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2016-05-30谢虎成曾哲

广东教育·高中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校本责任核心

谢虎成 曾哲

目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经公布,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给课程建设提供了标准,引领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国家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作用,但不可否认,其中一部分核心素养在国家课程中难以落实,这就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加以补充,让二者相互促进,优化发展,共同构成多元立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立足核心素养设计校本课程

以核心素养统领学校的课程建设,要统筹规划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关系,实现顶层设计、功能互补。学校培养的是面向未来的人,必需具备适合于未来社会发展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同时学生又是从过去而来的生命,学校教育就必需顾及学生的现实基础。校本课程的设计要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依据和出发点,同时要关注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学生基础,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第一,校本课程的设计应避免与国家课程重复,要针对国家课程在培养核心素养方面的空白点、薄弱点来补充和完善,不要面面俱到,漫无边际。第二,要结合学校的历史和原有的课程基础,厘清它们和核心素养的关系,彰显校本特色。第三,要基于本校学生的实际和现实基础设计课程,不要好高骛远,片面追求高大上。

1.立足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

国家课程注重基础和全面,强调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具有知识本位的倾向,在培养学生的责任当担、健康生活和实践创新等方面较为薄弱;校本课程注重活动,强调实践和综合,主要通过活动课的形式丰富学生体验,增进社会参与,健全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培养学生责任当担、健康生活和实践创新三大素养为核心,确立了以“培养具有责任担当的现代公民”的课程目标,开发了“致远教育”特色校本课程,将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放在首位,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鲜明体现了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追求。

2.立足学校历史,传承学校文化。

学校根植于历史之中,校本课程的设计、核心素养的落实离不开办学传统和办学思想。广州市南海中学创办于1904年,百年校训“任重致远”始于建校之初,源于《论语》曾子名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死而后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学校深入挖掘百年历史,确立了以责任感为核心的“致远”文化。“任重”即责任担当,既要有担责之志又要有担责之能;“致远”达至远方,面向世界,走向未来。其精神内涵包括“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文化和“积跬步至千里”的实干品行。围绕致远文化,提出了“走进南海中学,你是学校的主人;走出南海中学,你是社会的栋梁”的口号,确立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教育体系,我校校本课程将目标指向“培养具有责任担当的现代公民”既传承了学校文化又切合了时代精神。

3.立足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求。

我校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受到家长和社会的过度呵护,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自我管理能力弱、心理素质差的现状。同时我校属于广州市第四生源组学校,较多学生缺乏远大志向,对学校和社会的认同感不足。致远校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强化三大素养,适应学生需要。另外,国家课程的统一性,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较难得到充分发挥,部分学生难以在文化课程中得到成就感和自我认同,因而开设了各种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程,在选择中张扬个性,增强自信。

4.立足校本资源,体现地方特色。

学生和学校均处于一定的地域之中,地域文化滋养和哺育了我们,校本课程的设计不可能脱离学校现有资源和地域文化影响。我校地处广州荔湾,此地乃西关传统文化的中心,得改革开放之先,为粤剧文化之乡,还是西关美食聚集之地,拥有以陈家祠为代表的岭南建筑之魂。学校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为己任,为广州市唯一一所粤剧特色完全中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第一批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开展了众多粤剧文化校园活动。学校向来有美术传统,拥有以“全国十大连环画家”卢延光为代表的几十位书画界杰出校友;学校为广东省跆拳道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连续10年蝉联广州市中学生跆拳道赛团体冠军。这些学校传统和地域文化鲜明的资源,深得学生喜爱,对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健康身心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校本课程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学校特色的体现。

二、 围绕核心素养研发校本课程

基于以上现状,我校“致远教育”校本课程设立了品德养成、自主发展、实践创新三大课程模块,开设了40多门课程,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社会责任、健全人格、珍爱生命、自我管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素养。

1.以品德养成课程唤起学生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责任当担”不仅是学校百年来的精神传统,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品质。通过对学生进行进行致远文化和国家文化认同教育,激发他们爱校爱乡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打上中华文化底色,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通过学校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唤醒学生对集体和社会负责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确立人生目标,进行人生规划,树立高远志向,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现代公民。

2.以自主发展课程奠定学生担当责任的身心基础。

教育者眼中不能只有书本,学生只有身心健康,具有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积跬步至千里,达至远方。通过心理活动课使学生学会调节和管理情绪,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通过运动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和不屈不挠的坚毅品质,既磨练意志又强健体魄,并让学生有终身热爱的一、两门特色运动项目。通过美术、粤剧等艺术特色课程维护和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心智的完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终身受益的艺术爱好。

3.以实践创新课程培养学生担当责任的关键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使“致远者”在未来社会具备承当责任的能力。通过综合性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养成批判性思维;让学生了解新兴技术和前沿科技,通过活动体验加深了解,使致远者具备面向未来的信息意识,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趋势,拥有数字化生存能力,提前感知未来,更好走向未来。

“品德养成——自主发展——实践创新”三大课程模块对应“唤起责任意识——奠定身心基础——培养关键能力”三大核心素养,其中“品德养成”是思想意识,“自主发展”是身心基础,“实践创新”是必备能力,三者相互关联,层层递进,互为整体,共同孕育了“致远教育”特色课程体系,最终促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心智和谐、具有责任担当意识和能力、达至远方的现代公民。

三、落实核心素养实施校本课程

核心素养要落地生根,学习方式必须改变。必须变知识为本为素养为本,变讲授为中心的课堂为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变以课室为边界的学习为全程式、全方位的学习。校本课程不能是学科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而应充分体现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和生活化。

1.体验中升华。

品德的养成需要体验,说教式的德育往往苍白无力。我们的校史校本课程命名为《发现南中》,让学生到图书馆、档案室和网络上查找学校历史资料,随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有的学生讲起了我校在抗日战争初期带头发起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事件,介绍了教师龚明、学生许介为国捐躯的动人壮举,播放了童子持枪军训的老照片,学生心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油然而生。

2.运用中提高。

学科化、纯理论的课程不利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我校《西关美食工作坊》是典型的综合性课程,我们以西关美食的泮塘五秀为例,它包含泮塘五秀的介绍,体现的是地域文化的传承;还有西关美食营养成分的鉴定、有害成分的分析实验,这不仅是技能训练,也是对社会、对客户健康负责的态度;还有泮塘五秀的现场厨艺展示,既是动手能力的锻炼,更是学习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的良好时机;最后是包装与推介活动。该课程综合运用了物理、化学、生物、美术、语文等多方面的知识,充分体现了活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3.活动中成长。

校本课程要充分解放学生的手脚和头脑,用活动引导他们走出课室,走进生活,融入社会。为此,我们拓展校本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假期作业不是回家做题,而是设计了“三个一”的校本课程,即当一周的家长,做一周的义工,完成一周的旅行(包括行走市内的大街小巷),并要求回校进行交流展示。学生感慨于做家长的耐心、做义工的爱心、旅行时的好奇心。家务事的琐碎和艰难让学生亲历承担家庭责任的不易,更加感恩父母。旅行也不是纯粹的玩耍,而是让他们去发现美和欣赏美,也需要他们去发现社会中需要改进的方面,甚至发现商机。这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善于发现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

4.自主中提升。

学生是校园的主人,而不是固化的知识容器,学生只有自主发展,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成为有生活品质的人。“我的校园我做主”是学生的自主创生课程,包括“我的铃声我选择、我的校服我设计、我的纪律我管理、我的考试我诚信”,还包括“感动南中”人物评选、“南中好声音”、“南中书香节”等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会制定规则、规范行为和纪律、加强交流和沟通、懂得协商与合作,从而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能,成就出彩人生。

5.评价中优化。

培养核心素养必须改革评价方式,不能再用纸笔考试来评价校本课程,而要我们关注过程,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变、关注学生人生态度的变化、处事方式的不同,制定可操作、可观测的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好最后一道关口。

校本课程来源于本土,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具有生成性、灵活性,对学生的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不可替代。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校本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责任编辑 蒋小青

猜你喜欢

校本责任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