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都会新版《玛侬·莱斯科》:故事背景转移引发争议

2016-05-31谢朝宗

歌剧 2016年3期
关键词:艾尔普契尼大都会

谢朝宗

普契尼的《玛侬·莱斯科》(Manon Lescault)的情节关键,是主要人物在做决定前没有想清楚后果,导致悲惨的下场。大都会歌剧院的新制作,也有着同样的问题。

在这个歌剧里,还有近似“英雄救美”的情节,这也发生在这个制作里,不过真实的结果要比故事里的好得多。原来的男女主角,是当今最抢手的——男高音考夫曼(Jonas Kaufman)和新秀女高音欧波蕾(Kristine Opolais)。但考夫曼在离首演不到20天时因病辞演,大都会急需要有另一个明星来拯救这个倍受期待的新制作,正在演《丑角》的阿兰尼亚(Roberto Alagna)挺身而出,接下这个“救美”的任务。多年前他为了一场音乐会曾学过格里欧的唱段,但后来音乐会取消,所以他从没唱过这个角色,更不要说是还要演戏的完整制作。他在最短的时间内不仅要学会歌词和音乐,还学会了舞台动作,称他是“英雄”不为过。他的高音有点紧,可能是因为紧张或不熟悉而引起的。但是愈往后他表现愈好,他声音里的热情和开朗,正是意大利歌剧所需要的。

然而这也引出一个让人质疑的问题:为什么会这么晚才决定找阿兰尼亚代演?考夫曼取消演出的消息的确宣布得晚,但并非无迹可寻:他从去年11月以来已经取消了一连串的演出,而且都是同一个理由,大都会不可能不担心,也没有理由不提前开始找可以顶替他的歌手,让所有人都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准备。

欧波蕾是近年来备受好评的普契尼女高音,但她纤细的声音,在大都会唱这个角色稍嫌赢弱,有些激昂的乐句免不了被乐团盖过。好在她有丰富的音色变化,可以传达这个角色由清纯女孩,到穿金戴银但精神空虚盼“小三”,再到阶下囚的个性转换。

《玛侬·莱斯科》是普契尼的成名作,让他在当时一大批年轻作曲家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威尔第的接班人”。在乐团部分可以听到瓦格纳的影响,尤其是主题音乐的使用,但在人声部分则充分显示出旋律优美、感情洋溢的意大利色彩。第二幕男女主角的二重唱,尤其是两者赤裸的性的欲望,也是普契尼作品里少有的。

但普契尼选的故事并不新鲜,马斯内的《玛侬》之前在1884年首演且大受欢迎,离他的作品问世不到十年。尽管普契尼有言,“像玛侬这样的女子,不限一个男人来爱”,但我们很难想象他不受影响。或许因此,普契尼避开了一些马斯内用过的情节——包括玛侬随格里欧私奔到巴黎后过不了穷日子而离开,和格里欧的家世背景,因此角色性格比较不完整一男女主角每次见面,都发生在情节转折的关键点,凸显了两人做决定都很冲动的感觉。

这就引到关于这个制作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把故事的背景时空搬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占领的法国。据导演艾尔(RichardEyre)在节目册里的访谈中表示,这是因为原著的18世纪的法国,离当代观众太遥远,所有歌手一穿上古装,就不像真人,很难传达故事里的激情和欲望。

这似乎是当代导演把歌剧时空大挪移时最常用的理由,但这其实很说不通。因为古装剧是电视电影里久演不衰的剧种,千禧年以来尤其流行,从创作者到观众似乎都能在古人身上找到与今人可以相呼应的情绪,歌剧没道理不能赶这个热潮。

但是纳粹占领的法国,是观众太熟悉的时代,有着明确的政治社会结构,这是忽略不了的。而艾尔的舞台上几乎完全没有指涉这些,甚至还有完全违反历史的表现,叫人难以去单纯体会角色的情感。纯粹从外表、尤其是服装来看这个故事,似乎有些呼应玛侬的个性;但艾尔无法把这个表面现象,转换成传达内在对角色或社会的观察与批判,让人不得不质疑,他把故事搬到有这么一个特定历史时代的决定,是不是没有想清楚。

第一幕的故事发生在玛侬抵达的小城的广场上。罗布·豪厄尔(Rob Howell)的舞台设计延续他之前为《卡门》设计时所持的精神,包括贯穿不同幕的视觉主题。在这里有着新古典主义风格和高大的梁柱和拱形的台阶,环绕着几张咖啡桌,舞台另一边则是玛侬下榻的旅馆的门面。在广场上夹杂着几个纳粹军人,但人群似乎没有惧怕也没有敌视他们,让人感觉他们的存在纯粹是装饰性的。场面调度也有不少问题,在一团热闹里,格里欧常常消失在人群里,他全剧最著名的咏叹调“你们中间有位姑娘”(Tra vol,belle)没有给观众明显的视觉焦点,音乐开始了我们才开始去找歌手在哪里,让这个著名唱段失去了一些重量。

这个宏伟巨大的场景设计也延续到第二幕。阶梯从台右移到台左,阶梯顶是一幢充满浮雕的墙,这让玛侬的卧室变得像个教堂,而且人出入要爬一段楼梯,非常奇怪。原来剧本里是私人性质的音乐表演和舞台教学,在这个制作里变成热隆特邀请宾客观赏他与玛侬的关系的炫耀场合,这点显示出玛侬作为“小三”难免有些身不由己的处境。

这个制作最大的问题是从第三幕开始。此时玛侬已经被下狱等待流放,这个制作保留原剧的背景,所以发生在港口。但这很没理由:纳粹怎么会把人犯流放去美国?怎么会经由海路?这个制作源自巴登一巴登(Baden-Baden),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艾尔害怕把集中营放进来会引起争议?如果是这样,他是不是一开始就不该选择这个时空背景?

第四幕的场景似乎回到玛侬的卧室,但已是墙倾柱倒的废墟。如果这是一个寓言,其寓意并不清楚:玛侬的悲剧是她的性格造成的,并不能像这个场景似乎要暗示的,代表一个文明的衰落或社会的败坏。另一方面,欧波蕾和阿兰尼亚身处于一大片倒在地上V字形起伏的石墙上,攀爬起来很吃力,观众看着都替他们担心,实在可惜了他们,因为两人在这里的表现最好一阿兰尼亚传达了格里欧的急迫与绝望,欧波蕾把玛侬垂死自勺“孤独,寂寞,被抛弃”(Sola,perduta,abbandonata),唱成一出迷你歌剧,她把“被抛弃”一词唱得怨毒十足,最后她祈求爱可以让她战胜死亡,激昂的声音里传达的是内心真正的绝望,因为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当台上有着种种不确定的因素时,台下指挥就更加重要,而法比奥·路易吉(Fabio Luisi)正是这个稳健的舵手。乐团在他带领下,奏出丰满的音色,弦乐部每每强调出急切的悲剧性格,第三幕开始的间奏曲让全场观众沉浸在华美的管弦乐声里,博得热烈的掌声也不足为奇。

猜你喜欢

艾尔普契尼大都会
最佳快递员
父亲的吻
爱的遗产
论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以《艺术家的生涯》中唱段《漫步街上》为例
贾科莫·普契尼:歌剧界的泰斗
普契尼的自我评价
我的食物大都会飞
Zootopia 《动物大都会》
过膝伞裙 大都会女孩蜂拥而至
艺术比死亡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