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思维与翻译教学探讨

2016-05-30毛玉坤

科技风 2016年11期
关键词:翻译教学认知

摘 要:认知,就是人对感官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储存、转换、利用的过程,认知会参与到人类做的每一件事中去,其中也包括翻译的过程。因此,在翻译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优秀的认知思维能力。本文通过分析认知思维对翻译的影响,就在翻译教学中加强认知思维的培养课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认知;翻译思维;翻译教学

译者的认知思维能力直接影响着翻译的水平。而认知思维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教育进行优化的。由此可见,在翻译教学中,认知思维的培养与翻译知识的学习同样重要。

一、翻译过程与认知思维的关系

思维属于认知活动。思维心理学认为,思维是认知活动的最高级形式。翻译,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需要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依据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来解读原文及其反映的思想,然后再通过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重建原文的意思和要表达的思想。由此可见,译者的翻译能力是以自身的认知活动和思维能力为基础的。由于译者与原文作者之间文化背景、教育水平的差异,以及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不同,体现在翻译中时,原文与译文就会存在差异,译文被打上了译者认知和体验的烙印。这体现了翻译中语言之外的因素:现实、人、文本。由此形成了译者的认知思维与文本的互动、译者的认知思维与现实的互动、译者的认知思维与受众的互动。由此可见,语言、文化与思维密切相关,在特定文化范围内形成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不同语言之间的互动。翻译从表面上看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但从更深的层面来讲,其实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因此,翻译的过程应是双语间思维方式的互动,而翻译的目的是达到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和谐,译者在这中间起到的作用就是协调三者的关系。因此,良好的认知结构对译者的翻译能力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目前,在我国的翻译教学中,过分注重翻译技巧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认知特点和翻译思维过程的培养。

二、翻译教学中如何培养认知思维

翻译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在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的基础上,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以及对译文的重建都是其认知活动的结果,认知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翻译的成败。因此,在翻译教学中,就重视翻译过程与认知思维的关系,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改进翻译教学的效果:

1)实现对学生认知思维的了解。每个人都是思维的独立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进行认知思维培养之前,应对学生已经形成的翻译思维特点进行了解。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开展翻译比赛等方式,对学生的翻译思维进行摸底,并总结其特点,找出每个学生的问题之所在,设计有针对性的认知思维培训计划。

2)巩固学生的翻译认知结构。通过对学生个性化认知思维的了解,对其翻译认知结构进行巩固和强化。翻译认知思维是由语言知识、翻译技巧、翻译思维和翻译经验等知识形成的翻译认知结构作用的结果。翻译认知结构的形成对翻译知识的贮存和译者加工同化新知识、处理翻译新课题的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不断加强学习的基础。形成的良好的翻译认知结构是后继翻译学习和实践的核心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尽量丰富学生的翻译认知结构,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对原文传达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达到对原文的精确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学生通过书本阅读、观看影音资料以及收集网络信息等方式,加大翻译信息贮存量。比如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课解之前,安排学生查询、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材料,在教学中运用这些材料加强学生对翻译原文的认知,保证译文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翻译认知思维能力。在巩固了学生的翻译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加强翻译认知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认知理论,人在面对事物时都会无意识的选择在头脑中已有的认知模式,哪怕是在面对陌生的事物和环境时,也会尽力找出与已有认知模式相同或相似的经验,从而进行思维判断。然而,翻译教学是在双语环境下进行的,同时也是对两种不同文化、风俗和思维方式的对比研究和学习,因此,如何克服原有的认知习惯,使学生对这些差异有深刻的认识,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主动的思考与分析,避免这些因素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技能的负面影响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在教学上,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翻译不是简单的一字一句的对等还原。通过典型的翻译实例讲解,对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翻译思维的介绍,培养学生综合对原文和译文在语言、结构、文体风格上的斟酌、原文与译文所代表的文化的差异分析以及针对原文读者和译文受众之间的区别等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佳的翻译方案,使学生在这种反复思考中深刻体会翻译思维的复杂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4)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一直以来,翻译课的进行都是以教师提供原文、学生做出译文,然后由教师进行评价,分析学生的翻译得失的流程进行的。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翻译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不能主动进行翻译学习。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的译文进行评价时,其依据是教材参考答案,对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不能认同,这种评价标准难免使教学限入僵局,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翻译的热情,还压抑了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翻译认知主体的地位。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理解课堂讲授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思路的同时,灵活运用所学,在翻译过程中主动进行对原文意思以及文化背景的分析,并对原文作者的思想进行正确推断,同时对译文受众的认知能力进行预估,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通过主观发挥做出优秀的译文。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认知翻译思维,有效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三、结语

以往,学生出现不成功的译文,都被认为是语言基础本功不扎实,而实际上,认知视角的思维偏差有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翻译教学中重视翻译认知思维的培养,能增加学生对语言信息的认知理解、翻译准确性和加工速度,避免翻译的不准确。基于以上分析,认知视角下的翻译思维的培养对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孙丽莎,阎军.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0,04:148-149.

[2] 苗菊,朱琳.认知视角下的翻译思维与翻译教学研究[J].外语教学,2010,01:98-103.

[3] 赵鹏.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4:187-188.

作者简介:毛玉坤(1983-),女,汉族,四川遂宁人,本科,助教,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翻译教学认知
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