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特色政治发展模式

2016-05-30吴丽娟

决策与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吴丽娟

[摘要] 现实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并且要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我们可以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所有有益的成果,但绝不照搬别国政治制度模式,自觉抵制西方民主思想的渗透,不断为中国特色政治模式注入新的活力,深化政治改革,以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尽快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照抄照搬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今后我国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必须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还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欧洲学院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也提出,中国要是全盘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不仅会水土不服,还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因此,中国应该走自己的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

一、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源

(一)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渊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及社会民主共和国等理论。这些理论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产生了国家。恩格斯曾指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越低下,人们的社会制度就在更大的程度上受着原始血缘关系的限制。”[1] 2恩格斯所说的氏族制度就是原始社会所建立的民主制度。国家即新的社会制度形成,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改变。国家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奴役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因此,只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真正实现人民民主。无产阶级专政即“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通过革命斗争,打碎剥削阶级国家机器后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2] 62。马克思在《哥达纲领评判》中明确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列宁也提出:“无产阶级专政,即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将第一次提供人民享受的、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同时对少数人即剥削者实行必要的镇压。”[3] 192人民民主专政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是中国共产党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长期摸索形成的全新政治形式。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再是剥削阶级掌控国家政权,而是无产阶级真正掌握国家政权,当家作主,这也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使用共和制,建立民主共和国这种特殊的政治形式的主要原因。为了使国家的政治权力真正集中于人民手中,我国通过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代议制、选举制等组织形式进行改造,最终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基层群众自治等制度,这些制度能更好地反映广大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的切身利益。

(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现实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现实依据是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幅员辽阔,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召开全民性大会是很难的,同时由于教育水平低,人民群众的参政意识不易普及,也就决定了中国古代是不可能自发产生民主思想的,所以人民群众只能把希望寄托於圣贤明君。

1840年,中国的大门被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从此,“欧风美雨”袭来,西方的自由民权观传入中国。相比中国古代君权、仁政观,西方的治国理念无疑有咄咄逼人之势。在这种新潮流影响下,不少人主张中国的政治改革应完全参照西方的制度模式,但是孙中山先生提出:“中国几千年以来,社会上的民情风土习惯,和欧美的大不相同,中国的社会既然是和欧美的不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是和欧美不同,不能完全仿效欧美,照样去做,像仿效欧美的机器一样。欧美的机器,我们只要是学到了,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譬如电灯,无论在中国的什么房屋,都可以装置,都可以使用。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机器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4] 514西方的思想可能会在一定时期产生细枝末节式影响,但是不能改变固有的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在有些方面,虽然我们被迫受到西方治国理念的很大影响,但是我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完全沿着西方的轨迹进行。一个明显的例子如三权分立、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一些西方的政治制度,就没有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所指出的:“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也就是说,生活在中国的大多数人的行为、观念、习惯以及他们的经济水平和文化素养,最终决定了中国的政治模式及发展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1.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既是立法机关,也是权力机关。它不但制定法律、决定重大问题,而且还产生国家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

2.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创造性地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城乡居民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依托,直接行使自己政治权利的制度。这些制度成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础。endprint

3.具体政治制度

具体政治制度主要是指所实行的政治体制及其具体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公务员的选拔和任用制度、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制度、各级党政干部的管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等各项制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创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使之既不同于前苏联的苏维埃制度,同时又与西方的议会制度有本质性差别。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会制度在人民中已经臭了,我们不采用它,而采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制度,即无产阶级共和国的苏维埃制度,当然,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在内容上我们和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是有区别的,我们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苏维埃”[5] 2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科学的政治制度,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完全符合。首先,它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志,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了人民群众能够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人民群众既有选择能替自己说话的代表的权利,而且又可以监督代表,对于那些不称职的代表可以要求裁撤。其次,有利于维护国家中央和地方权利的统一。除了一些全国性的重大问题需要由中央统一做出决定外,其他地方性的问题就由地方按照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自主处置。在保障中央集权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地方的独立性与主动性。最后,它能促进我国56个民族之间的平等、互助、团结,因为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各级人民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必须占一定的比例。总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能保证人民切实行使自身的权利,又完全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民主制度和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党的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目前除台湾省外),既不同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多党制,而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符合的政党制度。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集中各个党派的力量共同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不同的党派在一些问题上可能会有争议,但是他们却拥有共同的目标,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其次,有利于广泛发扬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各党派在很多问题上可以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主张,使国家的决策更民主、更有效。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团结。虽然其他党派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但是二者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友党。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

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中国实际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创举,体现了一个政党的智慧。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判断执政党是否具有较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看这个政党能否解决好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试图把列宁和孙中山等都曾提出过的民族自决政策主张付诸实践。但是,由于革命胜利后我国的国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毛泽东在起草《共同纲领》时提出:“我们要搞统一的共和国而不是实行联邦制,选择民族区域自治而不是民族自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表明,这一制度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的国情,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首先,既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又实现了少数民族自治,充分发挥了少数民族的自主性。其次,既落实了国家的方针政策,又结合了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特点。最后,在实现国家富强的同时可带动各民族的大繁荣。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势

党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广泛发扬基层民主的问题上做出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与尝试。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表明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向前迈出了非常重大的一步。首先,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既能够直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可以培养出具有高度维权意识的现代公民,保证人民群众的权利不受侵犯。其次,基层群众自治必须服从党的方针政策的领导,保障群众自治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会偏离轨道。最后,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在做决策时,始终把实现党和国家的计划和任务作为自己的目的,因而始终能够促进和适应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三、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别国政治制度模式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模式,要牢记“照抄照搬”的教训

我们不得不反思苏联政治体制改革失败留下的经验教训。总的来说,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制度过度推崇,全盘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模式,是苏联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苏联当时的政治体制的确已经不适应苏联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其不相适应部分进行必要改革是非常正确的。众所周知,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发展已受到严重阻碍,甚至停滞,主要原因在于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对国家的任何事务都进行干涉。因此不得不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但是改革并非一帆风顺,遭受了很多挫折。然而当时的苏联领导人不是去反思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并作出有效调整,而是认为现存的政治体制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罪魁祸首。于是,在几年内,苏联采取了一系列过激措施,对政治体制进行重大改革。“新闻和舆论完全开放;人民代表的自由选举;地方党政机构的独立运作;多党制;总统制;主权国家联盟”[6]。等等。这些改革就像龙卷风一样席卷了苏联,并且是一阵风刚过去,另一阵风就又刮过来,致使苏联没有闲暇停下来进行审慎的思考,以至于光顾着赶路,没有总结每项改革的成败得失。这无疑会造成苏联整个社会局势的失控。

坦诚而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确实比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和成熟。这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已经运行了400多年,而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虽然经历了500年,但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真正建立却还不足百年。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它的许多优越性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但是,到底应该如何把西方的政治制度运用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土地上,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只有结合本国的国情把外来的制度加以改造并使两者相适应,才能开拓出一条更广阔的道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跟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漫长、曲折的历史进程。因此,拿来主义是没有生命力的,必定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批判“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时指出: “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是在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压迫下产生的,并且是同这种统治作斗争的文字表现,这种文献被搬到德国的时候,那里的资产阶级才刚刚开始进行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德国的哲学家、半哲学家和美文学家,贪婪地抓住了这种文献,不过他们忘记了,在这种著作从法国搬到德国的时候,法国的生活条件却没有同时搬过去。在德国的条件下,法国的文献完全失去了直接实践的意义,而只具有纯粹文献的形式。”[7] 300-329“世界各国的历史传统、经济文化水平和社会制度不同,其政治制度也必然不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制度模式。”[8] 144苏联就是完全照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画虎不成反类犬,才断送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走向了失败的深渊。endprint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模式,要自觉抵制西方民主思想渗透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不懈思索,中国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推翻了压迫人民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这一个世纪的探索中,中国人民对民主政治的追求从未停止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都认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思想是可以借鉴的。1944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每一个在中国的美国士兵都应当成为民主的活广告。他应当对他遇到的每一个中国人谈论民主,为民主代言。美国官员应当对中国官员谈论民主。总之,中国人尊重你们美国人民主的理想。”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一部分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参照西方的民主模式对刚刚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进行攻击。他们提出实行共产党一党专政必然会造成“党天下”,认为应该采取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各党派“轮流坐庄”,这实质上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文革”结束以后,党内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一些人借此全盘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帜,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认为中国应该放弃社会主义,改走资本主义道路,无疑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训。

不久前一段时期,中国社会上又出现了一股宪政潮,提出“中国梦”就是“宪政梦”,企图改变“中国梦”内涵,引偏“中国梦”发展方向。众所周知,宪政的本质就是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制度。由此可见,这股潮流中某些人提出的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宪政,两党制或多党制、自由选举制度等等,其本质就是要取消共产党的领导权,改变社会主义道路,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江泽民曾指出: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这些根本的东西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还提出:“西方国家的一些人,总想把他们那套民主制度强加给我们,总想让我们实行西方式的民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同西方国家一直在进行尖锐的斗争。西方敌对势力打所谓的‘民主牌,实质就是要实现他们‘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我们千万不能上这个当。我国有12亿多人口,搞西方的那一套三权鼎立、多党竞选,肯定会天下大乱。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头脑一定要清醒。”[9] 223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模式,要不断深化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敏感问题,以至于从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都把改革的重点放在经济上。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变革而变革,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0] 146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就此拉开。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已经不相适应。“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11] 164。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等基本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首次明确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和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需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推进政治体制积极稳妥地进行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十七大报告指明从“积极稳妥推进”到“逐步深化”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虽然没有详尽的政治改革的论述,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人大60周年会议上明确地阐述了政治改革的成因、路径和原则等涉及政治改革的核心问题。

针对现阶段的中国到底要不要进行政治改革这一问题,有些人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找到了理论及制度自信,他们认为现阶段的中国暂时不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是,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还存在很多不足,他强调:“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不是一件应该去做的事情,而是一件必须去做、马上去做的事情。”那么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呢?国内有3种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应重新回到解放前的老路上去,因为解放前没有腐败、没有买不起房的烦恼,人的精神很充实;一种观点认为,英美的政治制度永远是中国政治未来的改革方向;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制度并不完善,而回到解放前的制度则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不合适的,儒家政治是中国未来的出路。很显然,这3种改革观都与中国现在的国情不相符。“现阶段呈现在我国面前的并不是十字路口,多条道路,实际上供我们选择的路仅有一条,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没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信心,就会走向封闭僵化的老路,或是改旗易帜的邪路”。因此,中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改革道路,全面认清我国现存政治制度的优势和弊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所以,对中国现有的政治制度既不能一概的否定,也不能一概的肯定,必须把握好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夏征农.社会主义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

[3]列 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萨孟武.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刘新宜.苏联政治体制改革失败的根源与教训[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1,(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肖偲偲]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试论政治制度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中国治理体制的特点及其优势
中国农村早婚问题浅析
从《纸牌屋》看美国政治制度的内在困境
论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