2016-06-02贾身茂王瑞霞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郑州450008食用菌学报编辑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006
贾身茂 王瑞霞(.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郑州 450008;.《食用菌学报》编辑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006)
民国时期食用菌资源之调查研究进展述评(上)
贾身茂1王瑞霞2*
(1.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郑州 450008;2.《食用菌学报》编辑部,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106)
摘要查阅到民国时期科技期刊上有拉丁学名的有关食用菌资源调查研究的论文6篇,通过梳理、研究和统计,所报道的食用菌有56种,其中40种食用菌已与现代学名相对应,包括传统栽培的茯苓、香菇、草菇、银耳和木耳。在裘维蕃的论文中报告的48种中,32种已对应出现代用学名;另有一种毒蘑菇。由于种种原因,还有15种究竟属于现代规范的哪个学名,还需进一步研究。这6篇论文的作者,除耕培身世不详外,其他5位都是我国近代科学某学科的开拓者或奠基人,实为用近代真菌理论调查研究我国食用菌资源的滥觞。研究调查之项目,有些是当时的政府下达,有些是学术机构自行选定。
关键词民国时期;食用菌资源;学名;调查研究;进展
*为通讯作者,E-mail:wangruixia2893@163.com
我国古代把大型真菌通称为菌、蕈、芝、蕈菌、菌蕈、菌类、蘑菇等,对它们的利用有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丰富的蕈菌文化遗产,仅大型真菌专著就有《菌谱》(宋·陈仁玉,公元1245年)、《广菌谱》(明·潘之恒,公元1612-1619年)、《吴蕈谱》(清·吴林,公元1683年)等。
但是在近代采集中国真菌标本并进行研究鉴定的却是外国人。先后到中国采集真菌标本的有法、意、俄、奥、美、日等国的一些不同身份的人。最初是1759年的法国传教士P. M. cibot,他将北京附近采到的标本,于1775年发表在沙俄科学院的―蘑菇蕈‖论文上,其实际上可能是一种五棱散尾菌(Lysurus mokusin)。据余永年1998年对国外的文献统计,在114篇(册)相关文献中,报道中国真菌的有2 040种(361新种),其中有许多是大型真菌。
对于食用菌,―外人在我国早已有了调查。Rolfe 1925年调查得几种我们食用的菌子: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杏菌Cantheaellus cibarius,乳菌Liciarias llelieiosus,草菰Volvaria volvacen,蘑菇Jricholomr gambosum。此外日本的小川在北平的市场上也调查得几种:对花蘑Sparasis crispa,蘑菇 Tricholloma gambosum,羊肚菌 Morchella eseulenta,鹿花蕈 Gyromitra esculenta,白木耳Tremella dusibmis,猴头菌 Hylnum capufmedusae,还有其他人士调查的竹荪Pictyophora phalloides,和草菇Volvaria volvacea等。‖[1]
中国真菌学在近代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始于民国时期,这和植物病理学中的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分不开。这个时期,考察研究真菌资源的学者除一部分植物学家外,大部分是植物病理学家,后期由于真菌学的发展,也有一些学者专门从事真菌资源的考查和分类研究,如戴芳澜(1893—1973)和邓叔群(1902—1970)。据相望年(1916.1—1986.5)编纂的《中国真菌学与植物病理学文献》(1957)[2]一书统计,从1914年至1955年仅真菌分类中―国内真菌志‖就有41篇(册),―子囊菌‖26篇,―担子菌‖56篇。这些文献中的大部分是大型真菌,少部分为小型真菌,其中有很多食用菌。
民国初期,在―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学广泛传播的影响下,我国一批从欧美留学回国的学者,用真菌理论知识作指导,开始对我国真菌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对食用菌资源的调查研究始于1914年,吴冰心在《博物学》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滋养品白木耳之研究》是一篇标志性论文。随后又有许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一些学者不断对食用菌资源进行了专题调查,并撰写了一些研究报告。我国对食用菌资源及传统栽培技术的调查和野生驯化研究实验等由政府下达任务,进行长达8年的专题系统考察,是始于1937年抗战期间裘维蕃的工作,正如裘维蕃记述的那样:―我国对于菌蕈的应用,很早就知道了。同时因为地域广大且有寒温热三带的气候高山平地的环境,所以菌蕈的品种,比任何一国来得多。可惜我们除了几位仅有的真菌学家(裘先生在该文的注中指戴芳澜和邓叔群)在过去二十年中作附带的调查外,很少作有系统的食菌调查,且也缺少研究。直到民国二十六年秋季,中央农业实验所开始委托作者,作全面有系统的食菌调查;又因为抗战的关系,所调查的面积也不广。可是仅就四川一省而论,我们已经发现了几十种重要的食菌,至于云南一带,现在正由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调查,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更有详细的报告。‖[1]这里裘维蕃先生所说的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调查其实也是由裘维蕃先生所作的。
芦笛在―《中国通邮地方物产志》所记民国食药用菌资源和经济研究‖(2015)[3]一文中,报道了该物产志中记载的香菇、草菇、木耳、银耳、茯苓、猪苓、雷丸、虫草、蝉花、鸡㙡、猴头菌、马勃、黄芝、蘑菇,以及其他多种食、药用菌的产地时节和贸易详情。本文仅选取民国科技期刊中对食用菌资源之调查研究使用了拉丁学名的文献。对这些文献,按时间先后进行了研究梳理,以了解这一阶段我国生物学科技界对食用菌资源调查研究的脉络,这对于了解民国时期对食用菌资源调查研究发展的轨迹,无疑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1 胡先骕的《菌类鉴别法》(1915)及《说竹荪》(1923)
胡先骕(1894.4—1968.7),是植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植物学分类的奠基人。他与秉志联合创办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静生生物研究所,还创办了庐山森林植物园、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发起筹建中国植物学会。继钟观光之后,在我国开展大规模野外采集和植物资源的调查工作。《菌类鉴别法》[4]是他早期发表的有关科学鉴别食用菌和毒蘑菇的文章。文中讲:―菌类既为食品之珍,亦含致死之毒,苟监察不明,毒菌淆入,则入口之家,绝于一日。惟口兴荣戎,于斯见之。且监察艰难,从无定例。下方所论,即此致意,斯趋避有方,采拮无误,口腹丧身之祸,庶几免乎?‖其写此文的目的很清楚:―斯趋避有方,采拮无误,口腹丧身之祸,庶几免乎?‖,为免除误食毒蘑菇伤人之情之志跃然纸上。同时对流行多年的―以银器置之菌类之侧烹之,如银器转黑,必为有毒‖ ―豆腐试验,同上理如豆腐色黑则为有毒‖ ―菌类有乳状汁液者为有毒‖ ―有毒之蕈或辛或苦,或具恶臭‖等7个不科学的鉴别方法给以否定。提出了小量―试食之‖ ―以他人经验为规‖和―植物学之鉴别菌类法‖鉴别毒蘑菇的方法。这一篇《菌类鉴别法》标志着我国生物学界科学家对菌类资源调查研究的开始,也说明植物学家对食用菌的重视,欲利用要首先辨清楚是否有毒。
1921年他发表《浙江菌类采集杂记》,记载高等担子菌39种,分属于11属,其中有6个新种;1923年发表《江西菌类采集杂记》,记载多孔菌21种,分属于8属,其中1个为新种;同年又发表《说竹荪》一文[5],一开始就指明竹荪的分类地位:―竹荪为担子菌(Basidiomycetes)竹荪科(Phallaceae)之植物。其名为(Phallus duplicatus),在中国多生竹林中,故名为竹荪。‖随后又讲了竹荪子实体的形态和发育过程为:―菌高五寸至八寸,可分为菌盖菌干菌托菌网四部分。未成长之菌,成一淡红色之卵状体。盖为外面一层淡红色之被膜所包,至菌成长时,则被膜破裂,一部分附著菌盖上,日后乃脱落,一部分则仍在菌干之下部,半埋土中,是名菌托(Volva),中部为一长大中空海绵状之干,是名菌干(Stipe),其直径大者约一寸,小者约五六分至七八分,菌干之顶端为一薄膜,上有具翼状之片之网,顶端有一环带,是名菌盖(Pileus),菌盖上面有多量绿黑色之胞子杂藏于一种胶体中,是为胞子胶(Gleba),是种胞子作恶臭,有毒,欲食之必洗去净尽,或连菌盖亦去之,菌托也不可食。菌盖之下,附生于菌盖之上部者为一极大而美丽之网,网丝颇粗大,网孔作微圆不整齐之多角形,网作白色,颇强硬,此亦可食之部也。‖竹荪之产区为:―此菌美国与加拿大及中国皆产之。中国在昔日惟知四川产之,今年秋季阳历十月东南大学川籍学生张文湘始在南京神策门附近竹园中发现。‖他还预见:―鄙意决不仅南京附郭之竹园产之,如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安徽等省产竹之区,亦必产之。生产极茂盛。在中国此菌皆在竹园中发现。但美国无竹园而亦有此菌,可见其不必一定生竹林中也。‖末尾讲了竹荪发生的季节:―竹荪在南京则于今年秋间十月十一月内发现,其发生之时,多在久晴暄暖之后,加以大雨,则生长极多而速。其‗卵‘若携至家中置之潮湿之处,第二日亦能发生,不终朝亦即萎倒‖。
论文中还讲了竹荪与两种鬼笔的区别:―在南京与之同科之菌苗发现有两种。一为(Phallus gracilis),高约三寸许,通体作赤色,菌盖菌托皆小而薄,‗卵‘也小,无菌网,此种或生竹林中或否,一为(Phallus)之一种。按照罗依德(C. G. Lloyd)所著之(Synopsis of the Kniwn Phalloid)书中,所载之图画记载,皆与之不合,或为一新种亦未可知。此种高两寸半至三寸许,菌托菌干皆作白色,菌托菌干皆较(Phallus gracilis)为大,无菌网,菌盖之网极为显著,有翼状之片,此二种之别于竹荪即在无菌网是也。‖
胡先骕先生的竹荪一文,依其所用的学名看,应该是短裙竹荪,他用的是1811年定的学名,当时其还在鬼笔属。现用的学名是Dictyophra duplicata(Bosc.)Fisch.,in Sacc.,Syll. Fung. 7: 6. 1888。胡先骕先生《说竹荪》一文,开辟了我国运用近代真菌知识调查、研究、描述大型真菌以及利用野生食用菌的先河,到现在仍不失其科学价值。
2 胡昌炽对―中国食用蕈种类‖的报告(1927)
胡昌炽(1899.8—1972.9)的《中国食用蕈种类与西洋蕈培养法》[6]之第一部分―一、中国食用蕈种类说明‖一开始就讲:―中国食用蕈种类甚多,在商品中重要者为蔴菇、香蕈、天花蕈、餹蕈、白蕈、竹荪、白木耳、木耳等八种。在植物分类学上属真正无茎体植物纲(Euthallephyta)真菌类郡(Eumycetes)担子菌类亚部(门)(Basidiomycetes)。以蔴菇、香蕈、天花蕈、餹蕈、白蕈五种应归属此门中之帽菌类族(Hemenomycetes)褶菌类科(Agaricieae)。竹荪属腹菌类族(Gasteromycetes)龞蕈科(Phallaceae)。白木耳属胶菌族(Tremellineae)胶菌科(Tremelllaceae)。木耳属木耳族(Auricularineae)木耳科(Auriculariaceae)。‖ 正文前有图片15幅:西洋蕈产生状况、蕈丝砖各种、白蕈、香蕈(示蕈褶)、天花蕈、竹荪(浸制)、竹荪(干制)、洋蕈组织培养(试管)、蔴菇、香蕈(示蕈盖)、组织培养(瓶)、口蘑、麦秆发酵时之堆积、秋季培养蕈出生状况、白木耳。正文中还有插图4幅。
―(一)蔴菇 学名Tricholoma gambosum Fr.,蔴菇春秋皆产,结实体在平地作环状而生,蕈帽直径六至九糎,蕈茎高三至六糎,下端膨大,蕈体全部白色,蕈褶之与蕈茎相接部,作刀头状,蕈褶与胞子皆白色,蕈环仅有残留痕迹,蕈帽多肉,厚者达三糎,富香气,味甚佳,在张家口外出产最多。蔴菇记录见下记个书中:陈仁玉菌谱(西历一二四五年)北方蔴菇蕈品最优。临城县志曰蔴菇有三种,大者如盘,白且香,美如肥肉。深州志曰蔴菇即地蕈也。
(二)香蕈 学名Cortinnellus shiitake,P. Henn.,香蕈寄生于壳斗科植物栎、梄、栗等枯木,结实体年春秋两次产生,蕈帽大者直径九糎,蕈茎长三糎径五耗,蕈帽与蕈茎都多褐色鳞片,蕈帽面呈黑褐色,有数条之裂纹,蕈褶在茎之接近部为圆形,在帽缘部尖形,与胞子同为白色,香蕈在中国日本自古贵之,日本培养南自九洲北至北海道间皆产之,产额以静冈、岛根、广岛、山口、爱媛、高知、大分、熊本、宫崎、北海道等县为最多,全国生产额民国十五年金达五百万圆(日金),其中半数输入吾国,其次销在北美合众国及南洋诸岛。
(三)天花蕈 学名Pleurotus ostreatus Jaeq.,蕈帽直径九糎乃至二十糎,作贝壳状,多数相重叠而生,槠、梄、朴、椈等阔叶树之枯木所生,蕈帽呈鼠色、浓灰色、褐色等,菌褶在缘部膨大白色,蕈茎甚短,在基部密生白色柔毛。
(四)餹蕈(吴菌谱) 学名Lactarius hatsudake Tanaka,蕈帽为漏斗状,湿时略带粘性,表面有数个同心环纹,伤部变绿青色,此蕈晚夏初秋之侯,产出较他蕈为早,苏州杭州山间出产甚多,均以此制蕈油为贵。
(五)白蕈 (南京俗名)学名Agaricus campestrisr L.(Psalliota compestris Fr.),此蕈在中国、日本、欧美诸国皆野生之,分布甚广,在法国培养此蕈最早,十七世纪时已有之,现欧美培养甚盛。吾国及日本近数十年间传入,亦有培养之者,尚未盛行也。白蕈野生于草地、牧场、道旁、耕地等处,六月始蕈发生,至九十月中产生最多,蕈体高五~八糎,蕈帽直径五~十二糎,白蕈各部详述如次:蕈帽始为圆形而稍凸,表面光滑,渐次生有光泽之粗毛,老熟时有三角形鳞片状之刺毛,蕈帽之色普通白色,变种带褐色,蕈帽幼蕈时为白色,后转变为红色,老熟时为褐色或暗褐色,渐变为黑色,蕈褶在蕈茎部为圆形,蕈茎白色,蕈膜薄而白色有光泽,此膜在蕈帽开张时,一部留于蕈茎之周围,为蕈环,胞子淡褐色,椭圆形为0.8×0.5(µ千分五一耗)。
(六)竹荪 学名Dictyopholla phalloidee Desv.,竹荪帽状部为钟状,着生于柄条之顶部,其外部为网窝状,帽状部下有网状长大之被膜,网窝中藏胞子,充满暗绿色之浓粘液,帽状部下而茎之上端纯白色之网作伞状形态甚美观也。竹荪四川省出产最多,供佳肴菜品之用。
(七)白木耳 学名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寄生于栎、椎、榧、梄等壳斗科枯木,结实体形稍扁平,径一0~二0糎,周缘作不规则之分歧,具有复形皱襞,肉质如洋菜,白色透明,湿时柔面有粘质液,胞子白色。本属结实体中埋没菌丝,一端相合,着生四枝之担子细胞,其上各生一枝小柄,先端顶一芽胞,普通木耳担子细胞与本属完全不同,立为异科。白木耳出四川、湖南、湖北诸省,湖北襄阳谷城县有在香蕈之樼木上,培养之也。
(八)木耳 学名Auricularia auricular-jundao L.,木耳寄生于诸种阔叶树枯木,春秋雨后发生结实体,其形类似人耳,故有木耳之名,学名之Auricularia亦取耳之意,湿时透明软质如洋菜,有弹力,吾国古来供为食用,生殖体有担子细胞,四个成一列,在横壁处,生分生小子柄,其上各附一芽胞,菌丝结合致密,大概构成杯状,干燥之则坚固,湿润之则膨大,而有胶质也。‖
胡昌炽先生对―中国食用蕈种类‖的8个常见种的研究记载,蔴菇学名Tricholoma gambosum Fr.,即是现代所称的香杏口蘑Tricholoma gambosum;香蕈学名Cortinnellus shiitake P. Henn.,即是现代所称的香菇Lentinula edodes;天花蕈学名Pleurotus ostreatus Jaeq.,即是现代所称的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餹蕈(吴菌谱) 学名Lactarius Hatsudake Tanaka,即是现代所称的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白蕈(南京俗名)学名Agaricus campestrisr L.(Psalliota compestris Fr.),即是现代所称的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竹荪学名Dictyopholla phalloidee Desv.,这个学名中的种加词查不出来,但根据胡昌炽先生文中的竹荪照片,应该是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白木耳学名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即是现代所称的白木耳Tremella fuciformis;木耳学名Auricularia auricular-jundao L.,即是现代所称的木耳Auricularia auricia。
胡昌炽先生对―中国食用蕈种类‖的8个常见种的研究记载,不仅运用了双名法,而且对每种食用蕈的形态都用近代真菌理论知识进行了描述,在介绍这8种食用蕈之前,还有蔴菇、西洋蕈、香蕈、白蕈、天花蕈、竹荪、口蘑、白木耳照片,正文中还有插图4幅,其中第1图蕈类世代之轮回(石川光春民原图)―(1)担子胞子,(2)胞子之发芽,(3)菌丝体,(4)担子柄先端两核将接合,(5)两核愈合,(6)担子柄先端融合核经减数分裂生四分核,顶部生小柄,(7)四核移入小柄突起内,(8)小柄突起构成担子胞子。第2图蕈体部分(著者)(1)香蕈之断面:蕈帽pileus、蕈茎stipe、蕈褶lamellar,(2)白蕈之断面:蕈帽pileus、蕈褶lamellar、蕈环annulus、蕈茎stipe。第3图蕈褶之断面(著者):胞子,担子柄,繁殖层,菌丝体。第4图木耳之担子梗(1)担子梗,(2)小柄,(3)胞子;白木耳之担子梗(1)担子梗,(2)胞子(45倍,Brafeld原图)。第二图蕈体部分,第三图蕈褶之断面,第四图木耳及白木耳之担子和担胞子‖。这些照片和绘图使我们对文字的理解更加直观、清楚和准确。
由于受时代科学水平的限制和民国时期学界真菌名称和术语尚未统一,该文中有些学名和术语还不规范,这是难免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8种食用蕈中的蔴菇、天花蕈、餹蕈从古籍中延续下来的名字,胡昌炽先生研究后认为,蔴菇学名Tricholoma Gambosum Fr.,即香杏口蘑,天花蕈是Pleurotus ostreatus Jaeq.,即糙皮侧耳,餹蕈是Lactarius Hatsudake Tanaka,即红汁乳菇。对这三个古籍中使用的名字,可能是他按照近代真菌分类学的方法定下来的汉语新名字,这在国内可能是首次。
关于天花蕈为Pleurotus ostreatus Jaeq.即糙皮侧耳的意见,近来一些学者也有类似的解释,刘波先生在1958年撰写的《我国古籍中关于菌类的记载》[7]一文中认为:―金朱弁谢崔致君饷天花中所说的‗天花‘可能是现今的北风菌(Pleurotus sp.)‖。陈士瑜先生在1983年撰写的《中国食用菌栽培探源》[8]一文中认为是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把天花蕈的古名认为是今天的侧耳属物种,芦笛有不同的意见。他在引用了丰富的古籍文献以及插图考证后认为,古籍中所谓的―天花蕈‖应该是现代所谓的香杏口蘑Tricholoma Gambosum[9]。而胡昌炽文中的―天花蕈‖依照其书中的照片,该蕈菌盖贝壳状,叠生,覆瓦状,再依其学名Pleurotus ostreatus Jaeq.,应是现在所称的糙皮侧耳无疑。
3 耕培的《我国北方常见的几种珍奇食用蕈》(1930)
耕培撰写的《我国北方常见的几种珍奇食用蕈》[10]一文一开始就对―食用蕈‖下了定义:―蕈的种类很多,有些含有猛烈的毒质,人如误食,往往中毒,甚至危害生命。有些毒质固然没有,还带着鲜美的滋味,丰富的芳香,和特殊的成分,即可供给食用,又可充为药物,功效很大,这些蕈类,普通就叫牠是食用蕈。……现在仅把北平市上所常见的几种珍奇食用蕈举出来,说明于下。‖文中还有插图7幅,本文略。
―(1)对花蘑 这种食用蕈的学名,叫Sparasois crispa,大约六七寸到一尺,有直径一寸高达二寸的轴,轴上有几度呈放射状的分枝,这种分枝,如第一图所示,作平卷的褶襞,所以一放在食桌上,往往现出好像花椰菜的样子。质是肉质,颜色白,后呈赭色至褐色。褶襞的两面,如第二图所示,系呈打棍球所用的一种棍棒形,密生着微细的细胞,棍棒的先端,生有如第三图所示的小角,这小角的先端,附着如第四图所示的形状的胞子。胞子的数目很多,常常像粉一般,附着于褶襞的两面,随时飞散,以营繁殖。此蕈常自夏末至秋初时,发生于老松树等的干上,一半埋没地中,只有上半现出地上,所以不管牠蕈体虽大,看出仍难;并且并不互相簇生,仅随处疎生罢了。这种蕈是最美味的食用蕈。
(2)蘑菇 这种食用蕈的学名叫Tricholloma gambosum,通常依形状大小和产地的不同,还有某处自生丁蘑(例如东口自生丁蘑,西口庙大自生丁蘑),某处片蘑菇(例如西口庙片蘑菇)等的叫法。伞白色,肉质甚厚。最初呈半球形,不久中央突高,遂展开成伞。伞的边缘,稍向里面折入。此蕈在蒙古地方,产出很多,五六月间,牧场的草地上,发生最夥。富于鲜味和香气,在烹调上普通用食蕈要放入十余个的地方,如用蘑菇,只要放入一两个,就可宣告充分了。
(3)羊肚蕈 这种也是食用蕈,牠的学名叫Morchella esculenta,四五月里,降雨后,在竹藪和密林等处,常有发生。高三四寸,柄呈白色或淡黄色,柄上着生一个椭圆至卵形的伞。伞的内侧,从上部到下缘,全部和中空的柄相愈合。伞的颜色呈赭色至淡褐色,表面上有纵横不同的高稜,构成许多呈不规则多角形的深凹。凹中着生胞子,在普通蕈类,牠的胞子,必如前所述,着在从棍棒形的细胞所出小角的先端,但因这种蕈是属在叫做子囊菌的部类里面,所以牠的胞子,是包在如第六图所示的一个细长子囊中,合八个为一列,很整齐的排列着。子囊的两旁所生的枝,叫做侧枝,就是菌丝的枝,常生在伞的表面所有的凹处中。胞子成熟后,子囊的先端破裂,胞子便飞散四处,以营繁殖。
还有一种蕈,学名叫Verpa bohemica,和羊肚蕈很是相像,不过伞着在伞柄上的状态相异,伞的边缘,不和柄相愈着(第七图),伞形半开,呈箬帽形,外面褐色,里面白色,外侧的表面,有许多纵皱,内侧表面,很是平滑。在早春及秋季中,盛生于林中,也可食用,味极鲜美。
(4)鹿花蕈 这种食用蕈的学名叫Gyromitra esculenta,柄高约二三寸,粗约一寸(直径),内部空虚,表面常呈带白的黄色或淡赤色。伞的形状,非常不规则,表面富于凹凸,生波状的皱纹处处和柄相愈着,呈栗色至黑褐色,此蕈常在早春发生于砂地的松林中,新鲜的和干制的,都供食用,惟因其中含有一种叫做盘菌素酸(helvellaic acid)的有毒物质,新鲜的一定要经过一度煮沸,把汁弃去,才可食用,干制的因毒质早已消灭,直接取食,毫无妨碍。
(5)白木耳 白木耳(插图一)属胶菌科(Tremellaceae),和木耳的科属大异(木耳科木耳属Auriculariaeae),学名叫Tremella fuciformis,全体呈鸡冠形或耳形,有平滑柔软的胶质的褶襞,用指触伤,即能放出粘液,颜色白,然呈淡黄色和黄色的都有。……。都市上所出售的商品就是牠的干制品哩,干制的白木耳,虽可贮藏较久,然贮藏过久,必致颜色带褐,品味降下,又在贮藏中途,如遇湿气,就能变成黑褐,价格低减,极宜注意。
(6)猴头蕈 这种食用蕈(插图二),和学名叫Hylnum caputmedusae西洋产的一种蕈相近似。因为牠的形状很像猴子的头,故名。常成肉质的块状,初呈白色,后变灰色。表面密被比较小杨枝稍细的毛,形短小而卷曲,下面的毛,形状真直,长约六七分许。毛的先端,向着下面的中央。蕈体下方中央处稍尖,喜发生于树木的切株上,普通不甚常见。‖
《我国北方常见的几种珍奇食用蕈》一文报告了6种北京市上常见的食用蕈:(1)对花蘑Sparasois crispa,即现代所谓的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Wulf.)Fr.,(2)蘑菇Tricholloma gambosum,即现代所谓的香杏口蘑Tricholloma gambosum(Fr.)Gill.,(3)羊肚蕈 Morchella esculenta,即现代所谓的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L.)Pers.,还有一种Verpa bohemica,为波地钟菌,(4)鹿花蕈Gyromitra esculenta,即现代所谓的鹿花菌,又称可食马鞍菌Gyromitra esculenta(Pers.)Fr.,(5)白木耳Tremella fuciformis,即现代所谓的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6)猴头蕈 即现代所谓的猴头Hericium erinaceus(Buill.)Pers.。该文作者耕培身世不详,与日本的小川在北平的市场上调查的基本一样,是否为一人所做还无法证实。(待续)“这个茯苓90公斤,听说比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的茯苓王还重30.5公斤。”2016年1月31日,记者在湖南省靖州县茯苓大市场管委会办公室看到两个硕大的茯苓,在场的靖州茯苓产业“教父级”人物、70多岁老人张煌成说,这是他见过的最大茯苓,是当之无愧的“茯苓王”。靖州县资深茯苓专家、执业中药师杨建生介绍,该茯苓是靖州茯苓市场管委会联合靖州药食用菌研究所专家赵世平,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精心管理培育,终于在藕团乡团山村的茯苓种植基地收获到这个特大茯苓。2016年10月,全国茯苓大会将在靖州县召开,这个“大家伙”将出场角逐全国“茯苓王”。茯苓,亦名伏灵、伏菟、松腴、不死面。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和药食两用资源,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成药和保健食品。《本草纲目》载:茯苓“主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靖州茯苓人工栽培始于上世纪60年代,是全国最早开始运用茯苓人工栽培技术发展茯苓产业的县市之一。近年来,靖州县充分利用这一传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茯苓种植和加工。目前,全县共有12.1万余人从事茯苓的生产和加工,年产鲜茯苓8.4万吨,产值2.5亿元。茯苓产品出口欧美及亚洲各国,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是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2011年,“靖州茯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靖州被誉为“中国茯苓之乡”。(记者/刘杰华 通讯员/杨建生)
靖州出现个重90千克茯苓 将角逐全国“茯苓王”
(摘编自2016.2.2《红网》http://hunan.voc.com.cn/article/201602/201602020932578981.html)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934(2016)02-1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