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6-05-30蒲凯

南北桥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初中语文

蒲凯

【摘    要】随着考试的改革不断推进,语文学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初中语文学习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和培养,也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民族传统美德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贡献力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17

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的考查分值占总分值的比重较大,是考查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点,因此,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范围、人生感悟等方面的内容,充分让学生融入到文章的氛围中。接下来,本文将针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讨论。

一、将生活的场景融入到课堂中

初中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随着课程难度的不断加深而不断进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随着学生人生阅历和经验等方面的成长而不断提高。在初中语文学习的阶段,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文章阅读类型多为记叙文、散文、小说等内容。新课改后的语文阅读考查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对成长和人生的感悟,所以,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则在语文阅读方面更加注重学生对文章现实意义的感悟。但现实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物质需要,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这就导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没有对文章中所描述的生活情境产生共鸣,使文章阅读的大意明显偏离作者最初的意图,从而导致学生的语文阅读成绩下降,阅读能力较低。针对这种情况,任课教师可以将文章中所描述的现实情境进行还原,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和展示生活中的真实情况,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体验,从而丰富人生的阅历和体验,帮助学生对成长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在进行情境还原时,任课教师可以采用很多方法,例如多媒体播放和情景剧展示这两种方法。多媒体播放主要是对可以展示文章中现实情景的电视剧、电影、短视频等内容进行筛选,选择出最适合学生学习和了解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形象生动的为学生进行情景还原,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增加学生的成长和人生感悟。而情景剧展示的方法则是通过剧本的编写,让学生自主参与演出,成为文章中描写的主人公,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文章中的具体情节,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对文章中作者的感悟有更加深刻和直接的感受。

不论任课教师选择哪一种方法,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方面,都需要考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有一句名言说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情景再现这种方法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也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从而产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为学生今后自主阅读提升自身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多角度涉猎文章,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除了小说、记叙文、散文等内容,说明文、剧本、新闻等文章类型也是语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内容。在语文阅读能力考查的过程中,除了会涉及到学生对成长和人生的感悟,还会涉及到学生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和了解。由此可见,学生知识面的范围也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

在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方面,扩展学生知识面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尽可能多的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从而增强对大千世界的了解。任课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单独安排一节课作为学生的阅读课,为学生准备多种题材的文章进行阅读,例如每天的新闻报纸、微博推送的优秀文章、新出版的刊物、著名作家的不同作品、科学产品的研究报告、旅行日记、著作的读后感等,让学生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增加对世界的了解,扩展阅读的知识面,让学生对不同的事物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更多渠道进行阅读,对这个世界有更深的了解。这样学生才能在面对不同的文章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作者的内容有着自己的深刻体会,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在学生了解世界的同时,也能够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取长补短,让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民族传统美德的培养贡献力量。

三、为学生讲解阅读不同类型文章的方法

新课改要求下的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应试教育,而是本着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让学生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在考试中还是在日常的学习和阅读中,针对不同的文章学生都需要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从而让自己能够迅速了解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悟这篇文章。接下来,笔者将针对两种常见类型的文章的阅读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最多的文章类型就是记叙文,记叙文往往是针对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个特定的人或者事物进行描写,让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这篇文章对作者所描述的内容有所了解。在阅读这种类型的文章时,题目和开头段是点明文章主旨的关键,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把握了作者所写内容的方向,再继续进行阅读能够让学生不会偏离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从而正确把握文章主旨。

其次,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中学生接触较多的则是小说和散文,这两种文章都是作者通过一定的手法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感悟描写出来,让读者加以领会的类型。由于小说和散文的描写方法不像记叙文的描写方法一样直接,学生很容易在文章主旨把握方面出现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可以通过片段词汇的情感对文章总体情感进行把握,如果文章中出现大量否定词汇、讽刺词汇等消极情绪的词汇,那么这篇文章的情感将会是否定、消极的;如果出现很多描写美好的词汇,那么这篇文章的作者情绪将会是积极的。这能够让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方向有一个初步的领会,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向。

学生如果掌握了不同类型的文章阅读方法,将会在应试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阅读方法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时充分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从而提升其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自主阅读和学习。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