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数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6-05-30任诗梅
任诗梅
摘 要: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推动着大学数学的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转变。传统数学教学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不能与社会上人才市场的需求相适应。本论文首先介绍大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就课程结构的设置作详细的规划,并提出了构建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相关策略,以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实践性;策略
一、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模式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明显与当代高校的发展不相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现代社会需要实践能力极强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学习中,面对抽象而枯燥的数学概念及原理,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过于理论化的知识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做到活学活用,很难形成长时间记忆。理论与实践脱节,会导致学生的操作能力差,无法灵活运用知识,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理论型向传统型转变。
2.数学教学理念需要更新。教学模式的运用决定教学理念的形成。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使得教学手段固定化,教学的理念也得不到创新,因此,要想提高教學质量,必须通过实践来锻炼学生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使教学理念得以更新。
3.教师对实践教学不重视。很多教师认为,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加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教师认为只有重视理论的知识,才能为学生今后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践能够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由教师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自我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教师并不重视实践性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只是被动的识记,没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优化大学数学课程的结构
1.注重理论和操作的联系。大学数学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操作,它是操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充分的理解,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操作中,并熟练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并产生一定的效果,反过来再巩固理论知识。学生各有优势,有的学生理论知识特别扎实,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好,面对这一学情,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两者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两者共同提高。
三、构建实践性教学模式策略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数学教学,无论是从教学模式上还是从教学理念上,都存在很多问题,为了保证大学数学教学能够向实践性教学模式转变,培养应用型的大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从自身的教学感悟出发,提出构建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相关策略。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开展实践性教学创造条件。实践性教学模式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就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要敢于放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高校还要经常开展提高实践能力的相关技能大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加自己的课题研究,通过群策群力,实现共同提高,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的成就感。学校还要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加快实验室和实训场馆的建设,为开展实践性教学模式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2.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践性教学。随着我国对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让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满足社会人才紧缺的状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多门学科综合运用在一起,多领域、多层次地培养人才,实践性教学模式将课文的内容知识系统化、丰富化,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知识,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四、结语
总之,在大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包括增强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这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实践性教学模式是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知识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动手操作对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巩固,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维,为使自己成为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丽莉.大学数学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构建[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10).
[2]王庆.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学课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