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浸满甜蜜深情
2016-05-31
深入人民的作品,最接地气;沅水里捞出的好文,最受欢迎。
既是知名作家又是省文联、省作协副主席的王跃文,是应邀到泸溪以《大清相国》给县委县政府上一堂“三严三实”党课。从湘西走出去的他,对这片土地的情感更多地浸润在他的作品中,《大清相国》有父老乡亲的正直、顽强,《漫水》更是承接了自沈从文以来湖南乡土小说的文脉,以他扎实的生活功底,展示乡村美好的人情人性,因而斩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一堂党课在泸溪党政机关引起强烈反响的时候,另一位几乎跑遍湘西的老作家水运宪,依然跑在泸溪的大街小巷。30多年前,他钻山沟、睡山洞,泡在生活最底层,走村串户写下《乌龙山剿匪记》。这次来,他对浦市浓郁的码头文化极感兴趣。从诞生不少通江达海商业巨贾的地方,探寻他们背后的精彩故事,把最富传奇的人物挖掘出来,用电影或电视艺术加以表现,都成了作家脚下的动力。
像王跃文说的,我们今天是走在周立波等老一辈文艺家扎根人民的路上,比起他们,我们还深入得不够。周立波当年到过烽火连天的抗日前线,参加过东北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50年代农业合作化高潮,他又举家南迁,从北京回到家乡益阳农村,和家乡的村民春种秋收。正因为他毕生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才有《暴风骤雨》、《山乡巨变》那样的脍炙人口的长篇巨制。他被文学界和读者公认为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铁笔”和“圣手”。而我们能不能像周立波那样也成为一杆“铁笔”,就看我们能否像他们那样俯下身子接地气、躬下身子为人民。
当两位作家在泸溪的古镇村落行走,另一个女作家正走在湘西的高寒山区。她叫龙宁英,湘西花垣土生土长的苗族作家。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苗寨调研、关心底层人民疾苦,特别是到十八洞村温暖乡亲、精准扶贫。那次,她就跟着省作协“中国梦·文学梦·湖南故事——作家看湘西扶贫开发”的采风团,就深入十八洞村。冰冷的冬天,龙宁英住在苗寨、走在平困村,和苗家大姐一起下地,与苗族老人一起对歌。她始终相信:只有打成一片,才能打动心灵。
半年的狠接地气,女作家有了充足的底气。她的作品终于有田间地头的家长里短,有乡村俚语的嬉笑怒骂,这些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人物和情感,支撑起作品的生活厚度和思想深度。同时,刻画了一批有家国情怀的、鲜活的扶贫攻坚人物……
当作家们的脚步往山区、村寨的深处去,另一个山头有两人走在贫困偏僻的浦市都歧村。他们是“武陵追梦”总导演谭仲池和夏义生。
泸溪县浦市镇都歧村是省文联的扶贫点,山民们祖祖辈辈在半山云雾中生息,山高路险。都这年代了,依然靠背篓出进大山。虽然,一条简易狭窄的“机耕路”修到村口,可每家每户还得靠牛拉骡伏运粮盖房。谭仲池多少次想,光能写出“世外桃源好风光”、“生活幸福歌亮堂”的词句还不行,要努力让“土村苗寨奔小康”。
“给山民家门口修条拖拉机能走的路,大概要多少钱?”
“上百万吧,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怎么来?”
夏义生是一位评论家,又是文联的“管家”、采风团的“后勤部长”。他把文联与都歧村“结对子”、文化帮扶一一落实、精准到位:
建一个文化广场,把村民的文化活动搞起来,把传统的东西捡起来,阳戏的服装、腰鼓队的“行头”都置办齐了;组织留守妇女跳广场舞的红连衣裙正在做,但唱花灯缺器材;文化帮扶一对一,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村民远离赌博、不再生事;引水工程,泉水已找好,工程不复杂,正在推进……
“重要的是我们机关的干部要定好位,可以是文明引导、文化帮扶;可以是扶一个贫困家庭或帮扶一个孩子;各协会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的艺术家与这里家家户户‘结对子,从文明、文化上辅导,帮山民真正在精神上脱贫……”
两人正说着算着,两辆车进村了。嗬,是本单位音协、画院的同事来了。车装得满满的,每户一床新棉被拉来了,同事们带来的冬装、书包、鞋帽也挤满了半台车。金沙是音乐家协会的秘书长,帮村民一道把东西卸下,就急忙跑了。看他拿着书包、棉衣一大包,知道他是给帮扶对象送物资去。
这天晚上,回到驻地的谭仲池一进门就喊:“哎——肖老师,你的‘新韵咋样了?我这个采风团团员,《沅水古韵》初稿完成了,回去再打磨。不行再下来。”
原来,自《沅水神韵》唱响以后,为泸溪打造配套三部曲。《沅水古韵》谭仲池领了,《沅水新韵》肖正民包下。眼下主席直点,肖老师实在地说:“还差一点点。末尾两句卡壳了,昨晚想到半夜,都不满意。”
“好,要的就是精。回头再下去,会有新灵感……这些年,我体会,脚踩泥土、身接地气最重要。感情贴上去了,脚就跑得勤,带体温、带真情,歌词元素就冒得出,还都是好东西、都是真家伙。”
感同身受的艺术家直点头,都是接了地气有了底气,知道泸溪会有《沅水古韵》再唱响,文学、书、画也都会有沅水新韵在传唱。这里的天地间不止弥漫甜甜的橙香,也一定会有不散的文化与文明。
……
冬日的阳光漫洒在碧绿的山野,蜿蜒不绝的椪柑林沿山起伏,金色果实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果香氤氲,色彩灿然。“泸溪好景君须记,正是椪柑馨香时。”——中国椪柑之乡泸溪,30万亩果实下树了。
潭溪镇两万多亩示范基地,椪柑红透了、全熟了,连片的山也沸腾了。听,“咔咔咔”“咔咔咔”的剪刀声,一个个带着露珠含着微笑的红橙下树了,一串女人们的笑声散开了;看,果儿印上泸溪人的甜蜜和欢喜,装满一箩又一箩,堆金山一样上路了。
上路的全是男人们厚实的脚板,迈开大步、欢快晃悠地朝前奔。
“今天累了吧?”冬日挥洒热汗来回运果儿的汉子碰头问候。“累了也高兴呵。”扁担音乐接着飘洒一路,“依呀呀、依呀呀……”的给他们结实的肌肉、脸上的憨笑、心里的希望——伴奏。
突然,另一组伴奏也精彩亮相:
泸溪出了好椪柑,就像黄金铺满山;农户有了好收成,梦里笑醒合家欢。
哟,歌声,谁的歌声?
那是“东歌”王——陈和满与她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向民英。两位苗族阿姨,以唱“东歌”为生。固定的民族调,自编自唱、现场发挥,她们可是这里最受欢迎的“角儿”。你听,她们张口就来——
潭溪美名出椪柑,各地老板来参观,吃得高兴人欢喜,满载而归还会来。
如今党的政策好,荒山处处种椪柑;椪柑生意真正好,一车过了一车装。
还真是像歌里唱的。319国道潭溪镇的地界上,公路两旁,摘下的椪柑一堆接一堆,金山样一座连一座,堆在路旁一眼望不到头。来自黑龙江、广东、北京、内蒙古、河南等10多个省市牌号的大货车停靠在公路两旁。椪柑们列队出征、长翅膀飞了——甜甜的果实要飞进万户千家,圆润的梦想去赴万民之约。
潭溪镇党委王书记看着这丰收的场景,掩不住的欣喜哟:“近十年,椪柑一年比一年好,农民一年比一年收入高。今年椪柑下树前,我们这两万多亩果实几乎都已订购一空,而且比去年最好价格还增长不少。看,那位就是……”
王书记指着不远处忙活的一位果农,他叫唐祖明,原是朱雀洞村有名的困难户。遇上政府扶持椪柑的强劲力度,他那积极性像竹笋逢春“嗔嗔”地往上长。一家种植椪柑145亩,连续3年销售超17万,仅此一项5口之家年人均收入3.4万。今年他又喜获大丰收。
自从开发搞椪柑,农家户户造楼房;不信你来我村看,家家都像开银行。
泸溪椪柑传四方,我们农户欢喜忙,明年还要更努力(哟),一年更比一年强。
县委宣传部向部长听着歌中唱出“开银行”就笑了。“这也确实形象。就说泸溪红山椪柑公司的400亩精品示范园,年轻的总经理谭永峰原是在外打工,接过父亲经营的椪柑园,利用现代理念和所学知识,联络了几十家客商,打开了远至俄罗斯、朝鲜的销路。还把附近几个乡镇的农民吸引过来,包销他们的产品。再投入几百万元,办了一个年产3000吨椪柑粒粒橙的加工厂,消化残次果5000吨,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更多的是全县有60%以上、10多万农村贫困农民通过椪柑开发实现脱贫致富。椪柑产业已是泸溪真正的支柱产业,泸溪当之无愧成世界最大的椪柑产业基地。”
椪柑熟了、人民富了,泸溪红了,一幅幅橙黄色图腾让泸溪踏歌起舞,诉说安康丰年,述说着民富吉祥。
突然,一曲再熟悉不过的《沅水神韵》在果林山边农户家飘来:“神山神水出神果,泸溪椪柑美名扬……”好奇地上前问,女主人爽爽地说:“一年四季我们都听这歌,我们爱听,椪柑也爱听。这不,椪柑一年比一年生得甜、结得多。不信,你问它们,椪柑也都会唱歌。”
太妙了——
“好山好水好地方,土村苗寨奔小康”。《沅水神韵》的这一句,是满天满地的椪柑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