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术教育中如何提高人物速写能力

2016-05-31姚艳玲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1期

姚艳玲

【摘 要】人物速写属于美术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本文参考国际已有的速写教学方法,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人物速写的学习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说明,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助益。提高人物速写能力,要在全面理解和掌握“艺用”人体结构及不同动态下衣纹形成和变化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勤加练习。同时,还需要通过临摹大师作品、阅读相关书籍,在画面整体把握能力和更高层次的审美意识提升上下工夫,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

【关键词】人物速写 人体艺用结构 衣纹变化

速写在美术教育中是最为基础的教育之一,其中人物速写的难度最大,因为人物的描绘更为复杂。那么,如何提高人物速写能力呢?虽说绘画强调秉性和天赋,但还是有章可循的。

熟练掌握人体艺用结构的相关知识

在人物绘画中,我们虽不需要如医学解剖那样了解人体中的每一根骨骼、每一块肌肉、每一条经脉、每一层皮肤,但有必要参考医学解剖知识来认识大致的人体结构情况。人体艺用结构要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

1.人体的躯干部分可以分成头、胸、臀三大体块,先要分清三大体块之间的关系。无论形体有多么复杂,只要将形体简化成方、圆就很容易理解了。在此,头、胸、臀就简化为三个方体,头是较小的正方体,胸是体量最大的长方体,臀是比胸小、比头大些的长方体,三者之间的这个比例关系是不变的。颈部和腰部连接着三个方体,就像弹簧一样方便和灵活,无论这三个方体怎样运动都由这两段弹簧紧紧连接在一起。

在每个方体的中心画出一条贯通颈部和腰部的垂直的线,将方体一分为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心线。这个中心线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人物动态的趋势和方向。随着头上下左右摆动的不同方位,中心线的位置也发生变化,但无论怎样变,中心线顺延颈部到达颈窝的位置不会变,这就是个很好的固定参照点。同理,无论胸部怎样运动,中心线顺延腹部到达耻骨的位置不会变,这也是个固定参照。

中心线是上下贯通,始终相连的。所以,掌握了中心线就掌握了头、胸、臀的变化,在画面中将人物直接分出三大体块并检验中心线的位置是否准确、是否连贯就能立刻知道错误所在了(如图1、图2)。

(图1) (图2)

2.接着我们来认识四肢。同样地,手臂可以简化为两段细长的圆柱体,而腿则是一定比手臂粗的两段圆柱,且大腿部分要更粗一些。连接四肢的大大小小的关节结构往往容易被忽略,但却是表现四肢活动的重点。例如在手的变化运动中,前臂和手掌之间的连接——手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手腕关节的结构在绘制中一定要表现出来。当手平放时,可以看到手腕和前臂的关系好比下台阶,所以在此有一个向下的转折就能很合理地连接上手掌了。每一根手指分成由长到短的三段,每一段之间也像下台阶,一级一级呈现出起伏的节奏,直至指尖。那些明显突起的指关节被称为球形关节结构,也要表现出来。脚的结构与手相似,只是掌面更长,脚趾更短。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人物速写中除了脸部以外手就是最具有表情的一个部分了,具有很强烈的表现特质,人的喜怒哀乐通过手的变化可以一览无余(如图3、图4)。

(图3) (图4)

3.把握人体在空间中的透视变化。这一点对于许多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难理解和达到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开始时并没有详细赘述每块骨骼或肌肉的名称、位置、大小、形状等,而是把形体简化成方块,单纯的方体在空间中的透视变化就很容易理解,根据最基本的透视知识就可以掌握。

无论是头部分的方体、躯干部分的方体还是四肢长长的方体,都可以根据中心线和最基本的透视知识画出变化。例如胸腔与骨盆两个方体在空间中发生扭转时,我们可以根据方体每条边的透视线找到变化的焦点,同时根据透视法则找到准确的中心线位置,以确保画出的形体衔接流畅,所表现的运动状态也很舒适。这两个体块衔接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整个人体的动态,因为胸腔体的运动关系着腿、臂的移动,骨盆体的扭动关系着身体所有形体动作相应的疏离[1]。

4.虽说简单形让人更容易理解,但决不能仅停留在简单形上,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骨骼之间、肌肉之间、骨骼和肌肉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动状态。例如手臂上的肱二头肌在放松状态时呈拉长的柳叶形,而一旦用力则变成接近球状的鼓形,这就造成形体在外轮廓上的明显变化。只有更深入了解形体及其内部构造,才能画出准确流畅的人物造型。

熟练掌握人物动态与衣纹形成和变化的相关知识

衣纹在人物速写中也相当重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着衣的;还因为速写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是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记录和练习,所以更多的是常态下的人物。衣纹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静止状态下。衣纹的变化是随着人物形体的变化而变化的,突起部分衣纹较少,凹陷部分衣纹较多。如胸部,胸大肌的凸出形状致使衣纹较少,而胸以下接近腰的部位则会出现较多衣纹,女性若穿裙子系上腰带,则腰部衣纹会更多。

2.运动状态下。通常关节凸起的地方衣纹较少,如膝盖,而在膝盖相对应的腿弯处衣纹较多。但发生运动时,衣纹也将发生改变。如当腿前伸时,膝盖处衣纹增多,腿弯处则减少;腿后抬时,膝盖骨顶出,衣纹减少,腿弯处增多。又如手肘内侧,手臂伸直时衣纹减少,弯曲后衣纹增多。弯曲时鹰嘴骨凸起,衣服会紧贴这个部位,绘画的时候此处不宜有衣纹,而应将人体结构轮廓线清晰绘出。所以衣纹的变化也会随着人物形体运动发生改变。

3.厚薄变化下。衣纹多少、有无的变化还取决于衣服面料的厚薄。如果是丝质轻柔的衣服,尤其在表现女性时,则需要显现出人体结构中的起伏,贴身时人体轮廓要清楚,高点部位强调,因衣纹较少;低点部位衣纹较多,应弱化柔和,才能有效地表现出衣服飘逸轻灵的质感。若是厚重的衣物,像呢子大衣或笔挺的西装、中山装等,衣纹就会很少了,衣服的外轮廓成为重心。当然,运动状态下,这些衣物或多或少也会产生衣纹,多在活动的关节处,如手肘内侧、腿弯处、腰腹部,总体来说,这类衣物旨在保持其外形不变,所以大轮廓尤为重要。总之,不管衣纹怎样变化,都离不开人体结构自身的起伏变化和空间中的运动状态,衣纹总是依附于形体而存在的(如图5、图6)。

(图5) (图6)

最后,有效提高审美意识层次和画面的整体效果。速写是美术道路成长中最基本、最便捷、最迅速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陪伴整个艺术生涯从始至终的最好“伴侣”。它既是最快的,可以用一支笔马上将所看所想所感用线条记录下来;也是最慢的,它不是一日即成,需要日积月累,点滴沉淀,才能逐渐进步,螺旋式提升。所以,人物速写不只是单纯掌握以上所述的人体艺用结构、衣纹形成和变化等理论知识,还需要不断勤奋、漫长耐心的实践练习。

有效提高对艺术认知的审美能力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控制能力

1.临摹。临摹大师速写作品可以真切体会线条、明暗的魅力,是最直接的学习方式。那种试图和大师画面一模一样的努力和过程就是对大师艺术理解的追寻和探索。当我们在面对大师作品时,或许看上去只是寥寥几笔,几根线条的组合罢了,但只有真正开始临摹时,才发现线条的粗细、长短、排列、并置、疏密是那样恰到好处、无可挑剔。这就是经过思考和积累之后的厚积薄发,这需要功力,好比武术中强大的内力。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赞赏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纸本作品:“不是叹赏几条线的本身,不是他的大胆地省略与精确地解剖,而是这巨人的悲号与失望的热情。”[2]且罗丹的人体速写也可谓精美绝伦。可见,怀有一颗对艺术真诚的心和执着的信念去临摹,才能体会前辈大师的艺术带来的幸福和激情。

2.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除了临摹的实践练习之外,还要提高整体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阅读是最好的方式。许多与艺术相关的书籍,如各个大师的绘画专辑、作品集、画家传记、美术史、美术评论文章等都是可以参阅的。或许有人要问,这么多的书,如何着手呢?很简单,就从你最感兴趣的开始。比如你喜欢罗丹的人体速写,那么就可以多看看罗丹的速写作品、纸本作品和雕塑作品,进而可以看看罗丹所著《法国大教堂》,葛赛尔著《罗丹艺术论》,里尔格著《罗丹论》,熊秉明著《关于罗丹——日记摘抄》等。那么,大师本人的作品、所著的论述以及研究者对他的评论这一系列的阅读完成之后可以让你对罗丹及其作品和艺术思想有更全面、更丰富的理解和认知,也能更深入地欣赏和品味罗丹的平面作品和立体作品,了解背后更深刻的意义。

3.思考。法国巴比松派的代表画家米勒认为,任何艺术都是一种语言,而语言是应该用来表达思想的。即使是人物速写这个看似微不足道、轻描淡写的绘画方式也真实地反映出绘画者内心的艺术表达。罗丹说:“实际上,一切都是思想,都是象征。故人的外形与姿态,必然暗示他心魂的情绪。肉体永远是传达精神的。肉体者,躯壳耳。故在识者的眼中,裸体最富意义。在庄严的轮廓的节奏中,一个大雕刻家,一个菲狄阿斯,能辨出为神的智慧所播满宇宙的澄明与谐和,一个简单的半身像,平静、均衡,充满着康健与喜悦,能令他想到主宰全世界的威权与理智。”

我们临摹、阅读、研习这些大师及其作品,是为了更深入思考从自身出发该走的艺术道路,寻找属于自身的绘画风格和样式,那才是独特的、唯一的,因为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时代特征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前人之路无法拷贝,借鉴可以,抄袭不能,重要的是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所以更需要认真思考,向自己的内心发问,体会内心真正的艺术追求,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绘出的效果。

人物速写能力的提高可以极大地帮助绘画者进入艺术的殿堂,在艺术追寻这条道路上更接近目标,同时也能更真挚地表达出绘画者的内心诉求。

参考文献:

[1]本·荷加斯:《运动人体画法》,殷光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2]罗丹:《罗丹艺术论》,傅雷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