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新闻标题中如何运用更多的流行语

2016-05-30陆佳雄

关键词:电视新闻标题流行语

陆佳雄

摘 要:标题是标识于器物或字画上的题记文字,是文章的眉目。新闻标题是新闻引入注目的部分,它对人们阅读或是收视新闻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效果。在媒体竞争较为残酷的环境下,有个好的新闻标题,就有巨大吸引力,拥有了大量的读者或观众。

关键词:电视;新闻标题;流行语

对于纸质媒体的标题而言,更要注重吸引受众群体眼球。当前,生活在快节奏下的人们,每天用于阅读报纸或观看电视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浏览新闻标题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进行阅读或观看。因此,从现实意义出发,通过剖析受众群体的心理特征来进行新闻标题的制作、编辑,是十分关键的。作为强势媒体的电视、网络等,其标题也适当引入更多的当下人们经常用到的网络语,利用网络语通俗简练、鲜活诙谐的特点,激发广大受众群体对新闻的兴趣,同时,也通过流行文化的穿透力使新闻媒体的魅力得以提升。

1 电视新闻标题中流行语的来源

流行语就是某个时段产生的某一语言或者言语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复制应用并广泛传播或蔓延,它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的心理活动。它通过网络等不同的媒介被受众群体所认识、运用、进入受众群体的记忆,并非常快的速度向周围的空间扩展,并迅速渗透到受众群体现实生活的语言交际中。

1.1 网络词语的运用

网络新词是网络交流中除了正常的语言外,人们用自己喜好的方式在网上充分表达思想、情感时而衍生的网络流行词。如: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苹神马、马上有、马年如约而至、马上有钱……这些网聊新词,在被人们使用的过程中,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继而成为部分电视新闻标题中的常用词汇。

1.2 行业用语的借用

行业用语是指每个行业的专业术语。这些行业用语的词义得以引申,在不同的语境中,会表达出不一样的新意。如:物理學中的用语——“充电”,本指电源分别接到蓄电池的正负极上使它获得的电流能力,现在常常用来比喻增加自身专业知识,以及素质修养的学习。“曝光”一词的本意是指照片底片感光纸感光、显影的过程,而,现在却经常把“曝光”一词用来比喻把幕后的、不为人知的隐蔽事物公开出来。戏曲俗语:亮相,体育用语:叫停,等行业用语,其此意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使用这些行业用语,能使事物本身的意思表现的更加形象,生动,加之,其逐步取得的全民性,使广大新闻工作者对其更是青睐有加。

1.3 文学作品的仿拟

当下一些经典的影视剧名、流行歌名、畅销书名和台词、歌词等,如: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裸婚时代、新恋爱时代、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等等,这些词句,由于其本身著作的热播和热销,迅速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同时,其流行语也火速在社会流传开来,被广大受众群体所熟知喜爱。由此,将这些妙趣横生,被人津津乐道的影视流行语嫁接到新闻标题上,不仅生动形象的概括了新闻的整体内容,还使原本严肃的新闻增添了几分幽默诙谐。

1.4 缩略语及外来词的影响

缩略语是缩短或省略的部分语言,它的结构紧密,能够运用自如。如:“动漫、足彩、速递、商机、医改、减负、城管、环保、考研”等等,这些词语其本身所具备的简洁高速的特点,极大的顺应了当代社会生活中所追求快节奏的要求,也符合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

2 电视新闻标题中流行语运用的效果

2.1 满足了电视新闻标题用语的可读性

受众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70%到80%来自新闻的标题。新闻的报道的第一主旨就是,用简洁凝练、通俗形象的语言来介绍新闻的内容。而许多流行语就是对现实生活中生僻难懂的概念的通俗化作了解释,也是对内容复杂、含义深刻的社会事件的简洁概括。如,把违背办事原则叫做“越轨”,把欺骗、愚弄别人叫做“忽悠”,把双方对阵比拼称为“PK或VS”等等。这些词语或句子早就已经被受众群体所熟知,将它们运用到电视新闻的标题中,使电视新闻标题所要表达的意思,针对性更强,幽默性更高,新奇性更加突出,这种对受众群体视觉和思维的上的冲击,不仅挑战了传统的新闻标题模式,又能使受众群体对新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5000元头疼偏方六询老汉被‘忽悠”,观众一看到这一标题,首先就知道,六旬老汉已经被人骗走了5000元钱,而且还是“名正言顺”的欺骗,让人为老人的受骗深恶痛疾。这样的标题醒目,让人看到标题就知道事件的基本概况,较为容易理解和接受。

“广南县春节餐饮消费 ‘光盘行动成新风尚”,该电视新闻标题里的“光盘行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县餐饮行业的节俭风尚,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紧紧围绕中央的节俭精神,全县人民正在争着去付诸行动。

“里夺村给村干部兑现‘年薪”这一标题,一个普通的村干部还有了“年薪”收入,就像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一样,给人的感觉就是该村很特别注重发展模式,要聘请到有经验的村干部来管理才行。

“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学校在行动”这一标题和正在广泛热播的“舌尖上中国”很类似,容易给受众理解接受。

2.2 使电视新闻标题更具有感染力、冲击力

生动俏皮、幽默诙谐是流行语所具备的普遍特点,对于读者来说,流行语的结构模式既为广大受众群体所熟知,又要不失新意。模仿流行语做电视新闻标题,给受众带群体来一定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让人眼前一亮,回味无穷。

例:“开学第一课:将节约进行到底”中的“将节约进行到底”,模仿了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将爱进行到底”,重点说明了“开展节约”工作重要性,也表明了工作主体的决心和意志。

“壮乡广南 ‘牛王争霸赛精彩上演”里面的 “牛王争霸赛”这个电视标题模仿了体育频道里的“争霸赛”一词,给人的感觉就是壮乡广南举办的民族民间斗牛比赛活动精彩纷呈,值得很多的外人去观看去领略一番风景。

“暑期书店迎来学生潮充电放松两不误”里面的“充电”一词,既表明了学生利用暑期的有利时机来为自己补充知识,也表明了学生的积极好学态度,值得借鉴。

3 总结

流行语是汉语最具有活力的生长点,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电视新闻标题中流行语的使用,不是随意的,必须遵循基本的语言规范,要选择合适的语境,要适合整篇稿件的语言风格,让受众通过标题对内容产生阅读兴趣,这不仅要求标题科学、新颖、简练、在修辞上下功夫,还应该研究受众的心理与生理特征。要通俗但决不能媚俗,要有选择地把那些表现力强、生动鲜活的流行语表现给受众。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标题流行语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巧借 流行语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浅谈新闻标题的装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