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原因

2016-05-30郭小玲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际教学新课标信息技术

郭小玲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计算在社会生活各方面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把计算教学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这也就使得计算教学变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头戏”. 所以新课标对计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计算正确,迅速,更突出计算方法是否合理,简便,灵活,注重口算,笔算,估算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使用各种计算方法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计算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归因分析,找到致使小学生计算能力存在一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切实提高计算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信息技术;实际教学;口算心算

一、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实践中很难达到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在教学资源配置完善的理想状态下提出来的,但在面对现实中的大班额、学生情况参差不齐等教学资源配置不完善的情况下,就上述这一条理念,我们都很难实现. 我们知道,教育经费、教学资源的分配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省域内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中级及以上职务教师比例的城乡间、县际间、校际间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省还在扩大,“择校风”也由此而起. 就以我所在的市区小学来说,各个小学的学生容纳度早已达到饱和状态,有些小学甚至已经处于负荷的状况中. 走进这当中的教室里,你所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人头和拥挤的过道,每个教室的平均容纳人量都已超过了60人,而每个年级的班级量都在十个以上;更可怕的是,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每个数学老师都要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也就相当于要负责120多名学生的数学教学,这当中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这般状况下,完成最基本的教学尚且不易,更谈不上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了. 所以,如此不均衡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均衡发展. 至此,政府要成为教育投资主体,在资源分配、教育人事、考试招生、教育评估等方面制订公平公正的政策措施,为均衡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更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计算机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的益处不容忽视,同时,这当中的弊端也不容小觑. 由于先进而简便的计算工具日益普及,社会生活对计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因此新课标调低了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但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并没有因此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更让人担忧的是,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些孩子由于对计算工具的过度依赖,他们的计算能力却在逐步降低. 所以,怎么合理地使用计算工具,成为我们既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口算和估算的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轨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计算器已经达到了普遍的应用,但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将计算器带在身上,所以口算和估算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广泛地存在着,这就要求人们有较高的口算和估算的能力.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虽然会教授学生口算与估算的技巧,学生却很少有机会把各类技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计算,这不但使得教学空泛,也使得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大打折扣.

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多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让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提高

(1)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 有些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当教师布置完计算题后,有的同学直接口算,有的则是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 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口算能力不够强,所以针对大多数的计算题,这部分学生很难利用自身的口算能力得到正确的答案.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草稿本,认认真真地打草稿,同时教师们在课堂上也应该经常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严格督促学生落实,久而久之学生会慢慢地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 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答案,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 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避免将 15 + 5 × (1 - 0.5),错误地算成20 × (1 - 0.5).

总之,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和连续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减少学生计算的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而计算能力的初步形成后,也还需要在今后应用中得到巩固、发展和深化,才能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秀荣.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

[2]王再兴.以计算教学引领学生思维发展——浅谈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4.

猜你喜欢

实际教学新课标信息技术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数字媒体艺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在教学活动中激起幼儿思维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