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唤起“善根”
2016-05-30韩天一
韩天一
摘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需要在该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此,把两者结合起来,借助网络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相信会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促进“中国梦”的伟大实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网络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和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首次提出,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当时胡锦涛同志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当然在党的其他各种会议也多次提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通过我们党反复讲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相关的问题,由此看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和特征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就需要首先明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易于接受性和普遍接受度,这是一个通过领袖及理论工作者和干部群众的研究、宣传、普及、接受工作,是一个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掌握到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掌握的长期过程[1]。
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具体性、差别性和时代性的特征。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它并不是抽象空谈的,相反它是具体的,它就是要我们明白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需要向大众推广什么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要实现马克思主大众化,就要考虑不同工作领域、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受众的差别性和他们的不同要求。如果采用同一个推广方法对待不同的受众群体,估计在实现大众化的道路上很难进行下去,这就体现了差别性。最后来看时代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论,它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行而逐渐发展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需要发展的。
二、网络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的促进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和普及带来了一系列新兴传播媒介和传播工具的迅速发展,使网络媒介成为当今理论信仰、思想观念、文化意识、价值理念、社会思潮传播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传播器[2]。由此看来,用网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势在必行的。
(一) 网络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效率
在当今生活中,网络存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的传播时效非常迅速,它的传播速度以秒计算,而且它的传播范围也十分的广泛,比如:新浪微博每天的热搜词,不仅更新的十分迅速而且都是极高的点击率,各种新闻网站也是如此。由此可见,网络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必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像马克思主义研究网、人民网等网站,都是很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专业网站。利用网络这种方式,不仅会推进马克思义在人民群众中的自发传播,而且传播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进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自然得到实现。
(二)为推广马克思主义提供更为广大的群体
一般来说,在我国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基本上都在现实生活中普及教育的。但是,这种方式的受众是有限的,要不是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或者是学校的老师或者学生。同时据相关报道,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的规模更是高达5.94亿。通过这些数据来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传播马克思主义,不仅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而且还可以扩大受众的群体,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或者学习马克思主义。
(三)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在多数人的传统印象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就是课堂、学术讲座或者会议上的说教模式。但是,网络是一种以“交流”、“沟通”、“互动”为内涵的“传播”,是一种真诚的对话,一种感情的交流,一种信息的互换。每个网民既是传播内容的消费者,又是传播内容的提供者与创造者[3]。大家可以通过网络,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坛和贴吧中,进行有关于马克思主义有关知识的讲解和讨论。这样,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而且就促进了它的传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三、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任何一种先进的理论,如果只是停留在理论界、宣传机关,其生机与活力是有限的。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戏”,对于理论的传播更是需要推向民众。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要在理论界和政府机关中传播学习,更需要推广到社会大众的层面,让更多人去了解和学习,从而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比较先进的知识分子,正处在思想观念形成阶段,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一方面有利于他们把理论牢记在心,从而转化为行动。另一方面有利于将这些潜在的知识精英转变为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进而以他们为媒介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因此,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人群,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也是推动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以及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吸引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性工作[4]。
四、运用网络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在大学生运用网络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想必应该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觉得在大学生中通过网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以下这些实现途径。
(一)利用校园图书馆的优势,增加电子图书,实现图书内容立体化
现在基本每个大学校园都有自己的图书馆网站,也基本都有电子书阅读的功能。因此,高校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图文并茂、音视一体的技术特征,比如引进有声读物等,实现图书内容的立体化传递,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内容,从而增长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加大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电子书籍的录入,方便学生通过手机和平板等电子设备进行阅读,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学生购买纸质图书的开支,而且能够方便学生携带提高阅读效率。
(二)通过网络在课堂上引入相关精品课程视频,改善授课方式
如今,提起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课程,许多大学生都嗤之以鼻,表示十分无聊,更有的学生表明自己在这样的课堂上都是玩手机度过,甚至产生过逃课的行为。这些行为和做法对于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对于这些情况,高校可以网络信息量大,文件传递方便优势,在相关马克思主义的课程中,改善授课的方式,老师讲解的基础上,跨越时空的引进国内外优秀课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相关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
(三)通过社交软件,普及相关知识
如今,各种社交软件比如微博、贴吧、微信等已经十分的普遍,而且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也非常的流行。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针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广。具有来说,高校首先可以利用学校的相关微博公众号,对学校学生进行关于马克思主义有关知识的普及。接着,高校占网络传播高地,通过贴吧、BBS、在线答疑等网络形式,进行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推广,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把网络打造成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基地。最后,学校可以通过微信的公众号,展开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在线问卷调查,对于得分高者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从而提高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大学生中的实现。(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蔡永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体化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0.
[2]刘兴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基本经验[J].重庆社会科学,2010.
[3]刘墨.如何运用网络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时代经贸,2013.
[4]王文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结合[J].人民论坛,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