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2016-05-30刘忠海

写作(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构建新课程高效课堂

刘忠海

摘要:本文阐释了高效课堂的真正内涵,通过从抓好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以充分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努力创设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高效课堂,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

关键词:新课程; 高效课堂; 构建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和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科学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优质量地完成教學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一、抓好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形式的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深入学习课标,研究课本教材,坚持不断的进行课后反思,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以充分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探究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也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要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另外,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最后,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四、创设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

1.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防止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充斥课堂,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2.教学调控要灵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物理课。课堂上,我们不是倍受关注的亮点,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适时开展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要善于用激勵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要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高效课堂是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只要我们勇敢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凯.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04)

[2]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构建新课程高效课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