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校组织文化对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6-05-30谢国秀

关键词:心理健康

谢国秀

摘 要:学校组织文化在学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教师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对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影响更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首先要保证有健康的心理,而处在我国西部农村的特岗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却不容乐观。本文将了解学校组织文化对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针对存在的现象,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学校组织文化;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

组织文化是一种弥漫于组织各方面的、各层次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组织的风气、风格[1]。学校组织文化是从组织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学校组织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华勒1932年在其著作《教学社会学》中提出的,他认为: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2]。

农村特岗教师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他们一方面面临特殊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又处于特殊的抉择时期,从心理延缓偿付期到承担社会责任的特殊时期,因此从人际关系和孤独感的角度考察特殊时期特殊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变化。本文将了解学校组织文化对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对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提供一些资料。

1 学校组织文化的概念

有学者认为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的一种历史的积淀,这种理解认为:“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办学历史上形成较为稳定的、为广大师生认同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和学生文化的总和。”[3]但是笔者较为赞同这样的说法:学校组织文化代表着学校成员的共同想法,并指导他们的行动[4]。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有其特殊的组织文化,从文化的各个层次、方面影响着学校及教师和学生。它不但影响着学生心理、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学习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教师工作的热情、工作的绩效以及身心健康[5]。

2 学校组织文化对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2.1 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农村特岗教师,由于大多是刚刚毕业,生活无拘束等,到较为陌生的地方,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对现状抱怨,无心工作,他们以此为跳板,希望离开,这种恶性的心理和行为不断循环,使他们不愿与他人交往,封闭自己,人际关系也存在困扰。

青年时期,各个自我因素均快速发展,如亲密感的建立,价值观的确立,工作价值观也具有新的特点;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自我认同危机,不健康的性心理,罪错行为,人格障碍等[6]。一些学校排挤特岗教师,学校组织的活动,特岗教师并不在参与范围内,这样有意无意的加剧了农村特岗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2.2 学校组织文化对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的作用

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群体的共同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群体心理特征和心理定式,它对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7]:第一,导向作用。农村特岗教师进入学校后,由于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落差较大,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没有履行任务就离开,学校组织文化应该积极地开展起来,发挥导向作用。第二,约束作用。作为农村特岗教师,由于刚从学生转变为教师,尤其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却选择了农村特岗,对于他们来说,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决策。第三,凝聚作用。农村特岗教师也是组织的成员,其各方面的活动、各种形式的报告都应该将这些成员考虑在内。第四,激励作用。良好的学校组织文化能激发教师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特岗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对工作的适应还需要时间。学校组织文化可以激励他们更安定地工作。

3 从学校组织文化视角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

学校组织文化也有一些不足,比如顽固保守的教师,不配合学校的变革等,往往失去组织活力。从长远来看,学校组织文化不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但它以最持久的,它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学校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教师过分关注升学率、职称、考勤、工资等,使得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也遇到很大的阻力。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农村特岗教师的心理健康。

第一,加强管理思想,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在前期的调查中发现,农村特岗教师的孤独感比当地教师高,人际关系也没有当地教师好,因此首先要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让教师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营造和谐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是教师稳定工作的前提。在农村,很多环境很艰苦,很恶劣,但是在面对艰苦的环境下,我们更要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使教师能在这个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对于农村特岗教师,学校更要注重关怀,使他们尽早适应工作环境,更加认真地工作。

第三,推行校本文化。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存在之处。如果将学校的特色发挥出来,会让教师更接受这个组织,这样就可以更有利于教师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推行校本文化,可以使学校的特色更加显现出来,使教师更加拥护该组织。在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中,学校的书香气息应该显露出来,这样更容易形成良好的氛围。

第四,注意培养骨干队伍。培养一批有理想、有能力的教师,他们可以更有效的为学校服务,并且可以通过行为和其他方式辐射开来,去影响其他人。这样使更多的教师了解组织,巩固教师的凝聚力,稳定人心,防止教师不安心工作,同时也可以避免教师的大量流动。

参考文献:

[1]李淑梅,邢月梅,等.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346.

[2]转引自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14.

[3]古广灵,刘晖.大学“学校文化”的内涵、功能及个案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4(5).

[4]张英姿.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5月.

[5]王敬民.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对教师健康心理的作用[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5(7).

[6]杨丽珠,刘文.毕生发展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64-365.

[7]刘永芳.管理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0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
烘焙有益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老年人不可忽略心理健康
如何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