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想象力

2016-05-30刘潇

艺术评鉴 2016年11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想象力

刘潇

摘要:在钢琴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演奏技能与乐理知识的培养,而对诸如想象力、乐感等抽象却关键的钢琴技能则往往疏于教导。事实上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想象力直接影响着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与赏析,更影响着学生独特音乐风格的养成,甚至决定着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在实际钢琴演奏中,音乐想象力是演奏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演奏者音乐天赋提升的重要环节。因此,文章对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想象力进行探讨,概述了钢琴演奏中的艺术想象力概念,并针对钢琴演奏中演奏者音乐想象力的提升提出了几点方法与策略,以期为钢琴演奏者音乐乐感的培养与音乐想象力的提升有所贡献。

关键词:钢琴演奏 音乐情感 想象力

钢琴是一门艺术,演奏技巧、乐感、想象力、听觉能力等都是掌握这一门西方艺术的重要因素。在钢琴演奏中缺乏其中任意一个要素,就无法获得理想的演奏效果,而一旦演奏中缺乏音乐想象力,则可能出现演奏生硬、死板、毫无情感表达的现象,一些刚请演奏者演奏时常常如临大敌、面无表情,都是缺乏音乐想象力的表现。钢琴学习者只有对音乐富有想象力,对美富有想象力才可能离成为钢琴家距离更近。文章基于此对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想象力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一、钢琴演奏中想象力概述

钢琴演奏中所说的音乐想象力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思维联想,它是多方面内容的高度统一,笔者认为其包括艺术形象的理解和意境以及演奏者的音乐灵感。

(一)艺术形象

艺术作品中蕴含着钢琴演奏家对艺术形象的理解,通过音乐的方式体现出来,它包括可感性和概括性,并完成了两者之间的统一。钢琴演奏者会根据自身对艺术的感知以及生活体验,来于塑造新的艺术形象,人是万物之灵,听觉形象、视觉形象、抽象艺术形象都是艺术家的构思,通过演奏的形式表达,从而传递表达者的思想。钢琴演奏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使听众对演奏者的艺术创作产生共鸣,在冥思中体会演奏者的心境和音乐思维,共同享受美的微妙。塑造良好的艺术形象是对艺术家的考验,这通常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的汇合,才能将思想融入作品中,通过艺术作品表达思想,将音乐的形象推向浪漫的艺术殿堂。

例如:在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四季》中,空灵的船歌轻快悠扬,聆听者闭上眼就可以感受到音乐中流淌着的美,轻舟微泛,云卷云舒,灵歌飘扬,船桨轻柔的划过水边,泛起层层涟漪,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组成完美的艺术形象。钢琴演奏者在演奏时的投入更能将这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在听众的主观概念里,新的艺术形象已经形成,通过演奏者思想的渗透,加上自身的体会,将两者糅合,在潜意识中形成新的形象。

(二)意境重现

意境是对言语不能表达之物的高度总结,钢琴演奏中的意境是人与自然长久相处,达成默契,共同演奏出的人间仙乐,钢琴演奏者在演奏此类音乐的时候,往往需要放空自己的思想,将自己置身在自然的怀抱中,进入内心的自然世界,手下的音乐就会如行云流水一般倾泻而出,虚虚实实,寓情于景,上升到意境的层面,与物为善。《水中倒影》这首曲子最能表现这种意境之美,德彪西利用独到的音乐声汇来让人们感受美的存在,进入美学的世界。一光一影,一沙一石,倒影在水中、天空,都成为创作的意境来源,从宏观角度来看,这首曲子是静止状态下的景象,但心细的人仔细感知,才能真正领会到在静态之下流动着的灵魂,光影相错,倒影出斑驳的暗点,明明亮亮,树影、花影相互掩应,倒影在流动的水面上,一拉一扯之间,光影晃动,沉浮在水底的沙石,随着游鱼的游走,带起圈圈水漪,这些美妙的景象都是作者在其思想上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扩充成为空间,就称为意境,是一定的想象空间,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想象,更离不开对意境的把握,意境是每一位艺术家所向往的目标。

(三)音乐灵感

灵感与直觉都是一种直观概念,是人对某些事物在一瞬间产生的奇妙感受,两者有不同也有相似之处。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微妙感觉的现象。它是偶然的念头,是临时起意,不可预定,透着神秘的,艺术家沉迷这种创作状态。而直觉是指通过对事物的感知而做出的决定,不经过思索和审度的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灵感会让人充满干劲,而直觉会指导人的行动,两者相结合,才能创作好的艺术作品。直觉与灵感像是双生花,同又不同。思维分为状态和思维能力从性质上划分了灵感和直觉,而从特点上看,灵感是一瞬之间的不可言喻的感觉,直觉通常是稳定的,不会浮动,从心灵的偏重上来说,灵感更能获得人心。灵感和直觉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是能源源不断的创作艺术的源泉。作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是对灵感和艺术的相整合,作者的情感不同,作品的内含也不相同,这是整首音乐的关键。

二、钢琴演奏中音乐想象力提高策略

(一)丰富自身阅历

丰富的生活经验,能给音乐注入新的活力,增加音乐想象力,它是思维创作的来源。语言、视觉、听觉等感官可以对此整合,促进情感爆发。音符是音乐的呈现方式。想象对事物会产生动态效果。比如,水划过水,不留痕迹,相互融合之中,又赋予动态美。想象还会产生一种联想效果,比如听到别人说香,就会不自觉的产生口水,说瞌睡会不自觉的打哈欠。音乐是一门专业性的学科,其中音乐具有丰富的含义,多种情感交杂,清晰持久,也是因此更具有复杂性,只有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才能对此灵活应对,这是长期发展和实践沉淀下来出来的结果。音乐在某种程度上还会融合各种人文知识,比如地理,风土等,如果我们不去涉足,就无法体会到钢琴演奏者意境中的艺术魅力。通过种种例子证明,体会生活百味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在生活的基础上去体会艺术,在艺术中回味人生,这才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

(二)细致分析音乐作品

声音是音乐的表现,对声音的处理包括拟声、象征、模仿等来实现,因此勾画出音乐作品形象,细腻且形象。人们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基于对生活的理解,作品的体会,音乐形象的理解,都是靠演奏者来实现,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越深入,越具体,音乐形象也就越清晰。音乐创作者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体会,都能够从音乐的风格特点,创作背景以及创作目的,更有甚着包括对文字的理解,对历史的感悟等方面看出来,听众才能从当中得到启发,受到启迪。关于音乐想象,是对音乐作品情感以及意境的领悟,它融合演奏者个人情感和对外界环境的感悟,相互糅合,将理解升华为想象的形象,具有一定的实体,它具备思想,情感,理智等思维机制。在音乐表演中,演奏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演奏可以体现对生活的领悟,一部好的作品,是在经过深入的分析之后,仍然具有品味的价值。

(三)以情感丰满演奏状态

对于乐曲中富含的情感与韵味要用心感知,按照自己的理解对乐句进行合理划分,对音的走向进行合理把握,对乐曲的段落进行合理梳理,将乐曲的情感发展与情境描述作为音乐演奏的重中之重。要正确而良好的感知到乐曲的情感与韵昧,需要演奏者对乐曲的创作背景进行透彻了解,更需要演奏者对乐曲的情境进行大胆想象,当演奏者了解了乐曲的创作乐思与背景以及内涵后,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即可很好的重现乐曲中所描绘的动人场景。钢琴演奏一旦承载着演奏者的审美能力即会产生新的音乐影响力,引起听众的新审美感受。因此,演奏者必须对乐曲中承载的感情进行悉心分析,并通过想象力身临其境,才能使演奏趋于完满。否则,演奏者对音乐作品中感情领略一旦失误,将哀婉凄美的爱情理解为感情破裂的失意,将激昂振奋的红色赞歌理解为战争的残酷,则可能完全颠覆乐曲的主题与情感,演奏只能以失败告终。

(四)广泛涉猎音乐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要提升演奏者的音乐想象力有一个非常简便的捷径,即大量赏析音乐作品。这里提到的赏析,不仅仅是聆听音乐家们的音乐作品,包括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进行理解:对音乐作品的意境进行模拟:对音乐作品的作者进行了解等。例如,作为中国钢琴作品中翘楚的《夕阳箫鼓》,钢琴演奏者如果不能对这一乐曲的创作背景与内涵情感以及创作手法进行了解,就难以将乐曲中包含的古筝、箫和钟声、鼓声、琵琶的演奏音效的模仿很好的表现出来,在实际演奏中遇到模拟琵琶轻沫慢挑的音效的乐段时,就可能无从下手,从而失去演奏信心。为使自己的音乐想象力更丰富、贴切,演奏者必须对不同风格、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钢琴音乐作品进行广泛涉猎,对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也当适当了解,这样在演奏中一旦遇到陌生的音乐作品或陌生风格的音乐作品才不至于茫然失措。广泛的赏析音乐作品,是极大限度的提升演奏者的理解能力,丰富演奏者想象力的不二选择,在钢琴教学中应当充分应用。

三、结语

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除拥有卓越的演奏技巧外,还应当富有音乐乐感,更应当具有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在钢琴演奏中音乐想象力具有难以替代重要地位,所有钢琴演奏者都不懈追寻者想象力的脚步,试图走进真正的音乐殿堂。具有想象力的钢琴演奏是空灵的、感人的,只有将这种想象力充分的柔和在钢琴演奏中,才能更好的全是钢琴作品的真谛,使音乐作品创作者的音乐乐思与情感植入听众的内心,同时,使得演奏者本身的演奏具有独特音乐风格与魅力,使独特的音乐想象力成为演奏者的个人标签,发挥出超然的辨识功能与影响力,将演奏者推向成功。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别让想象力“绑架”了美术教育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打开新的想象力
放飞你的想象力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浅谈如何提高初学者的钢琴演奏能力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