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研究

2016-05-30张娟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问题

张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作为酒店业的新兴业态,经济型酒店也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然而,在高速扩张的同时,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其商业模式已被广泛复制不再具有独特的盈利能力。面对困境,在对经济型酒店的概念、构成要素进行简要分析后,针对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试图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 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162-02

经济型酒店经过近20年的发展,走过了企业发展周期的创业期、成长期,目前正处于成熟稳定阶段。这一阶段中各经济型酒店之间的竞争最显著的是成本战略、核心竞争力、差异化服务、品牌建设、营销模式等,而经济型酒店的商业模式一定程度上将各个要素整合为一体,使得经济型酒店既要获得顾客的满意,又要实现酒店以盈利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商业模式可以界定为达到以中小商务人士、大众游客和学生群体为主,为顾客提供优质的、干净卫生的、舒适方便的客房产品,通过连锁经营模式来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升品牌价值这个目的所进行一系列行为逻辑。

经济型酒店又被称为有限服务酒店,其主要提供 “b&b”(住宿+早餐)。客房作为酒店的核心产品,不仅干净、安全而且舒适度较高。所以,根据我国国情,对经济型酒店的界定是为中小企业商务人士、大众旅行者提供房价适中、标准舒适的住宿服务的不全面服务的介于中小规模的酒店。具体来说,就是指以较低的价格来提供较高质量服务标准的酒店,价格介于100—200元人民币之间。

基于国内外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和经济型酒店行业特点及发展状况,总结出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见表1。

根据对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的构成素进行分析,发现商业模式聚焦于为顾客和企业创造价值,围绕价值主张来有效安排管理架构和消费者关系,来保证企业和顾客价值最大化。那么,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的特征可以被描述如下。

(一)顾客价值最大化

经济型酒店的价值主张是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在对酒店市场进行细分后,明确顾客的核心需求,从而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来体现顾客价值。对经济型酒店酒店来说,顾客价值体现在住宿水平上,顾客对住宿的满意程度决定了顾客价值的实现程度。要想最大化顾客价值,可以建立价值网络,使价值网络成员间优势和资源互补,增加产品种类。由于顾客需求是多变的,只有向顾客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组合,才能提高顾客价值。经济型酒店一切以顾客的价值为出发点,它的商业模式会围绕顾客价值最大化来制定战略规划。

(二)酒店自身价值提升

经济型酒店的商业模式的实质就是提升酒店自身价值,也可以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大多数经济型酒店而言,其主要盈利点是客房产品带来的收入。那么,要想提升自身价值,可以利用价值网络成员间优势资源和能力。一方面以客房为核心产品的同时,增加附加产品和服务,开发新产品组合和服务模式,这样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共同构成酒店价值;另一方面,经济型酒店发展成一定规模后,可以向价值链上下游企业延伸,向上游可以发展制造业,向下游可以发展餐饮、旅游、银行、中介等等,通过价值链的延伸,可以获得规模效益。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济型酒店盲目跟风,丧失了酒店的竞争力,也会造成成本的上升,不利于自身价值的提升。

(三)共同提升顾客与企业价值

要想兼顾顾客与企业价值,必须提升企业价值的同时,保证顾客价值最大化。首先,要想提升酒店自身价值,必须处理好与竞争者、合作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型酒店要与竞争对手建立竞争性的战略联盟,不断建立健全自身环境,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共同提高经济型酒店的竞争力,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与供应商、外包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理实现并购、联盟,在进行并购的同时实现资源集成,生产服务一体化,有利于资源互补和环境共享;与顾客建立实时合作关系,随时了解顾客需求,不断改善产品和服务流程,最大化满足顾客需求,将服务营销融值的差异化服务。

(一)市场细分不清晰

20世纪,我国酒店业发展呈“哑铃”结构,两端分别是以高层次消费为主的星级酒店和低水平的社会旅馆、招待所,酒店业的终端市场处于空白期,经济型酒店正是抓住这一契机,对消费者市场进行精准定位,才发现一片蓝海。随着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快速提升,消费者对酒店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并且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消费者对酒店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变化多端,原有的市场细分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市场的需求。国内大型经济型酒店经营者其实早已对此实施了一定应对措施。2006年起,汉庭将旗下酒店分为汉庭快捷(舒适型)、全季酒店(豪华经济型)和汉庭海友(经济型)三大品牌。但是这种细分仅仅从客户类型、酒店价格、产品丰富程度来划分,核心产品和服务并没有太大差别,没有给顾客很深刻的印象,也没有形成口碑效应,所以说这种划分是不成熟的。再者,规模小、经济实力小的经济型酒店,受资源能力的限制更无法细分市场。

(二)标准化服务很难提升顾客满意度

经济型酒店的连锁经营方式是其快速扩张的途径,在发展初期,经济型酒店采用标准化服务,连锁经营方式,借助资本运作快速扩张抢占市场,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的青睐,达到了其规模效益的目标,但其本身市场的局限,运营模式的单一,客户需求的多变使经济型酒店的核心能力不再具有竞争性,这样造成企业无法提升自身价值,也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和价值主张。如今,经济型酒店的消费群体是年轻、时尚、百变的“80”、“90”,十几年前的产品和服务显然满足不了现代年轻人的需求,行业领导者意识到危机,纷纷转型。

(三)客房销售收入占主导,盈利模式单一

盈利模式是指企业创造价值的途径,是企业得以生产的战略规划,对于经济型酒店来说,由于其提供有限服务,导致其赢利点主要集中在客房收入环节。而在欧美国家,客房收入占总收入的58%左右,这与我国星级酒店的收入模型类似。所以,经济型酒店在保证核心服务质量的同时,应该学习发达国家酒店模式,让收入最大化。

(四)酒店成本上升,经济型酒店不经济

经济型酒店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房地产的风波延伸到经济型酒店行业,随着房价物价不断攀升,经济型酒店的租金物业费也随之水涨船高。有关数据显示,经济型酒店租房成本年增长率达到31%,一线城市租金攀升为原来的2—3倍,与十几年前相比,租金成本已不具有优势。另外,服务行业员工流动频繁,月薪也增加至2 000—3 000元,这样造成人力成本增加。经济型酒店的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只能选择租金较低、交通方便的位置。在提高房价的情况下,经济型酒店就会丧失经济优势。

(一)产品同质化使经济型酒店原有的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

面对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以大众消费为目标群体的经济型酒店必须重新细分市场,实现品牌多元化。2013年,铂涛收购七天,对其酒店品牌重新调整划分为高中低端酒店,Hotel12和铂涛菲诺代表高端商旅,麗风酒店、七天优品和IU酒店代表中端酒店,稻家连锁酒店和派酒店为个性时尚的代表,七天酒店是快捷经济型的代表;如家、汉庭也紧跟其后先后对酒店品牌进行更深层次细分,虽然这种细分还处于被市场检验阶段,但是这种趋势已不容质疑。国内酒店会效仿国际品牌酒店的市场细分,全力打造属于消费者的私人定制品牌。

(二)加强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服务代替硬件设施成为经济型酒店的战略性资产,因此,服务管理创新、服务质量、差异化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经营者应培养企业员工归属感,为之创造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激励其工作热情。员工是服务的实施者,不仅要激发其服务意识,还要把服务质量当成其业绩考核的标准之一。此外,酒店服务要根据顾客需求来提供,而不是设定有限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

(三)多元化经营

经济型酒店达到一定规模后,已不满足酒店的单纯收入,利益的趋势,迫使经济型酒店向产业外发展。而且,为了扩大经营范围,加强与产业外领域企业的合作,酒店经营者利用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以寻找到其独特的竞争力,保持其稳定持续发展。

(四)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面对行业利润的下滑、成本的不断攀升,加强成本管理已可不容缓。在选址方面,经济型酒店应选择交通方便,租金较低的地段,而且采用一层商铺,楼上客房,这样不仅降低了租金而且利用外部资源为自身提供了便利。在布草清洁方面,选择外包的方式,节省人工耗费和资源浪费来减少成本。在营销方面,采用官网、手机APP,电话预定等方式,减少第三方的运作,来降低成本。

经济型酒店竞争日趋激烈,如何获得客源,突破现有经济型酒店的行业瓶颈期,保持核心竞争力,是摆在酒店经营者面前的难题,在围绕技术、人才、行业标准、品牌文化的提升外,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已成为摆在行业经营者面前的难题,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商业模式,是经济型酒店稳定发展的关键。笔者在对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模仿和复制成功酒店商业模式并不能保持长久竞争力,根据自身资源状况,寻求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的实施策略,希望对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猜你喜欢

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问题
商业模式画布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基于价值链的经济型酒店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论经济型连锁酒店的网络营销
网络负面口碑对经济型酒店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分析
浅析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及战略选择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从星巴克的成功谈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