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语言学生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探讨
2016-05-30管伟明张紫昭
管伟明 张紫昭
摘要:为加强我校民语言学生在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方面的学习效果,详细阐述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民语言学生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在师资队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发展方向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教师了解民语言学生生活文化背景,建立阶段性培养方案,突出民语言学生语言优势,使用工程图教学方法4个改革手段,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示范效果。
关键词:新疆;民语言学生;教学改革;采矿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00-02
一、引言
新疆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开发前景广阔。新疆已成为我国21世纪十分重要的能源基地接替区和战略能源储备区[1,2]。但由于矿山传统开采技术落后、新的现代化技术的引进,加之特有的矿产资源禀赋条件,急需高素质采矿人才。新疆大学作为新疆的最高学府,在2008年恢复了采矿工程专业建设,在国家援疆计划的支持下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民语言学生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了部分问题,在此从学生自身特点、师资队伍构成、培养目标及方案的制定、实践教学环节、课堂理论教学、矿业新形势下采矿教育发展等方面加以讨论,为同类地矿专业民语言学生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和实际教学经验借鉴。
二、民语言学生特点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特点,教师选择适合一类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剖析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民语言专业学生特点极为必要。
1.民语言学生生源地不同。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民语言学生基本全部来自新疆本地,主要由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组成。由于新疆本地自然历史的发展,新疆北部地区经济较南部地区更为发达,因此,来自北疆的学生其视野更为开阔、思维更为活跃;此外,新疆城市规模较内地发展缓慢,且采矿工程专业为艰苦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牧区、农村由于当地的教学水平有限,因此,学生的整体学识水平有限,相比之下来自乌鲁木齐、伊宁、库尔勒等较大城市的学生其学识水平有较大的提升。
2.民语言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新疆本地非高等教育实施的是双语教学,即在教学期间使用民语言和汉语言两种语言进行教学,该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民语言学生的汉语水平。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各地的汉语言教学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使得最终考上大学的民语言学生汉语水平有较大的差别,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很难把握教学的深度和进度。此外,为巩固民语言学生汉语水平使之能够尽快适应大学中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新疆各个高校都为民语言学生开设了1年的预科班,专门学习汉语言,并且需要通过HSK汉语言水平考试,学生才能进入之后4年的专业学习,但从目前我校采矿工程专业民语言学生的整体平均汉语水平还是不尽人意的,在教学方面尚存在不小的阻碍。
3.民语言学生外语接受能力强。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与周边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语言一定程度上具有相近性,因此,少民学生在学习此类外语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学习外语也拓展了他们的眼界,尤其是为少数民族女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渠道。
4.民语言学生求学心理特点不同。提高文化素养是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自身需求,就业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直接目的。经过近几年与民语言学生的教学活动的互动过程中发现民语言学生中有不少学生希望将来能在自己的生源地能考取公务员,尤其是民语言女生这种就业观更为强烈,由此影响了很多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观念,产生了厌学或不屑于学习的态度。
综上所述,针对民语言学生的特点,本文认为应该加强民语言学生汉语言水平的教学工作,并以提高汉语言应用水为目的,建立更为适合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强学生专业观、就业观使其摆正学习态度,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三、师资队伍构成特点
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自2008年恢复建设以来一直在扩充采矿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无论在教师数量还是在教师水平方面都进行了大量工作。目前,教师队伍中有70%左右的教师来自内地,这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对新疆文化历史的深层次了解,因此,对民语言学生内心的求学诉求更加缺乏思考,这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存在了一些障碍。因此,加强教师对新疆的认识和开展对民语言学生教学工作特点的了解工作极为必要。
四、培养目标及方案的制定
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民语言学生和汉语言学生方面没有区别,在培养方案方面仅仅是民语言学生省去了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课程[3]。虽然这种培养方案体现了对民语言学生高水平要求,但在现实中并不适用。从提高民语言学生学习能力、改善未来就业质量和民语言学生整体汉语水平三个方面考虑,应该为民语言学生制定更为灵活的阶段性培养方案。
近几年随着新疆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民语言学生的整体汉语言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当中,但尚不能适应大学教学的要求。因此,在现阶段的培养方案中应当为民语言学生培养方案添加更多的汉语言体验、学习、应用、实践方面的课程,例如,汉语言写作、中文电影赏析、汉语对话等,与此同时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普遍学生反映较难的课程改为选修,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灵活的培养方案对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民语言学生都可适应,自身语言水平高的可以选择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自身语言水平较低的可以选择加强语言的学习,为民语言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学习条件。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语言学生的汉语水平的提高在逐步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教学环节,根据民语言学生的特点,在理论教学方面采矿工程专业教师应该使用更为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阐述理论知识,通过更多的工程识图、工程绘图、工程设计来引领学生学以致用,加深思考,逐步融会贯通教材内容[4]。
为对比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作者在采矿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通风安全学》做了教法对比,两个班级一个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为按照教材体系进行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另外一个班级使用通风网络示意图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课堂讲授过程较短,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应用所学知识在工程图上进行标注、绘制、计算、说明,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从认识、掌握、理解、思考四个层次逐步融会贯通这们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发挥了民语言学生的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避开了汉语理解能力低的缺点,减少了教师独自阐述的时间,增加了民语言学生思考和动手的时间。
六、矿业新形势下采矿教育的发展
矿业“黄金10年“已经远去。今年7月全国各行业上半年收益下降比例中,矿业较去年下降了70%,在各个行业中为第一位。新疆矿产行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目前,新疆各大煤矿处于停产状态的达到了80%之多,在此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输出也遇到了问题。因此,为顺应社会需求变化,人才培养也需要做调整。
新疆地处中亚核心地区,是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具有重要的政治地缘优势。周边国家的煤炭、有色金属、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但他们的采矿工程技术较为落后,相关技术人才也极为匮乏。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自身母语与中亚地区各国具有较好的互通性,为培养既懂工程又懂语言的高级采矿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优势基础。目前,新疆紫金矿业等大型矿业集团已经明确了国际化发展的方向,通过了解他们也急需懂汉语懂俄语懂采矿的人才。
根据行业的发展和我校采矿工程专业民族学生的语言背景特点,我校采矿工程专业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计划开始采矿工程的专业俄语,加强学生的工程翻译能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在新矿业形式下发展采矿专业教育拓展新的方向。
七、结论
在分析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民语言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方法改革3个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民语言学生汉语水平与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应该加强民语言学生专业观、就业观念的教育工作,拓宽民语言学生文化视野;
3.为提高民语言学生教学质量,需从加深师资队伍对民语言学生生活文化背景开始;
4.根据民语言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发展进度,制定更为灵活的阶段性培养方案,在现阶段应开设更多的汉语学习课程,降低部分难度较高的通识课程要求;
5.使用工程图或案列教学方式对民语言学生进行专业授课,发挥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点,激发民语言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东升,刘洪林,管伟明,张志强.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特色[J].煤炭高等教育,2013,(05):99-102.
[2]刘洪林,张东升,管伟明,陈辉,张志强.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特色[J].煤炭高等教育,2014,(05):114-117.
[3]管伟明,木合塔尔·扎日,郭宏正.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0,(02):40-43.
[4]管伟明,陈辉.COMSOL在矿井通风与安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