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全球治理角色演变的国际国内背景浅析

2016-05-30王超群

学理论·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全球治理中国改革

王超群

摘 要:全球治理从人类有了社会组织就已经存在,但真正成熟是在近代全球化发展加速时进入我们的视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开放型大国,既是全球治理参与者也是推动者。在21世纪,中国将扮演怎样的角色需要我们分析清楚角色演变的背景。

关键词:全球治理;中国;改革;角色演变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038-02

进入21世纪,全球治理面临错综复杂的现实挑战,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不断推进,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基于此背景,我国在全球治理进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在未来我国该如何将“中国特色”融入全球治理中,在这个治理的平台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是我们研究的重点。那么首先应该了解中国全球治理角色演变的国际国内背景。

一、国际背景——全球治理的演进趋势

现代全球治理始于1945年以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附属职能部门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上各种战略力量和国家集团分化、改组,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和体系造成极大冲击,致使联合国机制在全球领域力不从心的缺陷更加明显。二十国集团峰会开启了全球治理改革的先河。

(一)旧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力不从心

1.国际或国家间治理

当今全球治理继承于二战结束时确立的各种制度性建设,以及冷战时期补建的一些制度规范,成型基础是雅尔塔系列组织机制。该体制形态包括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世界银行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以“大国一致”的权力运作模式为核心的联合国机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更成为维系战后秩序、实施全球治理的基石。这一阶段只能说是全球治理的前身——国际或国家之治理。

2.G7/8——G8+5缺乏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以及联合国成员扩容引发效率低下,导致联合国独自应对全球治理问题略显乏力,而七国集团的应运而生则标志着区别于联合国机制的全球治理新模式出现。七国集团(G7)是八国集团(G8)的前身,G7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协调政策、重振西方经济,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7月,美、英、法、德、日举行高级首脑会议,11月意大利加入,1976年加拿大加入。自此,七国集团最终定型。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体系由“两极格局”向“一超多强”转变,七国集团关注的领域也从经济问题、联合对抗苏联等方面转为关注经济问题的同时,议题呈现多样化,涉及国内民主、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恐怖主义等方面。1997年俄罗斯被G7吸纳组成G8。G7/8加强了同现有的国际机制的联系,实现与联合国对话和协调的制度化和普遍性,并借助世界三大经济组织贯彻其决议,以增强其全球治理的合法性。

但是,G7/8实质上是作为主要发达国家协调世界经济政治的“大国俱乐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国家政治问题上都占据绝对优势。七国集团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70%以上。超强实力是全球治理长期处于G7/8主导时代的根本原因,同时形成一超多强、欧美主导通过G7/8治理全球的局势,把西方的“世界领导权”推向顶峰。

自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发展中国家2002——2010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每年超过50%,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则一直低于发展中国家。除此之外,G7/8独自应对金融安全、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也略显力不从心,各种地区性金融危机频发。同时G7/8中新兴国家代表性不足也遭到多方质疑。在这种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传统上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模式越来越缺乏合理性、合法性、权威性。

由此,G7/8加强了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对话,以增强其法理性。到2005年形成较为固定的“G8+5”对话机制(中国、印度、墨西哥、巴西、南非)。该机制实质就是想在G8和+5之间建立一个正式的对话机制,最终让G13成为全球治理的中心。

总之,“G8+5”机制是发达国家认可新兴大国影响力,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从客观形式来看,“G8+5”机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从属”的不平等格局。西方大国在邀请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事务的同时,只需要它们承担义务,但是不给予更多的发言权,在深层决策方面更不愿意与它们分享管理权。因此,从“G7/8——G13”实质上就是缺乏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进程,是根植于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跟随的立意演进,这一模式最终没能改变被G20取代的命运。

(二)G20机制——全球治理从西方治理转向“东西方共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充分证明,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当今社会,现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已经无法适应该形势,对全球引发的新问题显得力不从心。G20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现状,开启了全球治理革新的先河。

“全球治理”向更有效的方向发展。经济力量来看,从1999年到2008年,七国集团国内生产总值和国际贸易额占全球比例分别从67%、51%降至53%、42%,二十国集团中新兴国家同类比则分别从14%、13%升至23%、21%。过去五年,“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达25%。经济力量的变化,引发全球治理格局的变化。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则是促成G20机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急诊”治标向“门诊”治本的又一直接原因。2009年以来,G20在全球经济量化改革目标、全球发展合作、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领域达成共识,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向更有效方向发展。

“全球治理”向更公正的方向推进。全球治理机制近年出现了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趋势:2008年11月,在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首次峰会上,一批新兴国家开始进入全球治理核心决策圈内。2009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决定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新兴大国的份额和投票权。世界贸易组织中发展中国家多边贸易谈判形成机制。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发展中国家合作机制力量增强,并在2014年7月建立了自己的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货币安排。

凡此种种为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化拉开帷幕,也是全球治理向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改革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新兴发展中国家凭借二十国集团峰会的东风,直接进入全球治理机制核心决策圈,初步获得全球治理权力,这是发展中国家总体打了翻身仗,这是全球治理在新时代值得肯定的成绩。

二、国内背景——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自身强大的历程

(一)邓小平时代:改革开放和国际合作

1.第一阶段:改革开放进程的启动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它既是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阶段,也是中国与世界各方面关系突飞猛进的全新阶段。对国内邓小平提出:中国应抓住时代机遇搞“四个现代化”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鼓励尝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建立经济特区和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大力招商引资,鼓励年轻人出国留学;“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等。对外关系上,邓小平又指出:坚决不结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善同美国与苏联关系(中美建交、中苏开始关系正常化)。这一切使得中国社会经济恢复了生机,培育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也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主流格格不入的局面。

2.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曲折行进的过渡

以江泽民为首的领导集体继续沿着改革的路子前进,在全球冷战结束的适应期内,中国努力从西方制裁中走出,进入全球化浪潮。在国内,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层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得到新的保障(以香港、澳门回归为突出特征)等。在对外关系上,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新的突破(与韩国建交);同周边国家的和谐程度得到加强(与俄罗斯战略协作关系的确定),中国加入WTO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和推动者;中俄主导建立的上海经合组织及中国对阿富汗的经济援助彰显了中国实力。

3.第三阶段:21世纪开始十年:快速和平崛起

21世纪第一个十年,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推进改革开放大业继续前行,无论中国国内经济发展还是对外关系的发展都有了跨时代的意义。中国国内,在对外制度建设方面,提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方针,以适应中国公民和企业走出去;“和谐世界”口号等。具体有设立外交公众活动日,与网民对话,加入《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安全公约》等。在对外关系举措上,中国召开多次中非峰会;中国人在更多国际组织担任高官、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一百七十多个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与二百多个国家及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等。在这一时期,中国国家权益的保障程度、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对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对于国际安全的保障力等,都超过了过去任何时期。

(二)新一代领导:世界大国气象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站在新的起点,有了全新的目标,有了卓越的成绩。下表列出了自2008年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的各个指标,内容如下。

这一时期,中国领导人显得更为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中国领导人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说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也迈上了新台阶。报告又提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上述内容,反映出中国人积极进取的态度和领导层的高度追求。“三个自信”和“负责任大国”等词汇更是近年来中国发展的表述。中国自身力量的强大,更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全球性问题破解进程的推进。

参考文献:

[1]王逸舟.创造性介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68-179.

[2]何亚非.选择:中国与全球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92-108.

猜你喜欢

全球治理中国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中国参与极地开发与治理的前景透视
全球治理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监管模式转变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公共危机的全球治理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