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感提高数学能力
2016-05-30倪梦娇
倪梦娇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何谓数感呢?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此作了明确的解释,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其实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数学概念,在我们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会无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联系起来. 如:当我们来到某个商场时,可能会估计商场中有多少顾客,以此来评判商场的生意是否兴隆,这就是数感在起作用. 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具有非常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数感体现在许多方面,如;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具有良好数感的人,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具有较强的数学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数感,提高数学能力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和思考,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体验生活情境,初步形成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只有把课堂和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才能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自然结合,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 “数感”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是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中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的把握数的概念,形成数感.
例如:我在教学《厘米和米》时,厘米和米的意义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这两个概念都是比较陌生而抽象的,于是就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 可以在教室中,带学生量一量、比一比,或带学生到教室外面走走、瞧瞧,如走廊、操场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1厘米、1米、10米……的实际意义;也可以在春游、秋游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感受1厘米、1米、10米……路程或高度.
课堂中如此培养,课堂外也可以从家庭作业入手,布置一些实践作业,如让学生测测自己小房间的长、宽,或小床的长、宽、高,又或父母亲的身高,通过这样多次的生活体验,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几个长度概念感受颇深. 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的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二、充分利用感官,深刻建立数感
一个会学习的人,肯定是一个会感悟的人. 尤其对数感而言,感悟更是一种对数的感悟能力,而感悟的前提就是要学会观察,学会观察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 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观察,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比如:在一年级开学初,100以内数的认识1时,我先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用“1”表示的事物,学生举例“1名学生、1本书、1根小棒、1捆小棒、1片树叶、1棵大树、1个手指、一只手……”既而引导学生发现“几个手指是一只手(可数),几片树叶组成一棵大树(不可数)”,学生体会到“1”可以表示一个个体,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一集合,从而渗透了小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
这些从学生身边提取的内容,学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但有时也要在抽象的观察中进一步培养数感. 如:设计一些观察数字、寻找规律的练习:(1)1、3、5、( )、( )(2)2、3、5、8、( )、( ),第(1)组规律显而易见,即依次增加2,但第(2)组比较难以发现,但学生们的积极性比第(1)组要高涨,而且讨论出两种规律,也确实可行:其一,依次加1、加2、加3,那么第五项是加4得到1 2;其二,前两项之和是后一项,那么第五项是8 + 5得到13. 完全不同的两个思路更让学生深刻体会了数学的相对大小关系,在抽象中建立了数感.
三、配合实践操作,增强学生数感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自动作发端. ”无数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多种部位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 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设计一个让学生分10样学具的活动,看谁分的方法又多又快. 一段时间后,分的结果就会出现两种情况:有规律的和没规律的. 教师应抓住前者的感悟进行发掘整理,让学生讨论哪种好,为什么?儿童从无规律的分“数”,到有规律的分“数”是对数的认识的飞跃,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通过实践操作,还可以让学生估计1厘米的纸大约有几张?一把大米大约有几颗?……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
四、提倡大胆猜想,发展数感意识
数学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 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当然能发展学生的数感.
如:我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时,先让学生猜想“徐老师今年几岁了?”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说:“26岁、24岁、22岁……”,教师不时提示:“太大了,太小了!”最后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23岁!”准确地猜中了我的年龄. 在课的结尾我又让学生猜铅笔的支数:“我左手拿了9支,右手比左手拿的要多,右手拿了几支?”一问掀起千层浪,学生们众说纷纭,大胆地猜想兴致很浓. 再比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结尾让学生猜“我有3个硬币,猜猜有多少钱?”学生们虽然答案不一,但都说得很有道理. 在诸如这样的游戏中,即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感,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东西.
总之,数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无声无息、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时间的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敏锐的数感,从而为学好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