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冷水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调查

2016-05-30侯星刘元忠

当代农村财经 2016年1期
关键词:冷水江市特色产业全市

侯星 刘元忠

摘要:湖南省冷水江市不断创新思路,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进程。针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湖南省冷水江市不断创新思路,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进程,但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近期深入该市工商、统计、农业、林业、畜牧、农机、财政等11家部门,实地走访了该市30余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和3家农贸市场,并通过电话调查了部分对象,全面深入了解全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对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有所裨益。

一、冷水江市农业优特产业发展现状

2014年末,冷水江市耕地面积10.2万亩,林业用地面积35.523万亩,总人口37万,其中农业人口18万,农业总产值14.2542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6921元。经过多年发展,冷水江市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全市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资源优势,制订农业优特产业发展规划,对全市优特产业进行准确定位,即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依托农业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素质,延长产业链条,重点扶持加工产业的发展。大力扶持三尖、禾青片和铎山、岩口、金竹山片的产粮基地建设,重点扶持渣渡、铎山、梓龙等乡镇油料作物片区和金竹山、岩口、三尖、禾青等乡镇油料片区的油料作物种植和加工,新增种植面积1500亩,培养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着力打造油料加工的省级名优品牌。

(二)农业优特产业初具规模。 2014年,冷水江市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2万亩,总产3200吨,油料产值占农业产值的2.6%,油料加工业迅速发展,全市注册登记的粮油类农业组织34家,注册资金13770万元,其中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水果种植面积1.46万亩,总产量19455吨,总产值388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8%。全市注册登记的水果类农业组织77家,其中龙头企业1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45家,家庭农场12家。

(三)区域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油料和水果适宜生长在气候温和、雨量较充沛的环境中。冷水江市年平均日照1401.8小时,多年年均气温16.7℃,平均降雨量1354.6mm,非常适宜粮油、水果种植。全市辖区内的水、电、路全都贯通,高速公路、高铁运输便利,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乡镇集市建设完善,为农业生产、加工、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2014年,全市农业优特产业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农技推广服务人员120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人员50人;农机具动力237680千瓦。现有优特产品质量较好,有一定的认知度,品牌建设有了起步,“大嵊食用油”、“奕程1215”等食用油品的绿色食品注册正在申报中,注册水果商标5个。

(四)有一定的资金来源。近年来,在经济转型战略推动下,大量资金从城市流入农村。周边群众也广泛参与,优特产业项目的自筹资金基本有保障。加上冷水江市是资源枯竭城市,重视和发展农业是大势所趋,为优特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二、冷水江市农业优特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全市加工企业严重缺乏,产业链条短,生产效益不高,缺乏知名品牌,产品附加值低。

(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农民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市场信息不灵,缺乏市场预测,盲目跟从,市场销售单打独斗,无序竞争,导致市场供求失衡,产品滞销。

(三)金融资金对农业的准入门槛太高。全市农业企业很难获得金融资金的扶持,农业保险机制不健全,导致农业风险很大,农业生产很难得到应有的最低保障。

三、加快农业优特产业发展的建议

要发展农业优特产业,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的自然条件有所不同,切不可“月亮走,我也走”。建议成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分管领导挂帅,加强组织、协调、引导、管理、服务和扶持力度。要站在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寻求新的增长点的高度,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各有侧重点,分工协作,区域联动,实现优特产业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

(二)依靠科技,提升素质。积极倡导科技兴农,推广普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为优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注重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地理环境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以及后发优势,让本地优特产业向国际化、技术支撑高新化、经营模式多样化发展。

(三)突出重点,壮大龙头。要注重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努力做好龙头企业与基地、与农户的对接与联系,通过建立风险基金、最低保护价收购、按农户出售农产品的数量适当返还利润、捆绑保险等多种形式,与基地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真正做到确立一个优特产业,建立一个基地,壮大一批龙头,形成一个区域,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农民。

(四)用足政策,创新机制。一是用足农村的土地政策,创新经营机制。通过土地股份合作、流转等多种形式集中土地资源,投资兴建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提高产业层次。积极吸引外部资本与管理经验进入优特产业,建立“联合舰队”,依托市外大型企业品牌和市场优势发展壮大本地特有产业。二是用足支农政策,创新投入机制。要多方鼓励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特别要适度调控支农金融策略,制定鼓励银行放贷的优惠政策,引导金融资本有序流向农村和农业优特产业。要建立优特加工企业税收返还分成办法,“放水养鱼”。同时整合资金,集中扶持,克服以往“撒胡椒粉”的做法,项目资金要集中连续扶持,对发展突出的加工企业,给予“以奖代投”或贴息支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三是利用信息,创新营销机制。要强化营销信息服务,努力为农业企业和农户创建方便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和平台,建设安全畅通、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网络体系,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协调对优特产业产品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对外宣传,共同策划市场营销,推动联营,避免无序竞争。四是积极探索和建立包括疫病等自然灾害和价格风险在内的农业风险基金和农业保险机制。有效降低优特产业的风险,确保农业优特产业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冷水江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猜你喜欢

冷水江市特色产业全市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复课进行中
冷水江市召开教育工作会议
“泳”往直前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