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慎思作《续孟子》的原因探析

2016-05-30杨倩倩

学理论·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社会

杨倩倩

摘 要:在儒学不兴《孟子》不称经的时代,林慎思缘何作《续孟子》?笔者从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两方面探讨,认为在中唐儒学复兴余波未平,孟子地位上升趋势已显的大背景下,再加上个人才能突出,热衷儒学,情系孟子,关心时政,年轻气盛却科举落榜等因素促使了林慎思作《续孟子》。

关键词:林慎思;《续孟子》;个人原因;社会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134-03

纵观唐朝近三百年历史,儒家文化虽然一直占据正统,但由于佛教和道教盛行,其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唐朝建国之初,儒学曾一度受到重视。《旧唐书·儒学传》中说,唐高祖“虽得之马上,而颇好儒臣”[1]4940;唐太宗更是尊崇儒学,诏孔颖达与诸儒融合南北之说,撰《五经正义》,统一南北经。然而,自唐高宗时,“政教渐衰,薄于儒术”;武则天称制,情况更为糟糕,“以权道临下,……至于博士、助教,唯有学官之名,多非儒雅之实……因是生徒不复以经学为意,唯苟希侥幸”,以至于“二十年间,学校顿时隳废矣”[1]4942。此后近两百年间,儒学颓势难改。

在此背景下,唐代科考书目“九经”的注疏研究寥寥无几,《孟子》这样一部暂时称不上“经”的儒家书籍,研究者更少,陆善经、张镒、丁公、刘轲等人关于《孟子》的著述皆已失传,唯有林慎思在咸通年间所作的《续孟子》保存至今的。然而,林慎思在两唐书中均无传,显然,其在当时并非极具影响的人物。这就引起了笔者的思考,这样一位普通的儒者究竟是在何种动机下作《续孟子》的?

林氏本人在序中提到写作缘由,“《孟子》书先自其徒记言而著,予所以著者,盖以孟子久行教化,言不在其徒尽矣,故演作《续孟》”[2]。这个理由明显过于简单,因此,笔者拟从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两个方面具体分析。

一、社会原因

人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大环境的影响。林氏作《续孟子》当在咸通六年到咸通十年之间[3],当时唐代已处于晚期。从大的方面看,藩镇割据,政府腐败,战乱频频。然细加审查,不难发现,在文化上存在两股暗流,一是中唐儒学复兴余波未平,二是孟子地位上升趋势已显。笔者将从这两点分析林氏续孟的社会原因。

(一)中唐儒学复兴余波未平

前文已述,在武周以后、安史之乱之前的近半个世纪中,儒学的地位持续衰退。虽然“九经”作为科举考试内容不变,但是一方面,自高宗永徽四年将《五经正义》颁行全国,作为科考的重要依据之后,士子们“皆谨守官书,莫敢异议”[4],经学研究难以创新。另一方面,玄宗朝科举极力推崇诗文,社会上洋溢着热烈的文学崇拜之风,经史之学问津者少[5]。王维有诗为证“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6],李白也嘲讽儒生“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云”[7]。

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的爆发将唐朝拖入中央式微,藩镇林立,社会分裂的深渊。这让当时儒者联想到东周“君不君,臣不臣”的局势,一些人试图从儒术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于是,一股儒学复兴之风悄然升起。

代宗朝,杨绾认为,需从改革科举制入手,重新培养国家需要的“君子之儒”。他上疏建议取消进士、明经科目,只设孝廉一科,“差诸司有儒学者对问,每经问义十条,问毕对策三道。其策皆问古今理体及当时要务,取堪行用者。”[1]3431希望通过此法,改变之前“六经则未尝开卷,三史如同挂壁”,只读当代诗作和文集,不求孔门之道的状况。德宗朝,陆贽继续杨绾的事业,倡导改革儒学教育和科举考试,认为儒者不能只通一经,而要五经皆通;不能只学习书本知识,还要能付诸实用;不能单纯背诵文字,还要通晓大意,进达孔子之道,成为君子之儒[8]。在他的主持下,科考录取了韩愈、李观、李降、欧阳詹等后来著名儒者。宪宗朝,有著名的元白对策,还有独孤及这样的古文运动先驱。至此,这些儒者的共识是:不重章句,通晓大意,真正学得圣人之道。自此,中唐儒学复兴进入高潮。

然而,自文宗刊刻石经之后,儒学复兴运动渐渐微弱。林慎思即出生在距之不远的会昌四年(844年),《续孟子》写于咸通六年(865年)到咸通十年(869年)。一方面,此时的政治情况更为危急,不仅党争激烈,而且叛乱伊始,大中十三年(859年)裘甫起义,咸通九年(868)庞勋起义。另一方面,儒学复兴余波未消,皮日休即是代表。皮日休与林慎思生活年代相当,他是韩愈的积极崇拜者。在此社会条件下,林氏热衷专研儒学,也就有理可循。他在咸通六年作《续孟子》之前,还写下《伸蒙子》这样一部仿《儒范》的书,阐述其儒家政治理念。

(二)孟子地位上升趋势已显

孟子在唐初,地位等同于诸子。然到南宋,地位已仅次于孔子。《孟子》一书也由子部变为十三经之一,这期间存在着一个变化过程,周予同先生称之为“孟子升格运动”[9]。

孟子升格运动在唐代是伴随着儒学复兴和古文运动展开的。第一步,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杨绾上疏,建议把《孟子》与《论语》《孝经》并列为一“兼经”,增为明经科目之一[10]。虽未能成功,但从此拉开了《孟子》升经的序幕。

第二步,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步,即韩愈提出道统说。他在《原道》中提出儒家的道统是“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11]陈寅恪对于韩愈的这一行为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在《论韩愈》中说,“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莫不如此。退之者,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先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也”[12]。韩愈崇孟的结果就是,孟子在众多士人心中地位上升。特别是韩门弟子张籍、皇甫、李翱等,更是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思想[13]。

第三步,皮日休请《孟子》为学科书。皮日休完全继承了韩愈“道统”的观点,并将韩愈比作当代的孟子。咸通四年(863年),他上书提出“《孟子》之文,粲若经传……其文继乎六艺,光乎百氏,真圣人之微旨也!……伏请命有司:去《庄》《列》之书,以《孟子》为主,有能精通其意者,其科选视明经”[14]。虽然此倡议未能引起统治者的关注,但他的这一行为是孟子升格运动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由此可以看出,在林氏著书时期,孟子地位上升已成为一股款款暗流。皮日休与其同时,更能说明这一趋势在儒生中的影响。林氏于此时作《续孟子》也就可以理解。

二、个人原因

林氏其人在两唐书中无传,关于他的介绍,散见于《八闽通志》《福州府志》《长乐县志》《中国名人大辞典》等书,然而《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中介绍较为全面。

“林慎思,字虔中,长乐人,咸通十年进士,复中宏词科,拜校书郎。……广明元年,黄巢陷长安,……遂遇害,年三十七。友人周岌匿慎思母与妻子及所著《续孟子》二卷、《伸蒙子》三卷、《文集》二卷南归。”[15]

文中记其去世时间为广明元年,遇害时三十七岁,可大致推出,林氏生于会昌四年(844年),卒于广明元年(881年)。然而,此记载多侧重咸通十年后。故,结合当代《福建省志》[16]的记载,可知其中举之前的经历:林慎思出生于书香官宦世家,为家中第五子,自幼好学,与兄弟读于“稠岩山石室中”。咸通五年(864年),第一次科考,落榜,退居长安槐里,专心读书。咸通六年(865年)作《伸蒙子》三卷,不久又作《续孟子》两卷。咸通十年(869年)再次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

从林氏的个人经历来看,至少有三个方面促使他作《续孟子》,一是个人才能突出,使他有能力作《续孟子》;二是热衷孟学,关心时政,使他有潜在动机作《续孟子》;三是年轻气盛,科举落榜促其发奋,使他有直接动机作《续孟子》。

(一)个人才能突出

对于这一点,最好的证明莫过于林氏后来中进士,复中宏词科。宏词科始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制科的一种,属于科举及第后由吏部主管的兼有科举和铨选性质的考试,考试内容为“试文三篇”,包括诗、赋、议论各一。林慎思能够“复中宏词科”,本身就肯定了他的才能。这是他著书的基本条件。

(二)热衷孟学,关心时政

这点无论是从林氏后来的为官经历,还是从他的个人著述中都可以很明显看出。林慎思“累疏切谏不纳,出为万年令”,表明其具有孟子称扬的诤臣的品质;黄巢陷长安时,领兵出战,表明其具有孟子提倡的忠和勇;被逼降时,骂贼而死,表明其具有《孟子》中舍生取义的精神。

至于林氏所作《续孟子》,十四篇中多数篇章都表现了其对政治的关心。如,《梁惠王一》提出,国君需“移厚利之心而在仁义,移薄仁义之心而在利”;《梁襄王二》提出,天子的一举一动对于臣民有示范意义,因此要时刻讲究礼仪。除了政治上的建议外,林氏还反复表明自己对政治形势的担忧。如在《梁襄王二》中,同样以梁襄王“仪服不整而见孟子”暗示国家自上而下礼仪的颓坏;《乐正子三》、《齐宣王九》更是暗示统治者身边小人当道,真正的贤才不得而进。

(三)年轻气盛,不料名落孙山

林氏在咸通五年第一次科考时20岁,咸通六年写《伸蒙子》时21岁,咸通十年中举时也不过25岁。咸通五年,20岁的林氏,正是青年学子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岁月。正当他自信满满,准备一展抱负之时,科举却名落孙山。从咸通六年至咸通十年所作《续孟子》各篇中,可以明显看出林慎思当时的复杂心理及其转变过程:一方面,在第一至三篇中,林氏仍然为国家政治的腐败担忧;另一方面,在第四、五、七篇中,林氏反复讲孟子去齐不仕是为保全君主名声,其意在自我解脱,为自己怀才不遇而苦闷。可以想见,当时落榜对他的打击。

然而,即使如此,年轻人总是不缺乏百折不挠的勇气。林氏虽然落榜,但咸通六年,他在退居槐里时尚能“与二三子辩论兴亡、敷陈古今”,在《伸蒙子》自序中更是放言:“予所学周公仲尼之道,所言尧舜禹汤文武之行事,如有用我者,吾言其施吾学其行乎。扬雄谓后世有扬子,云当知吾太玄。安知后世不有林虔中者,出吾言迂乎哉。”同样,《续孟子·乐正子三》末尾引孟子言“天富道于予,鲁国之君其能穷予乎”,不敢说这一定是林氏心中之语,但其叙孟却并未将孟子中所有话题加以阐发,仅点出这十四篇,区区数千言,所选话题定然是他本身最关心的问题。因此,《续孟子》中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联系到他自身,自然这句话也表现出林氏的一贯自信和作为儒者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

总之,《续孟子》是在林慎思落榜后,满怀忧思,继续专研的情况下写的,一方面阐发自己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另一方面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忧世伤怀之情。

以上是笔者对林慎思作《续孟子》的原因探析。从社会环境的角度看,一方面,中唐儒学复兴的余波未平;另一方面,孟子地位上升的趋势已显。从个人原因的角度看,林慎思有突出的文学才能,一贯热衷儒学,尤其是孟学,颇关心时政,年轻气盛参加科考,不料名落孙山。种种因素叠加起来,促使他在咸通年间留下两卷《续孟子》。当然,个人活动总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惜材料有限,如今已无法得知林慎思著述前的特别促发点。因此,笔者仅对此问题做出初步尝试,至于结论是否恰当,还有待各位学者前辈指正。

参考文献:

[1][后晋]刘.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子部一·续孟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公司,1999.

[3]杨会香.林慎思著作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4][清]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146.

[5]陈弱水.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6]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71.

[7]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452.

[8]李申.隋唐三教哲学[M].成都:巴蜀书社,2007:247.

[9]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639—641.

[10][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166—1167.

[11][唐]韩愈.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8.

[12]陈寅恪.金明馆丛馆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96.

[13]李峻岫.汉唐孟子学述论[M].济南:齐鲁书社,2010:271.

[14][唐]皮日休,著.萧涤非,郑庆笃,整理.皮子文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89.

[15]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福建通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公司,1999.

[16]福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省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44.

[17]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子部一·伸蒙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公司,1999.

猜你喜欢

社会
多元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实践
公共政策角度的我国人口老龄化分析
据《乐记》考辨艺术的源流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浅论班主任德育的时机把握
论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综述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管理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