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小说中的“中国梦”

2016-05-30魏文哲

西部学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中国梦

摘要:中国梦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形成的一个概念,晚清小说中反映的晚清中国人的共同梦想是:摆脱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奴役,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富强、安乐的国度。中国人民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共同努力后,时至今日中国梦已经基本实现了。但是晚清小说中的中国梦,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梦”在领导阶级、具体内容、实现途径和方法上是大不同的。这里,从晚清小说的角度考察中国梦,有助于我们加强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感受。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近代史;晚清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这个概念以来,“中国梦”很快成为社会上的流行词语。虽然这个词才刚刚流行起来,但实际上这个概念早在一百多年以前的晚清时代就已经产生了。以历史的眼光看,中国梦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形成的,它代表了最近一百多年以来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和理想,即民族独立自由,国家文明富强,人民幸福安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众所周知,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古代历史上曾经执世界之牛耳,更是东方世界当仁不让的领袖。然而,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势力迅速壮大,而中国却停滞不前,故步自封,被西方世界远远地甩在了后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和殖民势力的扩张,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中国逐步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整个国家贫穷衰弱,腐败落后,任人宰割,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决不甘心被人任意欺凌、奴役,于是奋起反抗,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急起直追,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努力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争取恢复昔日的辉煌和光荣。这就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共同的理想和愿望,这就是中国梦。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是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而留下的历史足迹。因此,从近代史的角度来看,中国梦这个概念对中国人而言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梦这个概念不仅出现在各种政治文献中,在晚清小说史上,也有不少作品绘制、记录了中国梦。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在政治界、文学界、学术界和思想舆论界都具有广泛影响,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在中国近代小说史上,梁启超同样具有重要影响。1902年,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新小说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中国近代小说的繁荣。

《新中国未来记》是梁启超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也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小说史的开山之作。《新中国未来记》发表于1902年至1903年间,未完。在这部小说里,作者穿越到了未来世界,站在未来中国的角度展开叙述。小说里所说的未来,是指公元2062年,而作者所处的时代则是20世纪初,二者相差100多年。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爱国志士在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小说只有5回,第1回写新中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新面貌新气象,第2回以后则是叙述新中国建立的过程,全书结构清晰而简单。

小说第1回重点描绘了作者心目中未来新中国的全貌,也就是梁启超心中的中国梦。

当时的中国政府正在南京主持召开世界太平会议,会议取得了很大成功,各国代表“已经将太平条约画押。”这时恰好又是中国实行维新变法50周年的纪念日,各个友好国家纷纷特派兵舰参加庆典,英国、日本的皇帝、皇后以及俄国、菲律宾、匈牙利等国的总统及夫人都亲临庆典表示祝贺。其余各国则派遣代表参加庆典。大家齐集南京,“好不匆忙,好不热闹。”同时,中国政府又在上海举办万国博览会。这个博览会不是一般的博览会,它不仅展示各种精美的工艺品,而且世界各国学术界、宗教界也在博览会上召开联合大会,所以,“各国专门名家、大博士来集者,不下数千人。各国大学生来集者,不下数万人。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这一系列重大事件在中国上演,由此可见中国之富强,国际影响力之大,简直是举世无双,无与伦比!

众所周知,梁启超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这部小说也正是站在君主立宪的立场上创作的,在艺术上并不成熟。但它在晚清小说史上却有着重要影响。此后不少人受他的影响,步他的后尘,在小说创作里绘制中国梦,激发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热情和斗志。

旅生的《痴人说梦记》,30回,1904年至1905年发表于《绣像小说》。

小说以晚清社会为背景,叙述了一群爱国志士为了救国而奔走奋斗的故事。书中的重要人物皆有原型:宁孙谋、魏淡然映射康有为和梁启超,这从他们的姓名、籍贯和事迹上很容易看得出来。主人公贾希仙的身上有孙中山的影子,但与孙中山又有不同,应当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贾希仙与宁孙谋、魏淡然本是同窗好友。他们志向远大,立志救国救民。宁孙谋、魏淡然是映射康有为、梁启超的,所以他们的政治主张是君主立宪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梁启超所领导的君主立宪运动最终没有取得成功。因此,小说里宁孙谋、魏淡然的政治活动最终也是失败的。

贾希仙与宁孙谋、魏淡然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但社会黑暗,政治腐败,使得贾希仙屡遭挫折和打击,于是愤而与政府作对,试图举行革命暴动。暴动失败后,他放弃在中国内地搞革命,与一伙同志到海外开拓殖民地。他认为,“我辈出洋,就是西国所说的殖民政策。中国本嫌人满,能殖民外洋,是大利中国的事。”(第27回)贾希仙等人来到人迹罕至的仙人岛,先是在岛上开设学堂,以科学知识和文明思想来教育岛民;然后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又将岛上的土地平均分配给岛民来发展农业,让他们过上了富裕的物质生活。最后领导岛民建立起西式的代议制民主制度,让岛民享受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经过一番努力,贾希仙等人终于将仙人岛建设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平等、富强、安乐的美好家园,实现了他们的最初理想。

贾希仙的理想自然就是作者的理想。从小说来看,作者旅生对当时腐败贫弱、愚昧落后的中国似乎已经失去信心。如第17回,贾希仙作了个恶梦,由此恶梦,他得出结论:中国已经不可救药了,因为一般中国人太愚昧太自私:

如今时势,还要去想兴什么中华,岂不是背时吗?所以和愚人谈起,他鼻子里都是笑;和聪明人谈起,它虽然附和,还是将信将疑的。眼前同志,算起来只有黎浪夫是个真知己。他东奔西走,依然没得一些头绪。据我看来,足算做得到,也只同梦境一般。不如息了这个念头,依着仲亮的话,到仙人岛去做些事业为是。

但其实作者是很矛盾的。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觉得祖国还是有希望的,中国终将被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富强、文明、幸福的国度。这一点可以从稽老古和贾守拙这两个人物身上看得出来。在小说的结尾,稽老古也做了个梦,梦见中国完全变了,变得与现实中的中国完全两样。醒来后,他兴致勃勃地向贾守拙诉说他的梦:

我梦见坐了一只安平轮船驶回中国。到上海登岸,只见上海那些外国字的洋房都换了中国字,那街上站的红头巡捕不见了,都是中国的巡警兵。这还不算奇,最奇的是铁路造得那般快,据人说中国十八省统通把铁路造成了,各处可以去得。我记挂的是家乡,就从上海搭火车前往汉口。上了火车,不见一个洋人,我又觉得诧异,私下问人道:“从前我在汉口,见车站上有洋人不少,如今怎么不见了?”一个拿旗子的人答道:“原来你是从外国来的,不知道本国如今大好了。各处设了专门学堂,造就出无数人才。轮船驾驶、铁路工程都是中国人管理;况且从前是借人家款子办的,如今债都还清了,统归自办。搭客价钱是划一的,上落都有人照料,不比从前那般杂乱了。”我因不晓得从前铁路上的弊病,也没和他多谈。只见车子开起来,天旋地转,果然风快,据说一点钟工夫,好走一百多里路哩!那消两日,已到汉口,自有人来接我们进客寓,一会儿又有小轮船载我到了愚村。只见村中添设了无数学堂,那东邻西舍的小孩子都拿着书包上学,果然相貌也清秀了许多。最奇的还有那阿三老呆。这些人卖菜回来,手里都拿了一张《申报》在那里看。我不合多嘴问他懂得吗?他道:“你如何看轻我到这步田地?我们村里的人,若大若小,那一个不识字看报?我虽卖菜为生,要不识字,也被人家笑死了。”我此时觉得天大的本事也不敢看不起人。……我心上方才转念,要到京城里去逛逛。谁知我已上了火车,不上两日,已到京城。只见京城里都是极干净的马路,……那马车、电气车满街都是。……又听得人说:“皇上出来了!”那知皇上出来,也没多余护从,倒像个随常一般,亦不坐甚么辇,是坐了车子,一直望城外拉去。人又说是皇上要到东京去察访政治哩!我也不知道东京在那里。忽又转念:现在那些做官的如何样子?就见许多白胡子的老头儿聚在一处,有些红顶花翎的,大帽架在帽筒上,一个个愁颜不展,叹道:“如今新进后生掌了朝权,做出一桩桩破天荒的事来。皇上偏听他们,弄得我们一句话也说不进,一件事也做不成,只好挂冠回去的了。我们子弟倒要送他到学堂里去,多用几年功,以便将来有个出身。”我因他们这几句话,又想起一般教读先生。果然,又见好些秀才、举人,鹑衣百结,聚在文庙前,向着太阳捉虱子。见我去了,只当是同志,拉我同坐。我问他们道:“诸位先生何不在家教读,却穷到这步田地?”一位老先生叹道:“老兄,你难道不知,故意说笑我们则甚?”我发急道:“实在不知。”那贡生道:“如今家家子弟都到学堂去,学什么新学,通天下一十八省没一个开门授徒的了。我们呆守了旧法,没人肯请去当教员,所以穷到这步田地。”我听他这话说得悲切,正是物伤其类,不由得落下几点泪来。转念一想:我如今幸在岛中,这种苦头是吃不着的了。如此一转念,就觉身在岛中,见岛主和各国君主大会,有人说是弭兵会。我们仙人岛的兵船不下数百号,一齐挂了龙旗,还要升炮,炮声一响,就把我吓醒了。

贾守拙听后,兴奋地说道:“这就是我们中国将来的结局!”贾守拙、稽老古是贾希仙最亲近的人,他们都是作者的化身,因此,他们的理想和愿望都代表了作者的理想和愿望。

春(马风)的《未来世界》,1907年至1908年间发表于《月月小说》,共26回。小说所写的对象不是作者所处的晚清中国,而是未来时代的中国。那时中国已经实行君主立宪多年,“渐渐的民智开通,民权发达,居然成了个帝国的规模,复了那自由的幸福。但是全国二十二行省,四万万人民,毕竟闭塞的人占据了十分的五六,那开通的不过十之二三,不免还有那程度不全的缺点。”(第2回)换言之,中国虽然实行了立宪,但国民的文明程度还是参差不齐,中国人还是有种种缺点和不足,立宪的规模还不完备。正如小说里陈国柱在演说里所讲的:“诸君诸君,可喜现在的中国竟成了个立宪的国度了,……但是如今的时代,宪法还没有十分完备,民智还没有十分开通,……这个宪法为什么还没有十分完备?这就是国民的资格没有完全的缘故,并不是宪法有什么缺陷的地方。……国民的资格不完,宪法的规模不备,这就是我们中国立宪时代的现状了。”(第2回)

小说叙述了几个小故事,涉及家庭教育、婚姻自由等问题,以证明在立宪不完备的时代中国人依然有着野蛮腐败的思想和行为。作者认为,中国的立宪之所以不完备,国民的资格之所以不完全,主要原因是国民教育还没有普及。在第18回,作者这样写道:

为什么宪法的规模还没有十分完备?由于这些国民的教育不完。这所以然的道理,一则没有家庭教育,二则没有社会的赞成。你想那一班三四五岁的小孩子,正是那知识初开的时候。只要他家庭之间有了好好的教育,将来长大起来,那见识也自然渐渐的扩充,学问也自然渐渐的精粹。到了那个时候,不愁他不成个完全立宪的国民。再说起那社会上的人情风俗来,更是个立宪自治基础。第一要紧的就是那男女的婚姻。只要全国的同胞一个个都有了这般的学问,自然的男女结起婚来,没有那高低错配的事情,良莠不齐的毛病。到了那般的时代,那家庭教育不知不觉的也就完备起来。人人都有自治的精神,家家俱有国民的思想,这还不成了个完全立宪的中国吗?

方粹存是个贤能的官员,是作者笔下的正面人物。他认为,“欲求教育之普及,必先要人人识字读书。”中国的文字太难,不利于普及教育。因此,要普及教育,必先简化汉字,提倡白话文。再加上强迫教育(即义务教育),与这省文教育相辅而行,几年之间就可达到普及教育的目的。(第23回)方粹存的建议得到政府采纳,全国通行,于是“那些穷苦的百姓、不识字的愚民,也不敢不奉行法令,一律都是六个月卒业,居然一个个都有了知识,晓得中国现在的情形非完全立宪不可。要求完全立宪,非全国国民都晓得立宪的好处不可。……不到两三年的时候,竟是上下一心,君民一体,把一个老大衰疲的支那,登时变了个地球上惟一无二的强国。”(第24回)“那一班从前讪笑中国,欺凌黄种的外人,到了现在,也一个个都是刮目相看,不敢存一毫轻侮的意思。”(第25回)

由此可见,教育普及,宪法完备,国家富强,人民文明、自由,是作者的中国梦。

吴趼人,晚清著名小说家。他的思想明显受到他的同乡梁启超的影响,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在文化道德上主张保存国粹。他的《新石头记》是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其中展示了他的中国梦,显示了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信心。

《新石头记》40回,1908年10月出版。小说的主人公是贾宝玉,也就是作者吴趼人的化身。贾宝玉本来生活于18世纪以前,但在吴趼人的笔下,他却穿越到了20世纪初年,从古代世界一下子穿越到了近代社会。小说前半部分,作者借助贾宝玉的游历,一方面对近代中国的新生事物进行了展示,另一方面,又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和龌龊进行了暴露和讽刺。从第22回起,贾宝玉进入文明境界,在老少年的陪伴下,开始了他在文明境界的游历。这个文明境界自然是吴趼人虚构出来的,是吴趼人心中的中国梦,是中国的未来。

文明境界与现实中国(即晚清中国)正相反对。现实中国的种种弊端,文明境界里通通没有。现实中的中国人愚昧野蛮,老少年说:“此时世人性质,多半是野蛮透顶,不能改良的,虽有善法,亦无如之何,只有待其自死。”(第22回)现实里的中国,科技落后,经济萧条,政治黑暗,社会腐败,国弱民穷,备受外国列强的侵害、奴役、欺凌。而文明境界则是科学昌明,经济发达,国力强大,政治清明,百姓安乐,道德高尚。

政治上,文明境界实行文明专制。老少年对贾宝玉说:“现在我们的意思,倒看着共和是最野蛮的办法,其中分了无限的党派,互相冲突。……就是立宪政体,也不免有党派,……终非长久太平之局。不信,你放长眼睛去看,他们总有分崩离析的一天。”“野蛮专制有百害没有一利,文明专制有百利没有一害。”(第26回)晚清时期,梁启超提倡开明专制。吴趼人的文明专制论显然是受到了梁启超思想的影响。

既然号称文明境界,文明境界的文明程度自然是很高的。老少年对贾宝玉说:“敝境近五十年来,民康物阜,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早就裁免了两件事:一件是取文明字典,把‘盗贼、‘奸尻、‘偷窃等字删去。一件是从京中刑部衙门起,及各区的刑政官、警察官,一齐删除了,衙门都改了仓库。”(第26回)

为什么文明境界的文明程度那么高呢?老少年解释说:

要问敝境奉的是甚么教?那只得说是奉孔子教了。敝境的人,从小时家庭教育,做娘的就教他那伦常日用的道理;入了学堂,第一课先课的是修身。所以,无论贵贱老少,没有一个不是循理的人。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人人烂熟胸中。这才敢把‘文明两个字做了地名。你不看见那牌坊上‘孔道两个字么?那就是文明境界之内都是孔子之道的意思。(第28回)

尊奉儒学正符合吴趼人要求恢复旧道德的思想主张。在吴趼人看来,只要切实尊奉儒家思想,真正实行儒家的政治主张,中国必将成为文明强国。但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主张在我们21世纪的人看来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文明境界的科技水平很高,大大超过了西方列强。文明境界的人不仅将饮食、服装、房屋、交通等各方面大大改良,而且能够制造飞车、地铁、潜艇,甚至能够制造自然界的天气、人的智力,甚至能让人不吃不死,简直成了神仙。小说用了很多篇幅介绍文明境界里各种各样神奇的科学成果。这些科学成果大多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寄托了作者的科学梦。

文明境界的经济比较发达。据老少年说,文明境界里“没有叫化子,”“无论男女都能自食其力的了。”(28回)文明境界的军事实力极其强大,真可以傲视全球。用文明境界陆军都督西门子掌的话说:“我们政府要发下个号令来吞并各国,不是我说句大话,不消几时,都可以平定了。”(第38回)

社会风俗是判断文明程度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文明境界里,不论男女,人人都接受文明教育,人人都讲求公理和道德。老少年说:“敝境的风俗,不识字,不明公理,不修私德,都是人生第一耻辱的事。”(第36回)文明境界里没有优伶,更没有娼妓。老少年说,文明境界里,“不要说没有这种人,没有这种事,就是字典上‘娼‘妓‘嫖三个字都是没有的。”“我们字典上也没有个‘伶字,谁肯厚着脸皮去扮这个!有的是几套词曲,不过借此纪念古人。几位词曲家高兴时,便会同唱唱,也不过是陶情适性的意思,从没有拿这个卖钱的。”(第36回)

总之,在吴趼人的笔下,文明境界简直是完美无瑕、幸福快乐的极乐世界!这就是吴趼人的中国梦。但这个梦太完美太神奇,无法取信于人,似乎吴趼人自己也感到有点虚无缥缈了。所以他让贾宝玉在文明境界里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上海。好友吴伯惠告诉他:日俄战争后,朝廷宣布立宪,“果然立宪的功效非常神速,不到几时,中国就全国改观了。”“治外法权也收回来了,上海城也拆了,城里及南市都开了商场,一直通到制造局旁边。吴淞的商场也热闹起来了,浦东开了会场,此刻正在那里开万国博览大会。我请你来,第一件是为这个。这万国博览大会是极难遇着的,不可不看看。第二件是看万国和平会。此刻和平会被各国共议到中国来办,举中国皇帝做会长。”(第40回)于是二人去看博览会,会场十分热闹,展品异常丰盛。吴伯惠又告诉宝玉说:“此刻从吴淞起,一直到汉口,两岸全是中国厂家,接连不断的了。”(第40回)转眼之间,二人又来到北京万国和平会议会场,看到中国皇帝正在大会上发表演讲:“此和平会当为全球人类求和平,而各国政府当担负其保护和平之责任。如红色种、黑色种、棕色种,各种人均当平等相待,不得凌虐其政府及其国民。”“故自此次开会之后,当消灭强权主义,实行和平主义!”(第40回)

贾宝玉的梦自然也是吴趼人的梦,是吴趼人的第二个中国梦。与文明境界相比,贾宝玉的梦要可靠得多。但贾宝玉的中国梦在积贫积弱的晚清中国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一百多年后,贾宝玉的梦终于成为现实:2010年,中国政府在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吴趼人虽然看不见了,但后人总算实现了他的愿望,也可以告慰于他的在天之灵了。小说里所写的万国和平会极像二战后建立起来的联合国,而中国则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吴趼人的这个梦想也在他去世30多年以后得到了实现。

陆士谔的《新中国》出版于1910年,共12回。从书名和内容上看,这部小说明显受到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和吴趼人《新石头记》的影响。

小说主人公“我”,即是作者的化身。“我”的女友李友琴,就是作者陆士谔的妻子的化身。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我”在新中国的游历,但其实“我”的游历只是一场美梦而已。在这个梦里,“我”是个旧中国(即积贫积弱的晚清中国)人,而李友琴则是个新中国人。在她的引导下,“我”见证了一个全新的中国,一个自由、独立、富强而文明的中国。这种写法明显受到吴趼人《新石头记》的影响。在《新石头记》里,贾宝玉和吴伯惠两个人是一新一旧;贾宝玉和老少年同样是一新一旧。在旧人的引导下,新人在理想世界里游历一番,从而寄托了作者对中国美好前途的向往。

在小说第1回,主人公酣然入梦。在梦里他发现上海以及整个中国完全变了样子,不觉大吃一惊,莫名其妙。原来他已经从1910年,即宣统2年,一下子穿越到了1951年,即宣统43年。但他的记忆还停留在宣统2年,所以他对周围的一切变化既感到吃惊,又将信将疑。

他的好友李友琴女士对他说:“现在治外法权已经收回,外国人侨寓在吾国的一例遵守吾国的法律,听从吾国官吏的约束。凡有华洋交涉案件,都由吾国官吏审问,按照大清新法律办理,外国领事从不来开半句口呢!那租界的名目也早消除长久了。凡警政路政悉由地方市政厅主持。”(第1回)也就是说,中国的主权得到了恢复。

李女士又告诉他:宣统2年以来,中国人团结一致,大力发展经济,很快使中国成为富裕国家。宣统8年,皇上顺应民意,下旨实行立宪,于是中国成为立宪国家,“全国的人,上自君主,下至小民,无男无女,无老无少,无贵无贱,没一个不在宪法范围之内。”与此同时,这时的中国“科学昌明,人才极盛,”所以中国的海军、陆军实力都异常强大,“为全球第一。”(第2回)因此,中国政府轻轻松松就将租界和领事裁判权完全收回了。

不但如此,中国人还发明了两种惊人的学问,震惊世界:“一种是医心药,一种是催醒术。那医心药专治心疾的:心邪的人,能够治之使归正;心死的人,能够治之使复活;心黑的人,能够治之使变赤;并能使无良心者变成有良心,坏良心者变成好良心,疑心变成决心,怯心变成勇心,刻毒心变成仁厚心,嫉妒心变成好胜心。”(第4回)

自从这两种学问发明之后,中国人“与从前相比,竟像换了个样子,”(第5回)整个中国完全改观:政治、经济、教育、学术、军事都是世界第一。文化教育方面,外国人来中国留学的每年总有三千多人。现在全世界文字,势力最大的就是中国文字,“汉文汉语差不多竟成了世界的公文公语,全球万国没一处不通行。”(第4回)经济上,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此刻全世界无论那一国,所用各东西几乎没一样不是中国货。”(第4回)军事上,中国的军力“就是混一全球,也容易的很。但是我国人最喜平和的,只要保住自己疆土,不再有什么奢望了。”(第6回)政治上,由于“教育是已经普及了,生计是已经宽裕了,人心的坏处已经被苏汉民先生的医心药医治好了,人人都循规蹈矩,守法奉公,”(第10回)中国简直成了太平盛世,所以警察几乎没有什么用处了,即将被裁撤。

总而言之,此时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快乐!这就是作者陆士谔的中国梦。

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蔡元培的《新年梦》也是一篇记梦小说。这篇小说发表于1904年2月《俄事警闻》报上,是一部短篇小说。

上文所论各小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的作者均主张君主立宪,认为只有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才能够振兴中国。蔡元培在晚清中过进士,旧学功底很深,但他的思想却很激进,是个著名的革命派,主张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主共和,甚至更进一步,主张取消一切政府、家庭、私有财产,实行无政府主义。《新年梦》所表达的就是他的无政府主义理想。

小说的主人公自号“中国一民”,是个爱国志士。他认为,人类的力量还无法战胜自然,因为人类分成一个一个的国,一个一个的家,大家都只顾自己的国,自己的家,各自为了私利而争斗,结果人类的力量被浪费掉了。尤其是中国人,自己的国家几乎快亡了,但中国人还是那样自私自利,浑浑噩噩。这让中国一民很难过,很气愤!

在新年里,中国一民作了个梦,梦见很多中国人聚在一起开会,商量救国的办法,中国一民也加入其中。会议结束后,大家根据决议分头去做,“不到一年,竟做到全国一心,一切办事都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满洲也收回了。”但外国列强不愿撤去租界和势力范围,于是就联合起来进攻中国,却被中国打得大败,不得已,只好与中国讲和。中国提议召开国际弭兵会,设立万国公法裁判所和世界军。各国国内除了警察,不得有军队。国际上两国不和,皆由裁判所公断,有不服的,就用世界军打它。国内如有百姓与政府不和的,也可到裁判所控诉。各国惧怕中国的力量,所以照办。“从此各国竟没有战事,民间渐渐儿康乐起来,那中国人的康乐自然更高几倍了。”“文明的事业达到极顶。”“那时候没有什么姓名,都用号数编的。没有君臣的名目,办事倒很有条理,没有推诿的、摩糊的。没有父子的名目,小的统统有人教他,老的统统有人养他,病的统统有人医他。没有夫妇的名目,两个人合意了,光明正大的在公园里订定,应着时候到配偶室去。”再后来,人类的文明程度更高了,语言文字统一了,于是把裁判所、世界军也撤去了,各个国家也取消了。人类既然不再互相争斗,于是大家设立一个胜自然会,以便齐心协力与自然界斗争,以便战胜自然,利用自然。

由上可见,蔡元培的梦不仅是中国梦,而且是世界梦,他最向往的是世界大同。这是一个自古以来人类就热切期盼的伟大理想。

综上所论,可见晚清中国人的共同梦想是:摆脱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奴役,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富强、安乐的国度。幸运的是,在中国人民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共同努力后,时至今日,中国梦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如果地下有知,晚清中国人定当感到欣慰!然而,晚清小说中的中国梦,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梦”在领导阶级、具体内容、实现途径诸方面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我们从晚清小说角度考察中国梦,有助于我们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感受。

作者简介:魏文哲(1969-),男,博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明清与近代小说。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中国近代史中国梦
浅析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浅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关于中国近代史中“范式”问题的理性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式教学的思考与实施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