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探索
2016-05-30吴娟
吴娟
【摘 要】基于生本理念,班主任的工作不再是强制灌输思维和原则,而是以学生实际需求为中心,积极探索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从而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和生活方向,帮助他们树立端正价值观念,作出正确的选择。换言之,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求学路上的引领者,也是丰富学生内心的重要导师。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 生本理念 管理方法
前言
基于非知识传授的角度而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组织者,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实现知识和道德素养同步提升为目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清晰认识到初中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质,以确保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更具针对性,以学生能力培养为起点,力求品德素养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常态问题
(一)管理方式单一化。现实中,仍有部分班主任没有采取科学化、规范化的班级管理方法,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导致管理观念无法与教学需求与生情发展相契合,管理效能难以发挥,最终使得班风建设停滞不前,学生学习积极性鲜有起色,同时亦有碍正常教学有序开展。
(二)管理意识不明确。基于错误的管理意识和方法,导致有的班主任对班级管理这种“看不到,摸不着”重视度严重缺失,工作抓不住重点;要么是集体说教,管理十分“苍白”;要么是“喊口号”等一类空洞、肤浅的“驯化”模式,导致班级管理和教育难以深入学生内心,班级管理应有作用也难以显现。
(三)管理观念滞后性。即便生本理念已推行多年,仍有班主任在班级中持着恶劣的态度、落后的思想。采取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方法来进行管理,严重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更有甚者按学生成绩排名将班级分为两部分管理,导致班级风气极差,影响恶劣。
二、生本理念下初中班級管理路径
(一)革新班级管理的方式,夯实素质行为基础。中华民族向来重视道德素养,自古便有相关各面的道德教育准则,直至今日,德育也是每一个阶段的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各个学校教育、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为此,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应以德育教育为切入点,摒弃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以灵活多变的方法拓展教育范围,由课内走向课外,从讲台走进生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以此引导并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开展类似情境教学、道德体验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从中适时指出其言行上的道德问题,以促其规范言行,夯实端正道德基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学生活动针对性,改善师生之间关系。初中学生的年龄特殊性决定了该阶段的学生较为自我,对于事情的看法也较为片面,积极开展团体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教育,更容易让学生在活动过程当中看清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学会了解他人和接纳他人,从而进一步融入班级和学校;而班主任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更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学生,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引导和教育,切中重点,有效、快速发现并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创设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但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班级的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注意针对性,如对初一的学生,这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小学刚跨进中学的衔接阶段,因此活动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性,可以尝试安排初二、初三年级学生到班级中进行经验介绍,帮助初一年级学生设定正确的学习目标,树立自信心,成功的过渡衔接阶段。与此同时,初二、三年级的学生也能够在分享活动中获得自我认可,提高自信心,对这一阶段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成长。
(三)一视同仁的尊重学生,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在班主任所应具备的多种关爱学生的美德当中,尊重学生是最基本、也是最为核心的。因此,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要能够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切勿以学生个体成绩的差异性,或是其家庭背景的优劣性等原因而区别对待;要做到“教学相长”,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能以一种“高姿态”控制学生,给学生施加压力,只有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其着想,才能换取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间接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如此一来,学生才有可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愿意将自身所遇到的困难向班主任倾诉、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批评,愿意真心实意地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由此实现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除上述外,班主任还要注意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性,容易产生思想波动,受其他不良信息、舆论的引导,且价值取向和对人生的思考极易反复变化;再加上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经受压力能力较低,因此,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管理者,要认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人格修养等对学生有着关键影响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人格形成。所以,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必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精神,自觉提升自我德育素养,以夯实自身德育基础,投入更多精力指引学生的价值导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端正自身观念,成为具备良好德育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实现班级管理规范化的同时,还应注重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从教风入手,即要改善师资队伍素养,完善选拔机制,任用能力突出、品学兼优的教师为班主任,以形成名师效应,从而调动全体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积极性;再以教风带领学风,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技能,在实践中体会做人的道理,转化学习态度;最后端正校风,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德育效果取得更大的进展。正所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素质教育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为了让学生成长更加全面与完善,班主任要在不断提升自我、以身作则的过程中,对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其主体地位的同时,理解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与错误,并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积极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素质水平,让班级管理工作成为推进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学伟.欣赏式探询——促进班级自主管理的新视角[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3)
[2]姚云舟.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新课程:教研版,2010(3):128.
[3]沈永江.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二学生班级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欧林革.中小学班主任应具备的“心育”素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