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大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16-05-30黄笑雪
黄笑雪
摘 要 高校扩招令大班教学日渐普及,英语专业课亦不能幸免。与小班教学相比,大班教学更挑战教师的教育技能、课程规划与课堂组织管理技能。笔者通过总结自身十多年国内外英语课堂教学的经验体会与研读关于大班教学的研究成果,归纳出几个英语专业大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大班教学 学习主体 分组法 课堂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1.048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for English Majors Large Classes Teaching
HUANG Xiaoxue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Literature and Media Department,
City College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Guangdong 523419)
Abstract College enrollment makes large classes teaching grow popular, English majors are also not spared. Compared with small classes, large classes more challenging educational skills of teachers,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kills. The author summarizes itself more than a decade of experience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English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study research on large classes, summarized the main issues several English teaching in large class of professional and propose strategi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large class teaching; learning subject; group method;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1 大班教学已成为当今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形式
1989年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和利兹大学在大班型语言学习的研究项目中,把大班定义为50人左右的班型;P.Ur(1996)则把大班定义为40~45人。常俊跃等(2003)按以下标准划分英语专业的班型:36至45人的班型为大班;26至35人的班型为中等班型;25或少于25人的班型为小班型。本文采用常俊跃的观点,视英语专业36至45 人的班型为大班。笔者在高校教授英语专业精读课两年多,教授的班型均为45人以上的大班。按高校招生的发展势头来看,大班教学是我国高等英语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而英语专业学生的大班教学也难以幸免。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研究英语大班教学的学者很多,国外的主要有Ur、Hess 等,国内的主要有张海涛、马继滨、张加民、李爱华与陈桦、常俊跃与倪春艳、王建新等等。笔者曾于2007至2009年在温哥华从事新移民的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教学工作,在国内亦有十多年英语课堂教学的经验,近年来研读了一些关于大班教学的研究成果,在下文中笔者将总结出几个英语专业大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2 英语专业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面对大班学生的压力大。相对20人左右的小班,教师面对45人以上的大班时,会感到一种压迫感,觉得难以让学生开口,对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没有信心。教大班的教师不容易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削弱了师生的交流。而学生在大班中会感觉“反正同学那么多,老师不一定就指定我”这种侥幸心态理。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学生在小班上课会更专注,而在大班上课时容易分神。
第二,大班教学必然使用较大课室,讲台与学生的距离随之拉大,而教师由于受设备牵制,不方便离开讲台太远或太久。而如果教师距离学生距离太远,会影响师生交流与互动。若语言课缺少有效的师生交流与互动,很难有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三,从学习主体的角度来看,学生人数多,各人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为了“顾全大局”,教师只能取中庸之道,教学内容既不可只是顾及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也不能只是顾及水平比较低的学生。结果很容易变成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水平低的学生跟不上,难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素质教育。
第四,从课堂活动参与的机会来看,大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与展示自我的机率相对较小。例如教师的随堂提问,由于每个学生占有的课堂空间比较小,人均操练的时间也变少,教师难以全面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提问面自然收窄。再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在堂上演示成果,学生人数越多,每组学生演示的时间就越少。结果是课堂上学生操练英语的机会越少,就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五,教师难以管理后排学生。据笔者观察,坐在后排的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弱,注意力相对中间与前排的学生不够集中,如果是连续上两节课,通常到第二节课后排学生就坚持不住而开小差。英语水平较高、较积极学习的学生会主动坐在靠前排的位置,通常这些学生也能较持久地集中注意力。如上述第二点,如果是大班教学,教师走到教室后排与学生互动的机率就相对于走到教室中间或前面较小,这就无意中造成教室后几排学生感觉自己处在“不被关注”的区域,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第六,教师难以批改大班作业。大班大量的作业批改起来耗时耗精力,教师无法及时批改并反馈给学生并不罕见。而学生如得不到教师的及时反馈,就会产生学习不连贯、脱节的感觉。
3 提高英语专业大班教学实效的策略
第一,面对大班,教师必须提高自信心,克服惧怕心理。大班教学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是教师本身的素质——其专业水平、知识素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心理的掌控以及与学生的沟通等。有优秀专业素养的教师,无论是教大班与小班,一样都能“熠熠生辉”。记住学生的名字又是另外一个关键因素。笔者曾就读于Vancouver Community College的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课程,其中学习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一环就是教师要想方设法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并在课堂上能叫出学生的名字。当时笔者就深有体会,能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的老师会令学生更专注于他的课堂教学。据笔者经验,教师可以在每次提问学生或学生参与活动时简单记下几个学生的相貌性格特点,课间或课后与学生沟通时多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可以让每个学生写下自己的个人简介并附上小相片,便于教师建立每个学生的小档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心的教师总能找到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方法。
第二,大班教学使用大课室是理所当然的,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考虑到这点,尽量把课件做得简洁明了并易于操作。现在很多高校都配备有电子教鞭,教师可加以充分利用,讲课时尽量走下讲台,站在学生们中间,与学生有眼神交流(eye contact),拉近彼此的距离。事实证明,教师越靠近学生,学生对教师的专注度越大。另一方面,教师走到学生当中,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予压力,有利于监督不专心听课的学生。需要提醒的是教师应特别注意适度关注后排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的走动缩短与后排学生的距离,构建一种类似于大家庭的和谐课堂气氛,令后排学生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
第三,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灵活利用好教材,提升教材的适应面,让教材为学生服务,而不是学生被教材牵着走。举精读课为例,学期初做计划时,教师可选出几位英语水平不一的学生代表,和他们一起选择要重点学习的课文,所选出的内容既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又迎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在处理练习时候更要灵活选择与变通。有学者认为外语学习过程基本上是练习过程,动态的练习才能适应大班教学的需要。教材里的练习形式有些并不适合具体某个班使用,教师在处理练习形式时也需要花一些心思。笔者在教授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综合教程》时,按原计划布置课本中设计好的“Oral Activities”中的“Giving a Talk”与“Having a Discussion”,但学生们面露难色,觉得一个活动是不好操作,另一个是没什么话题可以讲,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笔者再回看之前所学这个单元的内容,建议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改为节选所学的课文“Never Say Good-bye”,改写为简单的舞台剧剧本,然后再role play(角色扮演),学生们当场就有了兴致。一周后,经过充分准备,几个小组上讲台role play, 笔者辅以简单的背景与道具,布置出舞台场景,伴随着同学们的笑声、掌声与教师的鼓励声,该活动取得了非常理想的课堂效果,而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也操练了所学习的语言。
第四 ,分组法是把大班教学管理细化的有效方法之一,众多的教学文献中有提及这一方法,而笔者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其有效性。中国高校的教室桌椅一般是固定不可移动的,学生不能像在外国的语言课堂一样可以围着圆桌子坐,而是只能直直地面对教师与讲台,这种桌椅的布局并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如果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学生面对面、肩并肩的交流就变得非常方便,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换为自觉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学生用英语交流的对象范围不仅限于教师,而是扩大到与小组其他同学时,学生练习语言的机会大增,其交际能力也顺势提高。
据笔者经验,每一个学期初教师就应该落实尽快分组,教师可以在班委的协助下把大班分成四至五人的学习小组,分组时注意性别、优差生、性格差异的搭配,学生自愿组合与教师调配相结合,每个小组需选出一名组长作为老师的助手,负责小组的学习任务分配工作与监管工作。组员与组长并不是固定不变,新的学期到来时,再重新分组与选出新小组组长,这样学生们就可以与不同的人合作,学生们轮流当小组组长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令其更有成就感。语言学习中有很多活动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必须强调每一名组员都必须参与其中,小组成员的成绩才可以代表全组成绩,这有助于杜绝少数学习不自觉的学生逃避参与活动。
小组在做课堂展示时,教师应本着公正、民主的原则,尽量保证每个小组在每个学期至少有一到两次上台展示的机会。小组展示后教师应马上点评,或者邀请其他小组点评,鼓励亮点,建议修正弱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灵活发挥同学互助功能(peer support)来解决批改大量作业耗时耗精力的问题。对于部分作业,教师可以把批改标准公示给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互换批改,并把批改中发现的高频出现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可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作业亲自批改,再行总结公示给学生。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再次思考的机会,又减轻了教师的批改负担,是令师生双赢的方法。
4 结语
大班英语教学是目前英语专业教学的一个特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应保持信心与责任心,重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技能与课堂规划管理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有效采用分组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以民主开明的心态面对师生交流与生生交流,灵活管理作业与合理应用多种测试手段,化大为小,化繁成简。能大胆探索,勇于尝试,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的教师一样能在大班教学中游刃有余,并收获丰硕的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怀宏.英语专业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1(2).
[2] 陈卉.英语大班教学管理策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3.11.24(6).
[3] 张洁.英语专业大班授课条件下的问题及教学策略分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