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
2016-05-31黎飒
黎飒
【摘 要】教师人力资本的质量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影响着下一代人的人力资本积累。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人力资本存量低、质量差及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更是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2007年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国家开始加大对教师人力资本投资,旨在改变我国教师资源东、中、西部分配不均和西部地区教师人力资本质量低等问题。本文在界定人力资本、专用性人力资本及分类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法、比较研究法等,以西部地区为例,研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和提升西部地区教师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以及实现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评估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并针对西部地区教育教学的问题及民族多样化的特殊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 人力资本积累 西部地区 少数民族
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内容分析
1.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
自近代师范教育制度建立以来,我国一直对师范生给予优惠待遇,免学费和其他费用。然而,为了提高国民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和高学历人口的比率,我国高校经历了一股扩招和普遍收费制度的热潮,师范院校的入学门槛逐渐降低,师范生的学费逐渐攀升,师范教育收费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而且,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左右,农村教育显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目前以培养师资为主的师范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问题来说,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城市就业造成了人力资源两极分化的日益恶化。[1]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中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和经济的发展。
2.2007年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开幕式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自2007年秋季开始,在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从招生人数与分布来看,6所部属师范院校主要面向中西部,尤其是西部12个省、市和自治区, [2]其大多数为少数民族聚集地,文化及宗教信仰的差异使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人力资本积累具有特殊性。通过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从事基础教育,提高教师质量,均衡教育资源分配,解决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3]。
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调查初步表明,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达到了推进教育公平和改善落后地区师资水平的预期目的。[4]但根据另一项关于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显示,就业于乡镇及以下免费师范生所占的百分比为 6.54%。在县级及以上就业所占的百分比为93.46%。由此可见,到县级及以上中小学任教是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的主体,[5]现实中,仅有很少一部分的免费师范生回到农村就业,很多并未按照当初的协议回到生源所在地就业。首届免费师范生投身基础教育的意愿总体不强,更不利于促进教育发展的公平。[6]对是否履行协议起关键作用的因素首先是免费师范生对教师的职业认知和对自身的身份认知,其次是免费师范生自身的诚信状况[7]。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师资数量不足,教师综合素质均不高, 急需一大批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师范毕业生。[8]虽然政策以吸引高中毕业生报考免费师范生为导向,但其忽略了免费师范生毕业之后在基层的就业状况和基本生活问题,教师资源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流动也是造成全国范围内教师资源分配不均的原因之一。同时,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就本文来看,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人力资本积累也是整个西部地区教师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汉语教师数量不足、汉语言文字水平不高和教学业务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不少学生存在汉语语言使用障碍,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就业当中处于劣势。[9]因此, 少数民族教师在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其特殊性,重视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10]。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师范生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影响分析
1.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形成的师范生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贝克尔认为用于教育、在职训练、卫生保健、劳动力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信息等实际活动的支出都是一种投资,而不是消费,因为它们不仅在短期内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长期起作用 [11]。
由于人力资本转移成本的差异以及对专业领域的依赖程度不同,在众多文献当中将人力资本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这种人力资本一旦离开其专用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价值, 因而其转移的成本相对来说较大[12]。
2.免费师范生自身人力资本属性的界定
免费师范生人力资本的属性取决于国家对师范生人力资本投资的属性,在高等学校的课程中,通识课程是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泛指专业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13]通过通识课程的教育可使师范生获得基础知识、道德水平以及身体素质方面的提升。[14]在专业能力的培养方面,根据各校的课程设计可以看出,这些学校的培养方案中都包含了教师道德、知识、心理、教学、管理及沟通能力等的培养,并辅助以实习、见习等方式。从培养计划的表格中可看出,在专业能力上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和投入力度的加强使得这一部分成为了教师人力资本培养的重点。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中小学教师满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包括通识知识)、专业能力的要求,从这一点来看,教师人力资本所要求的专用性程度远远大于通用性。
3.免费师范生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积累
从在校期间的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情况来看,以西北地区的陕西师范大学为例,从2007级~2009级的免费师范生专业课成绩与非免费师范生的专业课成绩的对比结果得出,免费师范生的专业课成绩相对非免费师范生水平较低,学习意愿和动力欠缺[15]。
其次,从本科毕业后的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情况来看,经考试合格可继续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这无疑是提升了教师专用性人力资本的质量,同时,师范生在读研期间还需参与实习,成绩优秀者可继续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
再次,实习的过程也是提升人力资本的一大途径,当免费师范生毕业之后走向工作岗位,都可以通过实际的教学工作来获得教学技能和专业的知识,提升了未来的收益。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基层教师队伍的人力资本积累分析
2011年第一批免费师范生毕业,陕西省1302名免费师范毕业生中,在农村就业的人数为133人,占总人数的10.2%。但从生源来看,农村生源占比70%左右,实际上并不符合回生源所在地中小学任教的政策导向。
1.西部地区整体教师人力资本存量的现状
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2007~2013年的数据显示,[16]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专任教师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且从2010年开始下降幅度增强。由此可推测,基层地区教师数量的锐减已成为一个全国性问题,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一现象更加明显。
通过对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农村基层地区中小学专任教师的人数统计可直观地看出,专任教师的人数大体上还是呈一个下降的趋势。
师生比是指学校教师总数与学校学生总数的比值,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17]2007~2013年的数据显示,西部地区的师生比普遍低于全国水平,并且与国际水平有明显的差距,这一指标也与当地人口数量、入学率相关,并不能以偏概全,而我国西部基层地区教师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师范生免费政策目的在于培养优秀并愿意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让他们返回其生源所在地以此带动当地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改善我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落后的局面,弥补我国基础教育在全国范围的短板。但根据首届免费师范生去向调查显示,[18]去基层农村就业人数远远低于去城市及城镇的就业人数,西部省份中,例如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去偏远农村就业的免费师范生人数为零,优秀教师人力资本向东部及城市流动,更是加剧了东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的差距。
2011年某课题组对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19]选择就业地域的调查结果表明,仅有2%左右的学生毕业之后愿意选择在农村就业。从需求的角度看,对于东部地区及大中城市来说,优秀的教师资源相对丰富,教师的就业水平较为饱和,如果过多的免费师范生选择在东部地区及大中城市就业,很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而对于优秀教师资源较为匮乏的西部及农村基层地区,迫切需要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结构完整、素质高、年轻、有活力的师范类毕业生更换掉知识结构陈旧的老一代教师,为基层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对全面提高我国整体人口素质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西部基层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鼓励更多的师范生选择去西部基层就业是重中之重。
此调查小组还实地调查了这6所部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中“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呆在农村占比分别为0.7%和3.2%。[20]由于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较差,教师的基本生活难以保障,而且西部基层教师工资偏低是大多数免费师范毕业生选择去大中城市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2.提高教师人力资本质量
免费师范生政策不仅注重教师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提高教师人力资本质量也是目标之一。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也实施了多种教学措施,制定了相应的培养计划,主要包括:实施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有针对性地设置教育研究与拓展类课程;强化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建设教育实践基地等制度措施。
学校首先从生源质量抓起。6所高校的免费师范生的入学考试在各地的提档线平均高出省重点线约30分,从生源上保障免费师范入校生的质量。
其次,优秀生源入校后,其四年的专业课学习过程是决定其专用性人力资本质量的关键。相对于之前的师范教育,免费师范生教育模式根据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了培养标准,运用新的教师培养方案,为免费师范生提供软硬兼优的学习条件,培养基础教育优秀教师人力资本。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教育现状,
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建议
1.提高西部中小学教师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
由于追求更高的薪资待遇和生活条件,是造成教育系统内的教师人才流动及我国教师资源东西部分配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一项关于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对自己工作满意度及生活现状满意度的调查显示,[21]仅有少数已就业的免费师范生对工作与生活较为满意,而对于绝大部分免费师范毕业生来说对工作与生活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若要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就要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完善福利制度,使其基本生活有保障,加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2.加大对免费师范生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
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积累程度影响着免费师范生就业选择,因此,在免费师范生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他们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免费师范生的专业专用性人力资本,以此来提高他们在择业时与职业匹配的概率,弥补西部师资的空缺,这也是他们履行自己支教义务的前提。
师范生的在校学习过程正是师范生专用性人力资本形成的阶段,目前6所部属师范院校都在对师范类教育专业进行从课程、教材到教师指导方面的改革与完善,因此增强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师范生教学过程中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应针对这类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扎根农村教育事业的职业情感,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状况,为西部地区的教育作出贡献。
3.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应重点扩展西部地区师范院校,针对西部基层地区教育现状制订相应的教学模式
尽管免费师范教育政策要求学生毕业后回到生源所在地区任教,并到农村中小学支教若干年,即使很多学生来自于西部农村,但实际上他们由于薪资待遇,生活条件等原因很少在西部农村中小学任教,尤其是中东部的师范类院校的师范生,很少来西部就业,因此,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高素质师资短缺的问题。对西部地区地方师范院校实施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吸引更多当地的生源,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从而提高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同时,西部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在推进教育的同时要注重结合本民族文化,改变少数民族偏远地区落后的教育观念,增强针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师培养力度,教师来源应充分容纳各个民族,使师范生在回生源地就业的同时找回民族认同感,更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发挥。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免费师范生监督和考查机制
根据前文所述,免费师范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毕业之后会有稳定的工作,但这会影响到他们人力资本积累的程度,从长远来看,会影响到教育的质量甚至是下一代的人力资本积累。因此,对享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和考查机制,保证培养质量。例如,对于在校成绩过差、无上进心、思想品德不端正的学生可解除合同,不再享受优惠政策,也不再要求他们从事教师职业。对于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免费师范生也要进行教学业绩考查,以确保他们的教学质量,这对于改变西部地区教学水平落后于其他地区的局面非常重要。
总之,免费师范教育是党和国家落实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必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关注,这一政策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完善,一定会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2]石淼:《关于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政策研究》,《高教研究》2011年8月,总第316期。
[3]中央编办:《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
[4]朱炎军:《免费师范生源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3月, 第9卷,第2期。
[5]严怡、张斌:《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以西南大学为例》,《实证研究》 2012年第16期。
[6]付义朝、杨小玉:《促进免费师范生投身基础教育的有效策略——基于全国6所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调查与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1月,第44卷,第1期。
[7]李生刚、贺雅坤、李创新、鲜路、张亚男:《免费师范生履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调查》,《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4年4月,第28卷,第2期。
[8]付卫东、曹青林:《高校师范类学生就业需求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基于全国6所部属师范大学和30所地方院校的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1月,第52卷,第6期。
[9]文忠长:《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政府责任思考》,《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9月,第12卷,第3 期。
[10]蔡淑兰:《少数民族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困境与出路——兼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民族教育研究》 2012年第1期,第23卷,总第108期。
[11]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
[12]王安正、成 娟:《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协调人力资本专用性和通用性的关系》,《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3]江海英:《教师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探讨》,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位论文, 2007年,第20-22页。
[14]耿富云、赵伶俐:《六所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比较研究》,《大学》(学术版)2013年9月15日。
[15]王琴梅、方妮:《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基于陕西师范大学的调查》,《理论导刊》2014年第6期。
[16]《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7]胡又农、赵锦红:《师生比问题研究》,《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2006年1月19日。
[18]《万余毕业生去向调查:首届免费师范生去了哪》,《人民日报》 2011年9月28日。
[19]付卫东、曹青林:《高校师范类学生就业需求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基于全国6所部属师范大学和30所地方院校的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1月, 第52卷,第6期。
[20]付卫东、曹青林:《高校师范类学生就业需求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基于全国6所部属师范大学和30所地方院校的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1月, 第52卷,第6期。
[21]付义朝、付卫东:《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工作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教师教育论坛》 第26卷,第1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