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开发问题研究
2016-05-30王艳邵悦
王艳 邵悦
摘 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根本任务决定了高职院校课程开发必须转变传统的价值取向,课程标准由重理论转向重实践,开发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课程评价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开发的长效机制、基于企业行业标准的课程标准与立体化课程内容,以及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评价体系等策略,将有助于推进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29-03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需求。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产教深度融合,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也需要产教的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产教融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产教融合对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提出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对课程开发的重视度不够
课程开发就是课程“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产生一个完整课程体系的全过程。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课程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也是高职院校完成培养目标的关键。然而,近几年,由于高职院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设置、招生等工作,而忽视了课程开发的重要性,这也就导致了其对课程开发的人力、物力的投入相对不足,进而影响了整个课程开发工作的运行。课程的开发以实现教育目标为基础,教育目标确定之后,高职院校便会根据这个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开发、构建一个与之相符合的课程体系,而由于高职院校对课程开发重视程度不够,也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的实现缺乏动力,影响了整个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意识不强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作为企业与高职院校深度合作的形式已经被学界所认可。然而,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如合作形式单一、缺乏政府和行业主导、缺少政策支持、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管理制度缺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2]。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仍然局限于理论探讨的层面,成为课程开发实施中的障碍,严重地影响了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质量。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校企合作依然不足,高职院校“闭门造车”,独自进行课程开发的研究。从课程的研究、开发,到构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由于没有企业行业的介入,课程开发不仅缺乏实践基础,而且耗时耗力,开发出的课程也不一定符合社会的需要。正是因为这种合作的不顺畅,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不足
教师既是保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首要条件。作为高职院校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据相关调查,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关注课程开发程度较弱,认为课程开发是学校和相关部门的事,而自己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实施”好已开课程就好。正是出于这种思维的影响,导致高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不强。同时,就目前我国高职学校的教师队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任职的,缺乏社会实践,只懂得理论教学,实践动手能力弱,加之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国家统一的教材,导致大多数的高职教师缺乏创新意识,进而导致其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不高[3]。
(四)校本课程数量不足且缺乏特色
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近些年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明显增多,为了在争取生源,提高学校在同行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各高职院校开始增加专业设置,大有“人有我有”的趋势,而体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数量却明显不足。同时,由于各高职院校为了使院校专业设置的更加全面,以吸引更多的生源以及企业的投资,盲目地进行学科专业开发,而相应的课程开发并没有跟上专业开发的节奏,导致了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与发展脱节等问题。同时,高职院校课程开发呈现出“千校一律”的状况,缺乏特色。这种盲目开发仅仅满足了学校近期的发展目标,其结果是人才需求瞬间饱和,更多的学生面临失业,进而影响了学校长远目标的实现。
(五)课程开发管理的科学性不强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缺乏统一组织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相关机构,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一直由高职院校自主完成,开发主体多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对于这种开发模式虽然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实施的顺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开发主体在知识、技能等方面能力有限,一般开发出来的课程都缺乏科学的管理,无论是在课程规划、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课程实施的效果也难以保证。也正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缺乏系统化课程开发思想,高职院校进行的课程开发往往忽视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影响了课程实施时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课程开发“无疾而终”。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一)课程标准由重理论转向重实践
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就是规定一门学科专业的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性的文件。换句话说,课程标准就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教育后,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的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忽视以及高职院校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大多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倾向于理论教学方面,再加上校企合作的不足,实践应用操作教学取向更加不足。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发展投入的增加,我国职业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课程开发中课程标准也随之转变。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标准的转变对于课程开发来说至关重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要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求,根据社会的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使高职院校的毕业证书与社会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融通。要实现这种证书的融通就必须加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转变重知识轻实践的教育理念。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锻炼职业和岗位技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在课程标准中要突出实践操作教学的教育内容,增加实践操作教学的学时,使实践教学学时与理论教学学时的比例达到1:1,同时推进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操作教学之中,已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理想状态。让学生不仅有理论知识的收获,更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开发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
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义是重大。但这并不是说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只是教师一个人的工作。从课程开发的客观要求来看,高职院校教师既应该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又应该具备实践知识。而从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师队伍规模来看,多数教师来自于普通的高等院校,既缺乏技术实践经验,又缺乏教育理论知识。所以,仅仅依靠教师进行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是不恰当的,也是不科学的。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也越来越多。课程开发的主体也应该由教师单一取向转向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开发课程取向。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高职院校、政府、社会、企业行业都应该参与到课程开发之中。产教融合是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让企业进校园、教师进车间、教学进现场,形成“校中厂”及“厂中校”的生产与教学相互交融的良好格局,这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厦的有效途径[4]。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课程开发中,高职院校要转变课程开发主体意识,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利益目标和人才需求,通过特色的服务和人才培养模式向行业、企业伸出橄榄枝,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新格局。
(三)课程评价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
课程评价是在课程开发后,对课程的目标、课程编订、课程实施情况以及课程设计的效果等进行的判断,检查其是否实现了教育目标及实现程度,并且根据实施的效果对课程进行改进。课程评价可以对开发的课程进行合理的、有价值的判断,为课程开发者提供反馈信息。如此一来,课程开发者可以利用获取的信息在下次的课程开发中做出科学的决策。长期以来,由于课程评价复杂性,它一直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复杂的工作。因此,高职院校课程论研究远远落后于课程的实践,课程评价研究尤为滞后[5]。
作为课程开发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复杂的环节,课程评价需要一定的数据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评价的客观性,从而提高评价的效率。钟启泉认为,“课程评价由‘量化课程评价走向‘质性课程评价是势所必然”[6]。在课程评价实施中,质性课程评价更能展现出评价的合理性,将量化课程评价与质性课程评价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评价活动的效度与信度,才能提高课程评价的科学性。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策略
(一)建立校企合作开发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不仅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完善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稳定长效的机制以保证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顺畅运行。从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指: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的经济发展形式以及行业企业的发展状态。而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对课程开发的态度和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度。
首先,政府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的实施,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制定一些有利于企业发展,而且能带动高职院校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其次,要建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先协调好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形式联动机制。高职院校要加强服务意识,明确自身的职能,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在课程开发中,找到双方的利益结合点,实现校企共赢的课程开发利益驱动机制,形成资源共享的稳固的合作关系。最后,建立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协议制度,以保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并且长效的运行。这样,才能推进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有力发展。
(二)确立基于企业行业标准的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高职教育实际上就是就业教育,它最大的优势就是直接面向职业岗位,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课程开发,要以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来确定自己的课程目标。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以企业行业的标准作为课程标准,以满足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
作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职教育,必须紧随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节奏。在课程开发之前,要对社会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分析。通过需求分析,了解企业行业对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的要求,适应目前社会和市场需求,紧随产业结构升级而变化调整自身的课程标准,确立既符合本校发展规划,又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课程标准,进而推动课程开发。
(三)构建立体化课程内容
Ralph W.Tyler认为,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即是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和评价教育经验[8]。其中,“教育经验”指的就是课程内容。可以看出,课程内容在课程与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比较单一,教师以书本为主导是比较常见的课程形式。虽然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这种课程模式在教学的适应性方面却差强人意,对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兴趣、爱好,以及知识背景等方面缺乏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因此,要基于信息化教育环境,将数字化学习资源、虚拟化网络空间与传统的课程资源及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师生之间利用学校、课堂、网络、通信、生活实践等活动方式将知识学习、经验建构和社会体验联结一体的课程与教学过程[9],构建立体化课程内容。将学生视为职业教育教学课堂的中心,精选教学内容,将信息能力的理念与方法整合到其中,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利用网络搜集、整理、鉴别、加工有关学习信息,打破传统的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内容结构,在实践中形成立体化的课程内容。
(四)健全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评价体系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之间联系的一个重要的结合点,高职教育主要的作用是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课程开发要根据高职院校的职能来进行,课程评价也要紧紧围绕这一任务。课程评价是对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效果的科学判断,它既包括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业的评价,还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两者是同等重要的。通过课程评价,了解学生学业水平和课程本身的质量,进而提高和完善课程开发的质量。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评价形式都比较单一,往往采取终结性评价,在一门课程结束时或者学年结束时进行评价。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程评价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因此,建立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评价体系刻不容缓。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期末的学业考试,而是注重于兼顾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以应用能力为中心,将学生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实践动手能力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在改进课程开发,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R].2014.
[2]叶继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
与职业,2015,(10).
[3]阿荣.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3).
[4]费美扣,王元生.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改
革探索[J].职业教育,2014,(8).
[5]赵淑云.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元评价需要厘清的几个理论
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6]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
[7]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
2006.
[8][美]Ralph W.Tyler;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
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
[9]刘成新,王焕景,褚晓红.立体化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