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导游语言的语码转换
2016-05-30张雯洁
摘 要:导游语言是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应用性非常突出的专业语言。文章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语码转换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语码因素。结合导游语言的特点提炼整理出语码转换的功能,旨在提高导游实际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导游语言;语码转换;影响因素;功能
作者简介:张雯洁(1979-),女,汉族,四川内江人,硕士,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1--02
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作用下,研究语言的变体、语码转换、语言社区等相关内容。导游语言, 和法律语言、新闻语言、教学语言等一样, 都属于社会行业语变体,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行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语言,都是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导游语言是导游人员与旅游者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情感、表达心意和解决各种问题而使用的一种媒介和工具,是一种应用性非常突出的專业语言。语言运用几乎贯穿导游工作的始终,导游语码转换的适宜与否直接影响着旅游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对其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语码转换的概念
语言或语言变体称为“语码”,语码间的转换,是语言接触的结果,即在同一次交际中使用两种或更多的语码进行交流,被称为“语码转换”。在实际生活中,只掌握一种语码的人是很少的。绝大多数人都掌握了他们所说语言的几种变体,例如方言、普通话,甚至绝大多数年轻人还掌握一定程度的外国语言。从一种语码转换成另一种语码是非常普遍,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导游语码因其工作性质产生了较为频繁的语码转换,它包括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转换,普通话与外语之间的转换,方言与外语之间的转换。
二、影响语码转换的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导游的口头表达是其工作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只要工作就意味着必须选择合适的语码。同时,在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工作阶段,导游还需要在不同的语言、方言、语体之间来回转换。
(一)交际参与者
导游这个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需要导游员具有比较扎实的语言功底,用正确、有效的语言与人交流思想、沟通信息,才能取得更好的服务效果。导游的交谈对象可分为旅游者和旅游产品供应商两类人群。
在旅游活动中,参与者的来源是不受导游单方面所控制的。在每一次的工作中都可能面临来自国内外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客源。这些参与者的语言水平的差异性直接决定了语码的频繁转换。在实际工作中,导游的语码转换会在整个活动中一直存在。包括参与者是使用外语的游客,导游在工作为了营造旅游地独特氛围同样会进行语码转换,唯一的区别在于,导游不能过多的语言转码,否则就达不到预期交际的目的。例如,在一次旅游活动中,在面对全体游客做景点讲解时,导游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然后在回答个别游客提出的问题时用游客惯常使用的方言。这样的语言转换者,讲普通话是为了显示他的专业素养是工作的需要,与游客说方言是为了让服务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
同时由于导游所接触的对象不仅仅是游客这一小部分人群,更多的是各地的旅游产品供给商。在与他们交流时,为了拉近之间的距离,获得更好的产品或更实惠的价格。导游在与这部分人交流时常常需要转换语码,用与之接近的方言、俚语,制造一种身份认同感,表达乡里之情。这就是语码自身的价值,方言与普通话相比,有更明显的地域特征,行业语言与日常用语相比,有更明显的职业特征。例如,景区周边的商贩在面对游客购买商品时,要价一般较高,当导游作为媒介进行沟通时,面对不同人群的语码转换会更容易获得预期目标,最终达到帮助游客的目的。
(二)交际的场景
语码转换常常跟地域有关,跟语言使用的场合有关。如果对话双方都是一个地区的人,大家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一致的,交流沟通就会很容易。旅游是一种从惯常环境到陌生环境的一种位移。从根本上,对话双方就缺少语言的统一性,再加上各种游览场景转换。这些纷繁复杂的因素使本来就没有共同语言的对话双方,在信息的有效性上受到很大影响,需要导游在汉语与外语、普通话与方言之间来回转换,极大地考验着导游驾驭语言的能力。例如,带团到香港就需要中粤英语码频繁转换,给客人营造独特旅游氛围同时,也为自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三)交际的内容
语言也是一种塑造个人社会角色的手段,往往能通过语码的选择显示出自己的社会背景,这是语码的情感价值。在导游工作中,作为语言信息的表达者其社会身份是很多样的。导游在工作过程中,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了所在的旅行社、游览地区、国家等。特别是在游览的初期和游客不熟悉,更多地体现的是一个地区的社会公认角色,到了游览后期随着与游客的熟悉,逐渐体现的是个人特色。语言表达也会从之前的严谨,逐渐的随意,语码转化的频率会逐渐增加,转换到对方使用的语码,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三、语码转换的功能
(一)方便
大部分导游的母语是地方方言,第二语言是普通话,第三语言是英语,在这种复杂的语言背景下获得的语言能力,必然会影响到交际过程中语码的选择或转换。在带团过程中常常会有景点与人产生共鸣,导游的个人思想感情,需要以一种最真实、最直接、最生动、最便利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时候导游往往会将带团中常用的语言转换为最熟悉的母语。例如:成都导游为了表达特别好这类意思,常常用到“巴适”“安逸”等方言。
(二)引用
在导游讲解中,引用这种修辞手法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在介绍与当地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内容时,完全用一种语码会将旅游资源的价值大打折扣。此时,运用语码转换能够帮助游客准确理解其独特的含义。例如,导游在藏族地区给其他民族的游客讲待客之道。如果一味的用“欢迎光临”之内的词语会很乏味,当该成“扎西德勒”之后,游客会更有融入感,旅游质量会明显提高。如果坚持用客源地的语言,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语意缺损或增添。这时较为频繁的语码转换就很有必要。
(三)顺应社会规范
语码转换有助于导游和游客之间的情感交流。导游是需要与客人搞好关系的,赞美、鼓励对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中国的传统表达是比较含蓄的。一般不会很直白地说“你真棒”“你好漂亮”这些话,常常会夹杂在正常对话中,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情感。例如:使用粤语中的“好靓啊”,英语中的“How beautiful”,东北话中的“招人稀罕”等等。同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需要对客人的拒绝、道歉的情况时,不洁、不吉或不雅,不便直接说出来,也可以通过转换语言这种更温和的方式来缓解冲突。如,上厕所表述为WC。
(四)复述强调
在旅游活动中,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存在,导游如果一直喋喋不休地用一种语言,给人以警示作用, 事实告诉我们效果欠佳。导游要再次告诫,语言表达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此类需要强调的信息点,导游员可以用两种以上的语码复述,给游客以提示。
四、结语
语码转换是导游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应用语言的方式,是语言发展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人群增加,导游面对的客人也变得多样,这就需要未来对语码转换做更多的研究,以达到提高导游语言功底的目的,让他们在不同的工作情境中灵活地运用语码转换,方便的交流信息,联络感情,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丽君.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的导游语言研究展望.
[2](加)罗纳德·沃德华着. 社会语言学引论.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04.(106).
[3]张雯洁.谈导游对委婉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05期.
[4]韩荔华.论导游语言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01 年第3 期.
[5]周国光.普通话的码值和语码转换. 语言文字应用.1995 年第2 期.
[6]张发勇.浅析语码转换的类型和原因.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11 期.
[7]何自然 于国栋.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现代外语(季刊)第24 卷2001 年第1 期(总第91 期):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