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美小学数学教学差异

2016-05-30杨璇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作业设计学习效果

杨璇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感受中美两套数学教材带来的不同的教学思维和理念,以及对于今后教学方式的反思. 主要内容是通过中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例的对比,探索两种方式的优势和特点,综合出一条能够最符合当前教育环境的出路. 在今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着实际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教材对比;教育理念;作业设计;学习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教育的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也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人生的教育阶段起着奠基石的作用,而数学又是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便,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可见数学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欧美发达国家与我国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呢?就这个问题,笔者结合美国HARCOURT版小学数学教材与我国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和分析.

一、内容编排上:两种教材各具特色、相得益彰

苏教版的数学教材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每节课都有完善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在情境创设上更符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 美国版数学教材创设的情境有时更有趣更生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每一个章节都有Problem Solving Strategy/skill的问题方法分析和解决的过程. 两种教材都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认识图形》这一部分的教学知识为例,苏教版编排与HARCOURT版在处理方式上也是不一样的. 苏教版的教材编排特点为分散编排. 首先安排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再学习平面图形,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 一年级上学期认识“体”,下学期认识“形”,这是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的.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一般都是从粗略的整体感知开始,然后对物体进行细致观察和局部研究. 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物体,在整体感知“体”的基础上,才能逐渐研究“面”,建立“形”的概念. 所以,先认识“体”,后认识“形”能降低认知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

而美国HARCOURT版的教材为整体编排,整个单元内容详尽. 每本书都独立成为一个单元,其中几何图形知识的学习被安排在一个单元. 并分为以下几个小章节:平面图形(Plane Shapes),立体图形(Solid Figures)空间认知(Spatial Sense),找规律(Patterns).

二、教育目标、理念的差异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教育模式.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不得不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与前途,也让教育最后变成了分数和奖状的竞争,但是应试教育至少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美国小学的教育重在让孩子拥有自立的能力与负责任的精神. 国外的教育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注重对知识的拓宽和创造. 每一个孩子都是富有创造力的生命,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能否发现他们的天赋,把孩子们各种各样的潜能挖掘出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去适应社会,适应现实,适应生活. 可以说,国内的教育偏重于结果,国外教育更偏重于过程.

三、作业设计上的差异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反馈学习成果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形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方法的掌握,都离不开作业这一项基本活动,随着不断地课程改革,很多教师更多开始思考怎样设计出独立新型、能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数学作业. 形式单一、以“练”为主的机械式的作业模式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在美国,孩子们的作业往往是没有标准答案,是需要通过合作交流来共同完成的. 有实践作业、书面作业、口头、听力作业、表演作业等各种类型. 这样非富多彩的作业类型不仅能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和创造力,还能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的、健康的数学观. 不同的作业设计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不能一味地说国外的作业方式一定比中国的作业方式好.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两者并无绝对的优劣,而我们在吸取经验过程中不能盲目西化. 怎样将中西方的作业形式有效的融合才是我们最值得思考的.

四、学习效果的差异

中国学生的数学水平超过美国学生,这一点可从国际数学竞赛、水平测试的成绩看到. 这是中国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大量精力而获得的. 虽然通过大量练习获得一定的知识,但是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一些.相反,在国外的小学,学生的压力小、作业少,自由发展的空间增大,因此国外学生都是比较喜欢数学课的.

五、发展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浅见

比较两种教材,无论是中国的教材还是美国的教材,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爱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保持我们原有教育优点的基础上,积极地、适时地、有选择地学习西方国家教育的优点,形成优势互补,跨越发展. 教育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领域,它应该跨越地域,超越时代,突破课堂、学校,融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文化于一体,让我们的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具备国际视野和知识.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作业设计学习效果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