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的自主化教学

2016-05-30古运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自主化

古运平

【摘要】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的同时,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传授学习的方法.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最终实现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自主化.

【关键词】 激发动机;引导参与;注重开放题;自主化

面对时代的挑战,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以适应充满合作竞争的现代社会的人才,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人们更多关注学习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往往忽视. 一是单纯传授数学知识,忽视了数学知识技能的培养,纯属知识型数学教学;二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学过程,不能单纯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独立获得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过程. 采用新的数学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下面谈几点个人的粗浅体会.

一、关注学情,了解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 因此,真正的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开始.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的选择、过程的安排、氛围的创设. 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并且承认这种差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和更有效地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每名学生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要了解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不仅要敏锐地发现这种变化,而且要有效地促进这种变化,永远要对学生满含期待. 因此,要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条件,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重要标志.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就能主动自发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正如许多教育学家所说的:“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开端.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每个环节上,点燃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从而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 例如,教学“正方形的认识”时,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以认识正方形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达到理性认识:(1)看一看:正方形有几条边?(2)折一折:正方形四条边是否相等?(3)比一比: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正方形的4个角有什么特点?(4)说一说:引导学生概括出正方形的特征. 这样,学生通过操作、比较、分析,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去学习其他新知识.

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地位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的重要条件. 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内因,教师只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设计再好的方法也是徒劳. 有人说: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 再说素质教育本来就是个性发展的教育,我们就必须在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只有这样我们教学的自主化,才可能有落脚点,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教学中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就需要老师注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气氛,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多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 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每名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间交流,学习别人的优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协作的意识.

教师还可利用自身有利条件,热爱每一名学生,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 通过表情、态度、行为方式将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会给教学产生积极的效果,“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另外教师应使每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每个人都具有祈求成功,避免失败的天性,学生对成功的事情最容易发生兴趣,所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恐怕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最好的策略.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对于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化,教师还要恰当把握探究、组内交流时间的充分性和学习方式组织的适宜性和运用的力度性. 避免学生小组讨论走过场、形式化,不讲实效,滥用小组讨论. 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好运用小组讨论的尺度,以便适时、适度、适宜地开展小组讨论.

总之,为了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自主化,只有提供给学生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积极进行改革,尊重每一名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创造,这样就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猜你喜欢

自主化
大型核电汽轮发电机组自主化成果介绍
基于SSM-HAZOP的自主化ATP等级转换功能建模与验证
重庆轨道交通闸机三杆机芯主控板的技术自主化探究
计算机联锁与自主化RBC接口测试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化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自主化教学
运用信息化资源实现美术学习多元化自主化
学生“自主化”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析
关于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