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负效应涵化及应对策略

2016-05-30毛国樨

决策与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影视文化青少年

毛国樨

[摘要] 青少年正值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以电影、电视为载体和媒介的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涵化作用不容小觑。避免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产生负效应涵化,政府、影视从业者、学校和家庭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各方应协同引导青少年养成正确的影视收看习惯和兴趣,让他们在有品位、有深度的艺术氛围中得到浸润。

[关键词] 影视文化;青少年;负效应涵化

一、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负效应涵化

随着互联网和电影电视剧的迅猛发展,影视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生活方式、日常行为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视文化是指以电影和电视为载体的多媒体综合性文化,包括电影文化和电视文化[1]。

涵化就是文化的浸润[2]。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格伯纳提出的“涵化理论”认为,电视对人的认知及社会观念的建构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涵化作用。电视传播内容通常都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单纯的说教而是以“事实报道”“娱乐提供”的形式传达给受众[3] 4。它主要体现为“主流化”(mainstreaming)思想和“共振”(resonance)效应。“主流化”思想,当指人们在观赏影视作品时,会逐渐认同作品表达的主流思想;“共振”效应则是指影视作品内容和影视作品人物所发表的观点与观众所持理念一致或相近时,所产生的涵化效果。因此,有积极引导力的影视作品能向青少年传递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使他们的认知和行为得到与主流价值观相适应的正效应涵化。反之,当低级庸俗、恐怖暴力以及盲目西方化等性质的影视文化与青少年不成熟的认知相遇时,势必扩大对青少年的负效应涵化,促使青少年形成过于理想主义的爱情观、功利化的生存哲学以及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等。具体表现为:

(一)导致青少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商品,为了凸显其价值,势必迎合受众的口味。因此,影视文化的显性表现是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大多是通过声、光、电等技术手段,以娱乐和追求收视率或票房为目的。劣质的影视作品和诸如“韩流”等外来文化入侵,很容易影响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他们待人处事的准则,甚至改变着他们的命运。

(二)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影视作品的娱乐性特点和对人物情节的艺术化加工,会勾起青少年的迷恋心理。长期沉迷于影视,会让青少年舍本逐末,产生思维和行为惰性,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成长。加上没有规律的生活,受闪烁特写画面、超强灯光和高分贝音响刺激及电磁污染,久而久之,会诱发青少年身心疾病。

(三)弱化青少年的审美能力

影视作品带给受众既有感性的刺激,也有理性的思考。但是,当下很多影视作品因为过分强调感官刺激、视听效应,因而呈现给受众的只有快餐文化,所以难能带给青少年理性思考。如果青少年长期被这些快餐影视文化熏陶,失去理性和智慧的思考,那么,他们的审美能力就会无形中退化。

(四)使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正确的轨道

影视作品在带给青少年娱乐享受时,通常会将作品中的价值观传递给青少年。近年来在浮躁的影视行业,产生了一些庸俗不堪、背离传统道德的影视作品:有的宣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直接诱导青少年贪图物质享受的欲望,滋生虚荣、攀比心理;有的充满暴力,造成青少年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因而诱发青少年攻击性行为或犯罪行为;有的作品过分渲染苦难,夸大社会的阴暗面,使青少年丧失奋斗和进取的意志。

二、产生负效应涵化的原因分析

(一)青少年的身心特点

按社会学观点,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为青少年时期,这一阶段正是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在叛逆心理和矛盾心理作用下,青少年普遍反应灵活、精力旺盛、兴趣广泛,但知识面窄,对未来充满幻想,尤其是喜欢标新求异,寻求刺激,好模仿,因而他们易冲动、爱表现。其中大多青少年猎奇心理强,对影视文化兴趣浓。但由于他们的心智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自我保护克制力薄弱,因而面对纷繁复杂的影视文化冲击,他们常常缺乏正确的判断,对影视文化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负效应涵化也就相应产生。

(二)影视作品的盈利模式

虽然我国对影视行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多项改革,但总体来看,影视作品的盈利模式仍然坚守广告或票房收入,而要做到这一点只能迎合观众口味。这种盈利模式经常绑架影视作品的制作人或投资商,他们会把自己的营销策略或生活观念植入作品中。所以,当前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充斥着家长里短、私房话公开讲的内容,至于艺术加工后的现代都市年轻人的享受型生活方式、三重甚至多重男女情感纠葛、与历史大相径庭的戏说等更是不足为奇,甚至暴力元素画面泛滥成灾。

(三)社会文化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本土影视行业逐步与国际接轨,行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受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我国的影视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特征,除了主旋律片之外,出现了许多生活片、动作片、悬念片,以及处于现实主义传统中的新体验片、属于非常规边缘状态的纪实性故事片、音乐情绪片和后现代实验片等,还有舶来的海外影视作品。其中视觉性影视作品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受国内影视行业的恶性竞争影响,同质作品泛滥,盲目跟风,质量不高。加之受众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生活环境下,出现了对传统文化和高雅文化的懈怠,快餐影视文化的市场应运而生。

三、避免负效应涵化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政府主导,影视行业机构配合的监管体制

政府主管部门对影视传播的监管负主体责任,建立政府为主体的行政监管体制是影视业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一方面,政府要完善影视制作和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约束影视从业者的行为;另一方面,应成立影视监管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对于电影电视要实行严格的分级制度,专题电视节目也应分类,对于青少年不宜的影视节目要按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分时段、分频道播出(放映),可以探索设定家庭自控加密频道。对于青少年到影院观影也要有明确规定,题材不宜的电影要杜绝青少年观看。严密监控网吧经营者,未成年人不得私自进入网吧观看题材不宜的动漫片和网上电影。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影视制作者和传播者,要实施严厉的追责和惩戒,可以采用经济处罚、警告、吊销执照等方式,让唯利是图的影视制作者和传播者不敢为、不能为、不愿为。 影视行业协会也要有自我规制的能力,要在行业内建章立制,确定行业规范。定期对影视作品和传播行为进行审查和评估,对不合规范的人和组织可以采用红牌警告等有效手段予以制约。

(二)制作者接地气,提供符合核心素养的优秀作品

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经常会处于生活的迷茫和困惑中,他们希冀从影视作品中找到答案。因此,影视制作者要贴近青少年的生活,作品要能对青少年的现实问题给予对策和方向指引,传递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正能量,寓教于乐。影视从业者必须具有职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和艺术水平和制作能力,从源头上杜绝影视作品过度“商业化”和盲目追求收视率的倾向,才能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三)学校课程驱动,多方参与提升青少年影视媒介素养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影视鉴赏课程,引导青少年养成正确的影视收看习惯和兴趣,从而加强对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让他们明白艺术作品不能等同于现实生活,对于影视作品中的负面信息应予以反省甚至批判。影视课程可以纳入校本课程,分年级实施课程计划,也可以通过语文课、信息课、艺术课加以渗透。同时,应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加强青少年观影的心理疏导,开展对电影电视娱乐节目的讨论。通过在校内组织写观后感(作文)、开展签名观影、发倡议书、开展问卷调查等活动,了解青少年对影视作品的优先选择倾向,分析青少年观影兴趣指向性,定期向青少年推荐优秀的影视作品,使青少年自觉抵制影视作品精神污染。

(四)加强家庭管控,培养良好的观看影视习惯

家长对于青少年观看电影电视节目可以从时间上进行控制,从观看内容上进行引导,从观看方式上进行指导。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可沉醉于影视节目中,不可让影视节目霸占孩子的假期,要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爱好。同时,青少年观看影视节目,家长最好陪同一起欣赏,分享影视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其次,不要来者不拒,什么题材作品都让孩子观看。家长应与孩子共同确定待观看的影视节目、制定家庭影院观影计划等。再次,家长应及时跟进青少年观影后的思想动态和收获心得,可以开展家庭观影讨论或向孩子推荐好的影评文章,引导青少年正确评判影视作品,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最后,家长还可以通过学校家长委员会,调动社会(社区)力量监督规范影视媒体传播行为和青少年的观看影视行为。

(五)加大投入,让影视文化惠及更多的青少年

政府部门要为影视制作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让影视制作单位能够淡化盈利思想,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了让好的影视作品能够惠及更多的青少年,一方面国家应设立贫困地区影视专项基金,通过基金获得影视的播放权,让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能够欣赏好的影片。另一方面,通过开设青少年电影院、开辟更多的青少年电视频道、评选优秀青少年剧目和电视节目等,让青少年可选择的影视作品更广泛。当前,全国正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各地正在积极建设智慧校园。各学校应发挥网络优势,仔细甄别,利用好校园内信息化硬件资源或为青少年推荐好的影视资源,供他们课余时间观看。

总之,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成长与影视文化紧密相连,影视文化对青少年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和导向作用。青少年是影视文化的接受者、传播者,更是创造者。他们通过影视文化的正效应涵化,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塑造自己的灵魂,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面对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提高影视作品的内涵,为广大青少年观众提供经得起时代检验的影视文化佳作。

[参考文献]

[1]梅平乐.论当代影视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4.

[2]陈海英. 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才智,2008,(9).

[3]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马昌运]

猜你喜欢

影视文化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影视文化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从职场题材电影看商业文化的影视传播
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一带一路”对影视文化传播的影响分析
影视文化创意产业链及其技术路径探讨
《智取威虎山》: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融合中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