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探究式学习(教学)方式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31卢阿娜海淀区卫生学校北京100192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问题导向探究式学习

卢阿娜(海淀区卫生学校,北京100192)



浅谈探究式学习(教学)方式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卢阿娜
(海淀区卫生学校,北京100192)

摘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导向,以学习任务单为载体,采用探究式教学对中职病理学“组织损伤与修复”单元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进行主动探究,感受知识形成,完成职业联系,实现教学方式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教学)方式;问题导向;学习任务;教学设计;学习能力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职业实践为导向、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式,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体验学习,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发展目标。

表1 “组织损伤与修复”教学设计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形态变化和功能代谢的改变明确疾病的共同规律及特殊规律,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看待问题的视角由宏观转向微观,由观察疾病临床表现转向窥视病变内在机制。面对医学基础知识缺乏的中职生,授课的重难点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依托一定的载体引导学生将疾病的外在表现(果)与内在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病理机制(因)相联系,在两者间建立牢固的因果关系,由果到因、再由因到果,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培养学习能力,实现探究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1 病理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教学)方式的应用

学生基础知识的缺乏、课程教学视角的微观要求,均提示病理学教学如果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则很难将科学严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笔者对病理学教学进行改革,现以“组织的损伤与修复”教学过程设计为例,浅谈在病理学教学中,以实践问题为引导、以学习任务单为载体,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效果。

“组织的损伤与修复”为病理学总论第三章内容,是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组织的损伤和修复,掌握损伤的类型,能够区分不同病变的损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探究式教学设计包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题目,收集证据(化繁为简、深入浅出)→预习课本,提取框架,形成解释→评价、考核、巩固→检验结果,知识迁移,职业运用5个环节。每个环节均创设问题,问题通俗简单,符合中职卫校学生初中毕业、初次接触医学基础知识的认知特点。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直观引出概念,环环相扣,将本章节的知识框架串联在一起,以问题为导向、以学习任务单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感受知识形成,并联系职业完成知识迁移,进而达成课堂目标。

1.1“组织损伤与修复”教学过程设计(见表1)

1.2“组织损伤与修复”学习任务单(见表2)

表2 “组织损伤与修复”学习任务单

2 思考

笔者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发现,必须要解决好探究式学习中存在的误区,消除不必要的误解,杜绝神话倾向、泛化倾向、僵化倾向和表面化倾向,以确保探究式学习取得最佳效果。

(1)应根据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选择合适的问题载体,依托一定的载体,实现探究式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探究的问题应是来自实践的真实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探究问题展示可采取多媒体方式,使其更为生动有趣;应以具体探究问题为目标,明确方向有利于资料的收集、问题的解决,实现知识迁移。学习任务单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渗透思想方法,借助教师的引导,参与学习全过程,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1]。学习任务单设计应以学设教,基于学情,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为了让全体学生都有所进步,问题任务设置要有层次深度,适合不同学习能力倾向的学生,学习任务要有梯度,有利于分层教学的深入[2]。

(2)强化对学生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的支持与引导作用。教师要在探究目标的制定、探究计划的设计、教学材料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过程的指导和评价方案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教师必须明确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是为课程的教学目标服务,问题是探究式学习实践成功与否的关键[3],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梯度,值得探究,同时具有开放性与实践性[4]。探究式学习的开展不仅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所收获,同时在探究性思维、合作意识和能力、责任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也有所收获。在成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感受探究活动获得成功的同时,能合理利用探究成果,有效地为其了解知识产生过程、准确理解课程内容以及后续课程学习服务。

总之,探究式学习作为鼓励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经历和体验知识产生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让课堂成为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知识,在体验中培养情感,在探究中学会思考,在交流中展现个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夏蔚.构建以学习任务单为载体的高效数学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3):64-66.

[2]王林玲.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使用与评价[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3 (Z1):3-6.

[3]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J].教育研究,2001(12):52-56.

[4]张享发.实施问题导向,实现有效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3(11):5-7.■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7-0071-03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问题导向探究式学习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科普学习任务在网络RPG游戏中的设计
技工院校物流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